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分钟健康养生
每天一分钟,健康养生好轻松!中山大学《家庭医生》《健康养生》杂志出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警民直通车上海  ·  难道这是现代版的掩耳盗铃吗? ·  2 天前  
8099999街头巷尾  ·  微信牵手DeepSeek?有人趁虚而入,这种 ... ·  3 天前  
8099999街头巷尾  ·  微信牵手DeepSeek?有人趁虚而入,这种 ... ·  3 天前  
短剧新圈  ·  龚宇炮轰红果背后,是长视频平台的焦虑 ·  3 天前  
短剧新圈  ·  龚宇炮轰红果背后,是长视频平台的焦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一分钟健康养生

节气故事 | 大暑话吃冰

一分钟健康养生  · 公众号  ·  · 2019-07-23 12:08

正文

点击 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养生说节气,健康接地气,养生君又跟大家见面啦!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聆听小暑的故事



酷暑炎炎,还有什么,能比猛灌一杯冰饮更痛快的呢?


夏日爱吃冰,古今皆然。


中国人吃冰的历史,远比很多人想象的要长。早在周朝,就有专用来盛放冰块的“冰鉴”——相当于今天的冰箱。


冰块从哪来?冬天存下来的。


周朝有一官职,名为“凌人”,专门负责储存冰块。《周礼•天官•凌人》云:“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说的是,每年12月,要把河道中的坚冰砍成一块块,储存入窖。


食物放在冰鉴中,自然变得透心凉。


到唐代,出现了“人工制冰”。


人们发现,把硝石投入水中,它会大量吸热,使水结冰。于是,取一大盆套小盆,大盆盛清水,小盆盛甘蔗水,再将硝石投入大盆中,则大盆、小盆都结冰,能吃到甜甜的甘蔗冰。


自此,仿佛打开了吃冰的新世界。


唐代的一种驰名冰饮,叫“酥山”。顾名思义,先把冰粒堆成小山般的样子,浇上牛羊奶制成的酥酪,再用花朵、绿叶装饰。


较之现今的奶油刨冰、冰沙,大概也不遑多让。


到南北宋、明清,花样更多了。


从立夏起,小贩陆续撑起青布伞,取几张长凳堆放冰块,拿棉被盖着,售卖各式冰饮,如“雪泡豆儿水”“砂糖冰雪冷元子”“冰雪甘草汤”“雪泡梅花酒”“冰调雪藕丝”等等。


其时有诗歌,记录了街市的盛况: “五月六月汗如倾,长安卖冰如卖饧。小者如拳大如豆,儿童入市喧相争。清风徐来解冰响,坐客数钱钱在掌。不须水浸白龙皮,顿令举座生清爽。”


这一般要延续到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从此夜游凉似水,渐无人卖担头冰”。


我国古代的冰饮,外国人看了都羡慕。13世纪,意大利旅游家马可•波罗就在《东方见闻录》一书中特别提到:“东方的黄金国里,居民们喜欢吃奶冰。”


每天一分钟,健康养生好轻松。


今天养生君的分享就到这里啦!我们下期再见。


编辑:素素、SOLA


往期回顾

点击 图片 即可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