专栏名称: 外滩TheBund
《外滩画报》官方微信,由外滩画报全媒体编辑部倾力打造,每日为读者提供具有国际视野的新闻、文化、生活、时尚报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物道  ·  五粮液,这次的瓜太大了! ·  2 天前  
LADYMAX  ·  ​深度 | Burberry 选对了人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外滩TheBund

一部豆瓣9.3高分的好电影,为什么被扣上“直男癌”的帽子?

外滩TheBund  · 公众号  · 时尚  · 2017-05-09 12:17

正文


如果最近你有刷微博或者朋友圈,一定有看到这部电影的名字——不是美国大片,而是印度电影 《摔跤吧!爸爸》


一说起印度,国人可能就会联想起“阿三”“脏乱差”等不太好的印象,连带着印度电影,在国内也很难有很好的票房表现。


而《摔跤吧!爸爸》这个听上去有点像综艺大电影的片名,实在也不是很有吸引力。


即使有各种不利因素,这部印度宝莱坞去年的票房冠军,仍然靠实力证明自己。国内上映4天票房过亿,豆瓣评分从本来就很高的8.8上涨到9.3 (应该是近几年院线片最高分?) ,排片占比也从本来偏低的13%,上涨到20%。


活生生演绎了什么叫 “凭借口碑逆袭”



然而,在一水的“燃哭了”“帅爆了”“好看死了”“哭瞎”之类的好评中,也出现了特别不一样的声音——有人认为这部电影里的父亲是个直男癌,不顾女儿的意愿,强迫她们成为完成自己梦想的工具



看完这几个评论,从电影院出来的我不禁开始怀疑人生, 我们看的真的是同一部电影?



*以下内容涉及部分剧透,但这部电影其实知道了剧情,也不太会影响观感的。



看完电影,感觉我也懂摔跤了



《摔跤吧!爸爸》由号称“印度阿汤哥”的阿米尔·汗主演 (也有人叫他印度刘德华……) ,曾经颇受好评的《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的个神啊》也都是他主演的,在国内比较有知名度。


《三傻大闹宝莱坞》


阿米尔·汗扮演的爸爸 马哈维亚 ,曾是印度的国家摔跤冠军,却一直没能实现为国争光的梦想。


他希望儿子可以帮他完成梦想,结果生了四个孩子 全是女儿


本以为梦想就此破碎,马哈维亚却意外发现两个女儿——吉塔和芭比塔 特别会打架


于是他不顾旁人的反对,开始训练女儿,并做出很多违背印度传统的事情:让她们穿短裤,剪头发,吃肉,与男孩子对练……



值得注意的是,妻子对他说 “不要把你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 ,他回答 给我一年的时间” 。如果一年内她们练不出成果,也不会让她们继续浪费青春 。



最开始两个女儿特别不理解,不但要比别人起得早,吃别人不会吃的苦,还要遭受别人的冷眼嘲笑。


能把男孩子揍趴在地上的姐妹俩,也不是逆来顺受的主。为了反抗,她们给父亲设陷阱,破坏他的规则,还瞒着他偷跑出去玩。



此处必须插入这首神曲《坏蛋爸爸》,两个古灵精怪的小姑娘实在是太逗了。(时长02:36)


经过同龄朋友的婚礼,吉塔和芭比塔才终于意识到自己爸爸的好——爸爸会为了她们与全世界对抗,为她们争取一个脱离14岁就出嫁,一辈子相夫教子、锅碗瓢盆的命运的机会。



再次站在摔跤场上的姐妹俩,用行动表示出“我想摔跤”。此这里开始,从被动到主动,两人才真正开始了摔跤手之路。



之后的剧情,是运动题材教科书般的发展轨迹:先是女儿小有成就,相继成为国内冠军,然后在国际赛场上遭遇挫折,最后在爸爸的帮助下,凭借自己的力量重新站起来,为国争光,证明自己的同时成为印度女性模范。


虽然电影的题材和剧情发展并不新鲜,但事实证明, 套路拍好了,也是好看的套路。



整部电影是非常典型的“运动片”,剧情工整,即有紧张激烈的比赛,也有低谷高潮,还有亲情、女权等主题升华成分。


情绪渲染饱满,该燃的地方燃,该煽情的地方也不手软,140分钟里时刻牵动着观众的心弦。 (印度版是169分钟,不算字幕中国上映删减了20分钟,不过我觉得删了之后节奏更好……)



更重要的一点是,影片把摔跤比赛拍得非常认真,而且好看。从比赛规则讲解,到实战演练,具细无遗,却不让人觉得枯燥。


吉塔的最后三场比赛,每一场都完整展现,过程相当跌宕起伏,就像在大屏幕上看奥运会一样,特别紧张,一直为女主角捏着一把汗。


最后的反败为胜,其实早在电影看到4分之一的时候我就可以猜到,然而还是会在比赛过程当中攥紧双手,真的看到胜利时,忍不住在内心为她喝彩鼓掌。



这种燃,一方面来自剧情推进,另一方面也因为 有诚意的制作 。片中有大量摔跤镜头,全是实拍,演员们为电影提前训练了一年,由印度国家级摔跤教练亲自训练。


饰演成年芭比塔的演员,只有一场摔跤戏份,也跟着练了九个月。就连两个饰演幼年时期的小演员,也训练了7个月。



主角阿米尔·汗更不用说,52岁的他在片中要饰演19岁、29岁和55岁三个人生阶段。拍摄中他先完成19岁的戏份,然后疯狂增重28公斤到97公斤,体脂高达37%,甚至穿袜子都很难完成。


你敢信这是50多岁的身体?


然后再拍29岁的戏份,为此他又花了5个月,暴瘦50斤,体脂回到9.6%。


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么折腾,直接从19岁、29岁再拍55岁不就好了 (从瘦到胖) 。阿米尔·汗却说:“那样我就没有动力瘦回去了。”


减肥前 vs 减肥后



任何抛开社会背景谈三观,都是耍流氓



虽然我们经常说要抛开意识形态看艺术,但讨论这一部电影,肯定无法割裂开它背后的社会意义。


女性、印度、摔跤这三个关键词联系在一起,无法回避“女权”的问题。



然而任何抛开社会背景来谈三观,妥妥都是耍流氓。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先来看看现实中的印度是什么样子。


想必大家多少都有一些概念,印度的女性地位有多低。印度女性受教育程度低,工作比例低,农村地区包办婚姻和性别歧视导致的弑婴都屡见不鲜。被世界多家机构评选为 “世界上最不适合女性居住的地方”


2015年的数据显示印度的男女比例是1000: 914,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同时,印度也是世界上童婚现象最严重的国家,比例高达47%。农村女孩14岁就出嫁,然后一辈子过着生儿育女做家务的生活,许多20多岁的印度女子,已经是5、6个孩子的妈了,这还只是活下来的孩子。



社会地位的地下,跟印度女性的经济状况直接相关。虽然种姓制度废除已久,仍然对印度社会有深远的影响。按照传统,女子出嫁要负担结婚费用的大部分,还要附带大量嫁妆,所以印度家庭往往视女性为负担。买卖妻子、换妻、租妻现象更是普遍。


并且,印度还是世界上臭名昭著的 强奸 犯罪率最高的国家之一。2012年新德里的黑公交强奸案应该还有不少人记得。


根据2011年的数据,印度平均每3分钟就会发生一起对女性暴力犯罪,每22分钟就会有一件强奸案。而首都新德里,更是有“强奸之都”之称。


原因之一, 印度的司法系统被认为是世界上效率最差、耗时最长的系统之一 。每年未解决的案件多达400多万件。强奸犯在印度的犯案成本极低,大多是关几天就放。反而受害者会受到公众的嘲笑,甚至自杀。


对于强奸案,从施暴者到不少律师、高官都认为 是女孩的错



《摔跤吧!爸爸》根据 真实事件 改编,片中男主角和女儿们所在的哈里亚纳州,毗邻新德里,以男性专断主宰的村委会闻名。


电影原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


在哈里亚纳,男孩可以穿着短裤学摔跤,女孩子则要长衣蔽体,不出家门半步。“荣誉谋杀”和选择性堕胎尤其普遍。


据2011年印度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哈里亚纳的性别比也是全国最失衡的,每1000名男性只匹配877名女性,与全国940的水平差距颇大。


在这样恶劣的社会环境中,片中父亲所做的事情,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创举”。


电影男主角的原型 马哈维亚·辛格·珀 (Mahavir Singh Phogat) ,也许算不上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因为他如果有儿子,应该也是让儿子去联系摔跤,女儿早早出嫁。


然而现实却是,他们家四个女儿,被他培养出了3个冠军。


Phogat家四姐妹


吉塔19岁、芭比塔17岁的时候去到大城市, 并获得了大学的奖学金,成为了真正的职业选手。


2010年,吉塔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英联邦运动会的摔跤冠军。2012年又成了第一位代表印度参加夏季奥运会的女性摔跤选手。


吉塔


妹妹芭比塔,则在2014年格拉斯哥英联邦运动会55公斤级女子自由式摔跤赛上获得金牌,同时两次获得英联邦摔跤锦标赛金牌。


芭比塔


片中的侄子,现实中则是吉塔和芭比塔的堂妹,她也在2014格拉斯哥英联邦运动会48公斤级女子自由式摔跤赛上获得金牌。


而电影中没有出现的三妹 Ritu Phogat,在去年的新加坡英联邦运动会48公斤级女子自由式摔跤赛上获得金牌。


Ritu


毫不夸张地说, Phogat 家族改变了印度女子摔跤项目的历史


电影中在决赛前,父亲对吉塔说的一段话成了她心中的动力之源:


明天比赛的策略只有一个,就是让人们记住你。银牌很快就会被遗忘,只有赢了金牌,你才会成为典范。典范将被永远铭记在心。

如果你明天赢了,胜利将不会只属于你,还属于数千万个被认为不及男生的女孩,胜利属于那些被禁锢在家里相夫教子的女人。

明天的比赛,你的对手将不仅仅是那个澳大利亚选手,还有那些歧视女性的人。


现实生活中,因为 Phogat 家女儿们的成功,哈里亚纳越来越多的家庭让女孩参与进这项运动中。



也有人说父亲对女儿太狠,小时候训练太苦。


但任何一个看体育比赛的人恐怕都知道,竞技体育就是需要长年累月的艰苦训练的,无论是足球篮球乒乓球,还是体操举重摔跤,多少世界冠军都是小时候哭着被家长、教练逼出来的,这一点,我们中国人应该最不陌生才对。


虽然对于生活在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女孩儿来说,练体育不见得是一条多么好的出路。 但对于一出生就几乎被定死,只有嫁人生孩子这一命运的印度农村女孩来说,摔跤可能已经是她们和家人拼尽全力,搏出一个人生选择权的唯一途径。


甚至片中的女孩儿,她们也不见得多爱“摔跤”这一运动本身,但对于胜利的渴望,我相信只要是人都会有吧。


渴望胜利的眼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