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aoz的梦呓
caoz的心得与分享,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51好读  ›  专栏  ›  caoz的梦呓

原生态创业者,及社交想象力

caoz的梦呓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03-19 21:50

正文

先摘录 给我的偷懒找点借口 里提到的一段话


最近国内开始巡游,走访了一些老朋友,也有一些90后的小鲜肉创业者,意外发现,在创业者中,我的影响力还是蛮可观的,遇到好几个我才刚了解到的极为优秀的年轻创业者,都是我的深度读者,而且他们说,他们身边很多创业的朋友,也都是我的读者。这真的让我有点受宠若惊。


我的订阅用户,我可以给大家真实的数据,其实刚刚过13万,说来真的不多,但能对我最关心的核心人群有如此高的覆盖,我觉得真的太自豪了。


牛皮吹大了自然要被打脸,在那篇文章之后不久,很快就遇到了完全不认识我的90后创业者,而且不止一家。那么,今天很想分享其中的一家创业项目。


这是一个上海的项目,创业者是大三在读的女生,或者说,95后创业者。我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贴他们的活动,很有意思,我就去各个群询问知情者,意外发现,我熟悉的那些,消息灵通的业内老炮们,居然对此项目闻所未闻,反而是一些90后,95后在读的学生,对这个项目有一定的了解,最后在一个95后女粉丝的牵线下,我才要到了该创业者的联系方式,并且努力争取到了一个拜访的机会。(一个怪蜀黍的突然邀约,对一个根本不认识的女生来说,是不是感觉还是很奇怪的)


去之前为了防止尴尬,我还特意带了一个上海知名的创业朋友,心动网络的创始人戴云杰(为什么不是黄一孟呢?同样是80后,黄总的形象偏向于70后,而戴总的形象偏向于90后)。 结果遇见之后,自我介绍的时候意外的尴尬,对方不但对我一无所知,对心动网络,VeryCD,神仙道,RO,也完全没有认知。


那么,说这些,你觉得我是不是会不高兴,或者教训一下创业者? 其实真不是,我说了一个观点,我说这样挺好的,这是完全没有被IT圈各种大V信息污染过的原生态创业者。


为什么这么说。


创业者最需要关心的是什么,最需要花时间和精力的是什么。


我遇到过这样的年轻才俊创业者,说起投资圈,行业领袖,如数家珍,跟谁都认识,比我认识的还多,每年有差不多一半时间出席各种创业峰会,分享各种创业经验,然后与各种创业圈的大V或投资人喝咖啡,聊天。张嘴闭嘴就是硅谷有个什么新模式,哪个平台又融了多少钱,行业前景和战略如何如何。


然而,人精力毕竟有限,这种创业者,有关心过自己公司的客户真实诉求反馈,产品日志记录和其中掩藏的问题么? 多半没有。 他们有一套应对投资人,应对媒体的话术,却不知道如何应对自己的用户反馈和产品缺陷。


出了问题也会反思,方向怎么错了,战略怎么偏了,要我说这都是扯淡,根本就没把细节执行到位好吧。(唉,不说别人了,其实我自己也一样,不过我还是知道我的问题就在细节执行上。)


所以这种原生态创业者才难得可贵,不去跟随那些大V,不去追逐所谓热点,却把更多时间花在分析用户诉求,优化自身产品上,这不才是创业的正确姿势么。当年草根互联网创业者崛起的年代,那些异军突起的老朋友们,哪个不是这样起来的。


我以前写过 没有捷径!没有捷径!没有捷径! 但还是有很多读者问这样的问题,我要学做好产品/交互设计/流量运营 , 我应该读什么书,关注什么公众号。


读书有用么?读书当然有用。关注公众号有用么?关注对了当然也有用,但是,你应该把比读书,比阅读公众号,多十倍的时间,甚至更多的时间,用在真正的实践和分析上。


具体内容,参见 没有捷径!没有捷径!没有捷径! 把比读书,阅读公众号多10倍的时间用于更细致的用户分析,产品分析和数据分析,才是成长之路。读书也好,公众号也好,不管多么具体,多么干货,其实只是一个引导而已,更多的事情,在于实践,所以,别觉得自己天天读了很多东西就厉害了,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本来,为了避免软文嫌疑,我想屏蔽掉该项目的名字,但后来想想,如果为了避免某些读者误会,而刻意去遮盖一些有价值信息,这实在有些没必要。所以,我准备完全公开这个项目的名称,并非因为利益关联,而是因为这个东西,我觉得值得分享给大家。


这个项目叫概率论,是一个微信公众号,有近百万订阅,很多篇十万+的文章,但如果只是这些指标,说实话,光厦门,超越这样指标的营销媒体都好多家,还不值得我如此关注。 这里有趣的是,他们所组织的线上社交尝试和非常火爆的用户参与热情。


我们一直会有这样一种思考方式,微信本身就是一个社交平台,那么,基于微信做社交,是不是有点不太现实。


而且,社交这事,做起来特别难,以前我尝试过也很失败,要不就是熟人,要不就很容易流于低俗,特别是社交本身的不平等性,很容易造成优质用户被过度骚扰,而低端垃圾用户搞乱氛围的情况。那么能在微信平台上做起社交,我是有过这个想法,但总觉得难度极高,很难入手。


而这个项目,至少对于我而言,把这个想象力打开了。总结一下,类似于带主题的漂流瓶,参与者充满幻想但平台又能控制住平等的关系。在大学生人群里还是很有吸引力。


微信上做社交,需要一点想象力,目前看来,还是有很多有趣的东西,是可以尝试的。


其实之前,类似谁是卧底,狼人杀,在微信上也有人做的风生水起,这是游戏社交,那么,是不是还有别的玩法,我觉得还是会有的。


读者们如果发现有其他,在微信上把社交做的很酷很有趣的产品,也烦请留言分享,谢谢。




后记, 回来后我还是成功的从知乎撩到了该项目的投资人,并加了对方微信,向他如此早的发现这样好玩的项目表示了祝贺。目前我和这个项目,这个团队并无任何利益往来,但我还是会持续关注他们的发展,以及,看看是否存在更有趣的衍生。


当然,好玩的创意,牛逼的运营,足以让这个项目成立并发展,但要想走的更高,只有这些依然是不够的,作为创业者,早期做好自己的本份,做好产品,做好用户的分析和运营,都是非常关键的,但再往后而言,所谓战略,所谓影响力,所谓商业模式分析,以及所谓格局,还都是需要的,但千万不要把顺序搞混了,前期做好本份的事情,作为原生态创业者,是非常值得称赞的。




推荐文章
CIRS医械合规动态  ·  7个医疗器械通过创新特别审批申请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