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年盲盒热潮开始,泡泡玛特一度成为年轻人情绪寄托的代表。近年来,泡泡玛特的增长势头可谓迅猛,尤其是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令人惊叹。根据最新财报,2024年第三季度泡泡玛特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20%~125%,其中海外业务营收更是暴增440%,股价因此一举突破千亿港元。这一系列亮眼成绩,让人不禁思考:泡泡玛特能否如其创始人王宁所言,成为“中国版迪士尼”?
泡泡玛特的成功离不开对海外市场的精准把控,而泰国无疑是其海外布局的核心亮点。
Labubu的毛绒玩具在泰国掀起热潮,不仅成为年轻人街头标配,更受到泰国公主和当地明星的推崇。今年2月,曼谷的全球首家Labubu主题店创下单日破千万人民币的营业额,甚至连泰国旅游局都授予其“神奇泰国体验官”称号。
泡泡玛特在产品设计和运营上充分贴近当地消费者喜好,例如推出符合泰国文化的主题设计,并选择曼谷的潮流聚集地开设门店,通过线下互动加深消费者的品牌黏性。
BLACKPINK成员Lisa自发宣传Labubu,为其带来巨大的国际影响力。这种“自来水”式的传播不仅降低了推广成本,更让产品迅速俘获了大批年轻消费者。
泡泡玛特的成功,核心在于其IP孵化与运营能力。从早期的Molly到如今的Labubu、SkullPanda等多个爆款IP,泡泡玛特通过“原创+联名”模式,打造了一个丰富的IP矩阵。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泡泡玛特更加注重文化适配性。例如,推出日本的招财猫手办和加拿大的枫叶款,都是其本地化策略的典范。
然而,与迪士尼相比,泡泡玛特的IP仍缺乏深度。迪士尼的IP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其背后有强大的故事驱动和持续的内容输出。以米奇老鼠为例,这个1928年诞生的经典形象,至今仍通过动画片、电影和主题乐园传递其文化价值。而泡泡玛特的IP更多是通过“潮玩”形式实现商业变现,缺乏与消费者建立长期情感连接的文化体系。
功能属性之外,情绪价值的故事在消费者的心中似乎永远也讲不腻。这一点在泡泡玛特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盲盒不仅是一个产品,更是一场情绪体验。从开盒的期待,到获得“隐藏款”的惊喜,每一次消费都是一次情绪的冒险。
然而,在竞争加剧的今天,仅仅依靠盲盒玩法已经不足以支撑泡泡玛特继续成为消费者的情绪寄托。调查显示,有40%的消费者对盲盒玩法的新鲜感下降,他们期待更有深度的IP开发与体验场景。这或许是泡泡玛特需要突破的方向——如何在盲盒之外讲述更动人的故事。随着更多品牌进入“潮玩”领域,泡泡玛特需要创新,不断为消费者带来“新故事”——无论是通过更具深度的IP开发,还是跨界合作激发新的情绪共鸣。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泡泡玛特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情绪价值从盲盒扩展到更多场景。或许是通过线上虚拟IP的互动玩法,或许是打造线下沉浸式体验空间。只有当“情绪价值”的故事不断延展,消费者才会愿意持续为它买单。
尽管泡泡玛特在海外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名创优品旗下的TOP TOY、Jellycat等品牌也在加速布局潮玩市场。TOP TOY通过加盟模式快速扩张,计划2025年在海外开设450家门店,而Jellycat则通过高情绪价值产品抢占用户市场。
泡泡玛特曾因价格虚高、质量问题等被315点名,消费者对于其售后服务的投诉仍未得到妥善解决。如果这些问题持续发酵,将对品牌形象和用户忠诚度造成负面影响。
泡泡玛特的会员复购率已降至44.5%,创上市以来新低。这反映出其IP的吸引力或许难以长期维持,这也是为何泡泡玛特近年来尝试进军主题乐园等领域,以期延展其IP价值链。
2023年,泡泡玛特在北京开设了首个城市乐园,占地4万平方米,分为多个主题区域。这一举措显然是对标迪士尼的大胆尝试。然而,与上海迪士尼116万平方米的规模相比,泡泡玛特的乐园在面积、资金投入以及游乐设施上均难以望其项背。
更重要的是,迪士尼主题乐园依托其庞大的IP内容生态,能够通过沉浸式体验不断吸引家庭用户,而泡泡玛特的乐园目前仍局限于轻量化运营,难以形成类似迪士尼的综合吸引力。
短期内,泡泡玛特的底气仍然在于海外市场的强劲增长。至于能否最终成为“中国版迪士尼”,关键在于其能否跨越内容生态与文化体系这两个门槛。毕竟,迪士尼的成功不仅是商业的胜利,更是文化的征服。对于泡泡玛特而言,这将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也是一次全新的机遇。
版权声明:
品牌几何所有原创文章只接受微信号转载,不接受网站转载发布,请各合作伙伴注意我们的内容政策变化,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