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有多少企业可以生产口罩?
据天眼查数据,截至3月18日,中国一共有4.7万家经营范围包括口罩且在正常经营的企业。
而其中的8950家,是在1月25日疫情开始爆发后新增的。
目前,新增口罩企业主要集中在三个地区:江苏、浙江和广东。
口罩大战,早在2月就已经打响。
最近不断有媒体曝出,口罩行业能“月入千万”,是2020年的极致暴富风口。
真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现在的口罩大军,主要分为两拨人。
一拨人是2月份进场的,以口罩老玩家为主。
“他们大多是一些有口罩生产经验和资源的人,因为外面的人看不清楚疫情什么时候结束,怕厂子刚建好,疫情就结束了。”行业从业者丁佳称。
这其中,有人为自己原有的口罩厂增加了流水线。
“我认识的一个口罩老板,把自己的生产线从2条,增加到10条。”丁佳预估,全国90%的口罩厂都临时增加了产能。
也有和口罩相关行业的人加入生产大军,比如药企、卫生和个人护理企业。
“我们在2月就耗资数千万购置设备和原材料,建了7条口罩生产线。”湖南保灵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水龙称。
另外一拨入局者,是有实力的龙头企业。
比如,比亚迪、格力都在2月开始投产口罩。
有的企业,意外地撞上了风口,确实也赚到了钱。
“2月下旬复工潮出现的时候,大家都在市面上抢货。”丁佳称,当时他有10万个口罩的现货,3个老板都过来抢,最后一个老板拍了35万现金把货拉走。
他当时算了一笔账:他每天能生产50万个口罩,成本一个1元左右,卖3元一个,一天的净利润是100万。
“一个月就是3000万,月入千万确实是真的。”丁佳称。
而丁佳熟悉的口罩厂老板们,那段时间也是喜笑颜开,“几乎每个人一个月都有千万的收益”。
而到了3月,情况开始变得复杂。
“2月底,国际疫情开始出现,大家看到了出口的可能性,于是很多投机分子进入。”丁佳称。
市场上,涌进来了更多希望“分一杯羹”的人。
刘水龙也发现,身边很多从未做过口罩的朋友过来问他,“怎么搞口罩?投入产出比是多少?”
据天眼查数据,从3月1日至今,全国新增经营范围包括口罩且在正常经营的企业共5695家。
也就是说,有超过60%的新增口罩企业,是在3月份成立的。
丁佳预估,至少有上百万人挤入了口罩大军,“有做电子烟的,放高利贷的,还有很多土老板,大多是喜欢赚快钱的群体”。
这帮人眼光极度敏锐,看准一个行业就急速下注。
他们的加入,让这个行业变得无比喧嚣。
在QQ上,集结了数百个与口罩相关的资源对接群,卖口罩的、卖口罩机的、卖口罩核心原材料熔喷布的人,都汇聚其中。
丁佳称,他的业务人员加入了几百个微信群,“但中间大部分人是倒爷和中介”。
在上百万人的疯狂进场和炒作下,口罩产业链中的机器设备、原料,价格开始猛涨。
原来售价20万一台的口罩机,被炒到了50万、80万,最后居然变成了现货160万。
在有的QQ群,一台现货口罩机被叫到了160万
“我们家150万一台的现货,几个老板过来抢,现场打钱提货。
”一家口罩机厂的负责人孙正云称,他从未见过如此疯狂的场景。
因为口罩机“一机难求”,很多机器厂都临时转型来生产口罩机。
于是,网上出现了直接销售的口罩机图纸。
“有卖2000、1万,甚至5万的。”孙正云称,很多来不及等机器的口罩厂老板,直接买图纸回去自己组装。
多位业内人士称,2月底,广州流出来一张“假图纸”,很多厂子都参照其生产,结果市场上一下出现了近3000台瑕疵机子。
“这些机子用半个小时,就要调试15到20分钟,老板们急得直跺脚。”孙正云称。
现在,业内谈到广州和东莞的口罩机就色变。
而口罩的核心原材料熔喷布,价格更是从原来的2万一吨,被炒到最高55万一吨。
为了保证口罩的生产,很多政府会调货,并控制原料价格。
但这些便宜的原料,有很多被中介拿出来,层层加价倒卖。
“我买了1吨布,让我先给一家央企对公转账28万,接下来再把12万,分别转入4个私人账户中。”一家口罩厂老板对一本财经透露。
他心知肚明:这家央企的布是正常价格,但外面却有4个中介或者关系方在分钱。
于是,28万的布,变成了40万。
这条产业链里,聚集了各种牟利者。
甚至还有人说:“拉进资源群10元一个,代发广告1元一个群。”
因为投机分子太多,目前市场上的口罩质量良莠不齐。
刘水龙认为,药企、卫生等相关企业转型口罩线,有先天的优势。
“我们平时生产用的就是无尘车间,生产安全和员工素质都比较有保障。”他称。
但一些完全跨行的行业,“生产的口罩很多是粗制滥造,我看到一些厂子员工生产的时候都不穿工作服”,丁佳称,很多这类口罩,连包装都没有。
因为疫情处于特殊阶段,政府部门为了保证产能,有时无暇他顾。
“在4月份后,行业监管政策的收紧,恐怕是大势所趋。”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从总体上看,市场监管在疫情早期相对宽松,但随着疫情的减缓和市场的相对饱和,监管会回过头来严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