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红古发布
区情简介、红古动态、企业风采、招商引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掌中淄博  ·  就在明天!张店发布最新提醒 ·  20 小时前  
掌中淄博  ·  就在明天!张店发布最新提醒 ·  20 小时前  
AIbase基地  ·  AI日报:​DeepSeek上线国家超算互联 ... ·  3 天前  
AIbase基地  ·  AI日报:​DeepSeek上线国家超算互联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红古发布

“太空百合籽球”的生命新旅程

红古发布  · 公众号  ·  · 2025-02-06 17:37

正文

2024年9月27日,兰州百合籽球搭载实践十九号卫星经历了13.5天的太空之旅后在东风着陆场成功回收,并于10月12日送至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开始接种、培育、扩繁。如今这些百合籽球怎么样了,发生了哪些变化?
今天的新春走基层让一起去看看这些珍贵的“太空百合籽球”的生命新旅程。


走进市农科院的兰州百合组培实验室,一瓶瓶百合组培苗整齐排列,一颗颗百合籽球已经生根发芽,现场科研人员正在观察小苗的生长情况。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想成为合格的太空种子,不仅要能“上天”,更要“入地”。从宇宙归来的这些种子还需要在地面经过长时间的培育和检测,进行多轮的筛选和鉴定。研究人员会从基因层面去检测哪些遗传物质产生了突变,然后将具有优异性状的新材料再进行育种利用,让遗传优势得以延续。为照顾好这些珍贵的百合籽球,市农科院聘请已经退休的百合专家梁玉文进行全程技术指导。
据了解,百合籽球经过太空辐射,存在一定的休眠特性,小鳞茎萌生比较缓慢,再加上太空材料的稀缺性,科研人员操作的每一步都要慎之又慎。大家一丝不苟地管控着组培室里的温度、湿度、光照,最大程度确保其健康成长。
由于太空百合籽球的数量十分有限,而最终要培育出新的兰州百合种质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所以,每隔一段时间,科研人员就要进行转接工作,这相当于给百合籽球做“手术”,从而实现籽球的继续培养与扩繁。



据了解,从一颗太空百合籽球到培育成一个新的、具有利用价值的种质,长达八九年时间,这是一个十分漫长、枯燥且乏味的过程,而科研人员能做的就是认真再认真、耐心再耐心,坚持再坚持。
目前我市百合面积已达15.4万亩,新的百合品种培育成功后,将把漫长的九年生长周期缩短为三年,这将极大地促进兰州百合提品质、增单产、降成本、缩年限,同时也将从源头上为兰州百合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记者手记

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一颗良种能带动一个产业。短短一天的采访中,我们深刻感受到育种工作就像一场与时间和自然的赛跑,这背后,需要育种人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耐心,每一个新品种的诞生,都要经历无数次的试验、筛选和优化,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一代代百合育种人坚守在这里,我们相信,凭借着他们的智慧、奉献和担当,一定能够培育出更多优良的兰州百合新品种!


来源:兰州新闻lztvnews


编辑:李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