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神农投资
关注神农投资,关注阳光私募基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特朗普为何看上加沙?知情人:他想在那里开发房地产 ·  2 天前  
二姐财局  ·  假期,全线暴涨!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神农投资

【极品投资】中国高净值人群都在想什么?招商银行和贝恩咨询联手出了这份《201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

神农投资  · 公众号  · 投资  · 2019-06-29 08:00

正文

做极品投资,与伟大的企业家同行,向伟大的时代致敬!


6月5日,招商银行联手贝恩公司以“回归本源”为主题发布了《201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 这是招行自2009年首开中国私人财富市场研究先河以来 第6次发布系列 报告。经过十余年的持续追踪,研究团队 积累了1.6万份调研问卷和超过700人次深度访谈的一手数据 ,系列报告已经成为备受瞩目的权威性研究作品。






01






2018年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190万亿


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私人财富市场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增速相应放缓。 2018年,中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达190万亿元人民币 ,2016-2018年年均 复合增长率为7% ,为2008年来 首次出现个位数增长 。预计到2019年底,可投资资产总规模将首次突破200万亿大关。


受实体经济下行与市场波动影响,中国高净值人群的规模及其持有的可投资资产增速也较往年有所放缓。2018年, 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达到197万人,年均复合增长率由2014-2016年的23%降至2016-2018年的12%。预计到2019年底,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将达到约220万人。


从财富规模看, 2018年,197万中国高净值人群共持有61万亿人民币可投资资产,人均持有可投资资产约为3080万人民币。


2018年中国人口规模约为13.9亿人,按此计算,中国高净值人群(或可称为千万富豪)占人口比例不到千分之二(0.14%)。 换言之,不到千分之二的人群坐拥超过三分之一的个人财富 (这里的个人财富指全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和)。


即便迈入富豪俱乐部,富人圈里分化也很明显。2018年可投资资产超过1亿人民币的超级富豪共有17万人,在富豪圈内(197万人)只占据不到10%的比例。但17万超级富豪总计持有资产25万亿人民币,占据千万富豪持有可投资资产的40%以上。






02






富豪是如何“诞生”的


按职业划分,我国高净值人群主要分为创富一代企业家、二代继承人、企业高级管理层/企业中层/专业人士、职业投资人、其他。


过去,一代企业家在数量占比上一直保持传统优势,创业是造富的主要途径。随着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规模化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新经济崛起下的股权增值效应,推动企业中、高级管理层与专业人士新富人群涌现。


调研数据显示, 2019年企业高级管理层、企业中层及专业人士占全部高净值人群的比例由2017年的29%上升为36%,首次与创富一代企业家群体看齐。 二代继承人、职业投资人占全部高净值人群的比例均较2017年有所下降,分别为9%和4%。


企业高级管理层近年财富增长较快,占全部高净值人群的比例达 14%。 他们的财富从何来?受访的高净值群体中,约30%的企业高级管理层提到 上市企业股权激励增值为其主要的财富来源,其中战略新兴产业的企业高级管理层提及率更高 ,达40%。

迈入千万富豪俱乐部的企业高级管理层有什么特点?在教育背景上,接近90%的受访企业高级管理层为大学及以上学历;在 行业分布上,约30%为战略新兴产业 (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新能源及环保),18%为制造业,10%为金融行业。






03






重视财富保值传承,关注财富长期积累


在金融市场不确定性提升的情况下, 财富传承的重要性和急迫性进一步凸显。 2019年,超过50%的受访高净值人群已经开始准备或正在进行财富传承的相关安排,比例在过去十年来,首次超过尚未开始准备的高净值人群。


相较于往年,高净值人群的资产配置进一步均衡,收益预期也更为理性。


从资产配置组合上看,高净值人群对单一资产依赖度下降。 2015年高净值人群财富相对集中在股票和公募基金;2017年财富主要集中在银行理财产品、信托和股票;2019年,最大单一资产占比进一步下降,高净值人群依据市场情况和监管影响做出分散和调整。


报告预计,2019年高净值人群对各个资产品类配置将更加均衡, 高风险高收益型产品配置(股票、公募基金等)和较稳健产品配置(银行理财产品、保险)预计同步增加。


在中国财富市场增速放缓与过去两年市场波动的背景下,2019年高净值人群避险情绪加强。从投资收益率预期上看,与2017年相比,高净值人群意识到获得与过去两年同等收益率的困难不断增加,对收益率预期进一步降低: 倾向于“高于储蓄收益即可”的人士占比进一步增加至30%,为过去十年的最高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