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易艺术
提供最新、最实用的艺术新闻资讯,涵盖收藏、造物、设计、摄影、文博、生活、珠宝、人物、展讯等多个板块内容,通过图文、视频、直播、专题等多种形式呈现。欢迎喜欢艺术的同学们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看看新闻Knews  ·  22岁小伙从上海出发登黄山失联多天!家属发声 ... ·  18 小时前  
看看新闻Knews  ·  22岁小伙从上海出发登黄山失联多天!家属发声 ... ·  18 小时前  
共同体Community  ·  深圳市第三儿童医院,开业时间定了! ·  昨天  
共同体Community  ·  深圳市第三儿童医院,开业时间定了! ·  昨天  
温州晚报  ·  叹息!她于凌晨去世,年仅28岁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网易艺术

如果不是电影,拿到戛纳终身成就奖的阿兰·德龙或许会成为一个职业拉皮条的

网易艺术  · 公众号  ·  · 2019-05-21 17:19

正文

即便再行色匆匆,经过戛纳电影宫德彪西厅的入口时,还是忍不住会望一眼正中间的那张海报。上面是一个英俊的男人,微皱的眉头和阴影下的双眼泄露着他的重重心事,薄薄的嘴唇为他精致的脸庞平添了一丝柔美,既中和了男性阳刚的侵略性,又多了几分玩世不恭的诱惑力。这个男人就是阿兰·德龙(Alain Delon),时年25岁出现在雷内·克莱芒(René Clément)导演的《怒海沉尸》(Plein soleil)里的阿兰·德龙。



本届戛纳电影节为阿兰·德龙设计专属海报,采用的是其25岁出演《怒海沉尸》的剧照。 时隔58年之后,当地时间5月19日晚,法国国宝级影星阿兰·德龙在全场观众的掌声中,正式被授予戛纳终身成就金棕榈奖。


阿兰·德龙被授予最高成就金棕榈奖,他的女儿陪在一侧 视觉中国 图


“一个多余的人”


1935年11月8日,阿兰·德隆出生在距离巴黎不远的索镇(Sceaux)。父亲法比安是当地一家电影院的经理,母亲爱迪特则是一名助理药剂师。四岁那年,他的父母亲离了婚。这件事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甚至是人生观,也导致他在刚满17岁时,就急着加入了法国军队,奔赴越南前线。


“能去越南我很高兴,出于个人和家庭的原因,我早就想离开了。我在家里感到很不舒服。爸妈早已离婚,在那之后,我有段时间跟着妈妈和继父过,过一段时间,又要跟着爸爸和继母过。我成了一个拖油瓶,一个多余的人,我成了大家的麻烦。”


阿兰·德龙走上红毯 视觉中国 图


“事实上,我做过各种零工,但很多时候也在街上游荡。就这样,一直到我十六七岁的时候,我告诉自己说:够了,我要离开这里。正巧,我在报上看到了招兵的广告。参军,成了我离开这里的唯一途径。我本想去空军,但那需要等上一年半载才能出发。我等不了,所以就去了海军,为的就是可以马上走人。我成了那批新兵中最年轻的一个。“


“如果不是进了电影这行,我会成为一个职业拉皮条的”


在军队里,阿兰·德龙学的是通讯兵专业,结果却以并不怎么光彩的履历离开了部队。如今回忆起那段经历,依然让他感触良多。


1956年,因为偷开吉普车外出并且开进沟里出了车祸的关系,德龙被海军剥夺了一等兵军衔并开除。那年夏天,他回到了法国巴黎。“ 刚刚回到巴黎那段时间,阿兰·德隆打过各种零工,做过体力活,还在咖啡厅做过服务员。最终改变他命运的,还是他英俊的面容、迷人的气质外加始终不断的女人缘。


“雷吉娜宾馆附近有一家酒吧,那是周围小流氓的聚点,名字叫作三鸭(Les Trois Canards)。我当时也常去那里,大概过了一两个月,那地方已经有八个年轻姑娘爱上了我,她们都说愿意跟着我干。所以,如果不是进了电影这行,你能想象我会去做哪一行吗?我会成为一个职业拉皮条的。好在,除了在皮加勒区,我在巴黎其他地方还认识一些别的女人。结果,我就成了电影明星。我之所以会做这份职业,全要归功于她们,是她们让我拍上了电影,是她们希望我去拍电影,也是她们为了让我拍电影而付出了一切。她们全都爱我。这些女人,最年轻的至少也要比我年长六七岁。我希望自己能成为她们眼中最帅的那个男人,最高大、最强壮的那个男人,于是,我当上了演员。”


“我的职业生涯全部都来自于意外”


“具体的经过是这样的,某天,和我同住的朋友说要带我去圣日耳曼德佩。我问他,圣日耳曼德佩是什么地方?他也不说,就那么带我去了圣博诺瓦拉路,原来,那块地方就叫圣日耳曼德佩区,还有一家宾馆就叫圣日耳曼德佩宾馆。在宾馆里,他们介绍我认识了一个名叫琪琪的女人——她早就不在人世了。她很快就爱上了我,我们一起去夜总会玩,就在圣博诺瓦拉路对面的一家夜总会,而那里就是当时巴黎的演员很爱去的一个地方。通过琪琪,我认识了布丽吉特·奥贝(Brigitte Auber),她也疯狂爱上了我——她演过希区柯克的《捉贼记》,她现在还活着,九十岁了,我能有今天,真的要多谢她。就这样,我搬去了奥贝家里,她又介绍我认识了导演伊夫·阿雷格莱(Yves Allégret)。结果,导演的妻子米歇尔·科尔度(Michèle Cordoue)又疯狂地爱上了我,她说服丈夫,下一部新片一定要用我。那就是《当女人插手》(Quand la femme s’en mêle)了,我的第一部电影。”


阿兰·德龙在电影《当女人插手》(1957)里饰演一个名叫Jo的小角色


“我并不是演技派演员(comédien),我一直都是活在自己的角色之中,从来就不演。本色演员之所以会成为演员,那全都是出于意外。我就是一个意外。我的人生就是一次意外。我的职业生涯全部都来自于意外。”


“我有了一种自己天生就该拍电影的感觉”


就是因为这么一连串的意外,1956年时阿兰·德龙被迫退伍,到了第二年,他参演的第一部电影《当女人插手》就已经上映了。


《花月断肠时》剧照


1960年,阿兰·德龙生命中的又一位大贵人出现了。拍摄过《禁忌的游戏》的大导演雷内·克雷芒找上了他,为的是改编自美国作家帕特里夏·海史密斯的侦探小说《天才雷普利》的新片。这部电影就是1960年上映的《怒海沉尸》,它成了阿兰·德龙第一部具有全球视野的重要作品,但主角雷普利的演员人选,原本却并不是他。


《怒海沉尸》剧照


“《怒海沉尸》在世界各地都获得了很好的票房。从第一次站在镜头前面我确实觉得自己找到了一种归属感。我有了一种自己天生就该拍电影的感觉。要是没有这种自信的话,我也不可能有今天。”


“法国电影新浪潮不过就是一种新电影,仅此而已”


1960年3月,《怒海沉尸》正式公映,正好与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的导演处女作《精疲力尽》同一档期。再算上之前一年上映的《四百击》,当时正是法国电影“新浪潮”风起云涌的年代。不过,德龙与这些导演却并无太多交集。他与戈达尔要迟至1990年才有了第一次合作,拍了一部《新浪潮》(Nouvelle Vague)。


《新浪潮》剧照


关于这种“缺席”,德龙表示:“原因其实很简单,他们当时不想用我。就是这样。在他们的眼里,我是一个坏小子。我当时在法国和意大利拍的那些电影:克雷芒的、维斯康蒂的……恰恰就是新浪潮导演最不喜欢的那类。在我看来,法国电影新浪潮不过就是一种新电影,仅此而已。”


“在我和梅尔维尔之间,有那么一种心灵相通”


与新浪潮无甚交集的德龙并不寂寞,这一时期,他既演过《蚀》(L’eclisse)、《豹》(Il Gattopardo)这样的艺术电影,也拍出了《大小通吃》(Mélodie en sous-sol)、《黑郁金香》(La tulipe noire)等卖座商业片。


“我觉得,在我和梅尔维尔之间,有那么一种心灵相通。但是,我们在工作之外,几乎就没有什么私人关系。那是因为我们只要在一起,那就基本都是在工作。他总是一部电影刚弄完,就开始准备下一部了,《独行杀手》、《红圈》(Le Cercle rouge)、《大黎明》(Un flic),我们一部连一部地拍,速度很快。


2012年,阿兰·德龙与巩俐在上海出席活动。视觉中国 资料


“对于我来说,电影已经结束了”


进入1980年代,阿兰·德龙的拍片速度有所放缓,虽也出演了《德黑兰43年》(Tegeran-43)这样的国际大制作以及《斯万的爱情》(Un amour de Swann)这样的艺术片佳作,但除此之外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未能获得全球范围内的瞩目。


电影已经变了,对于我这样的传统电影明星来说,情况也变了。在我之前,法国有让·加班、伊夫·蒙当这样的明星,有专门为他们写的电影。到了我的时代,明星已经没有再那么高高在上了,但也有米歇尔·奥迪亚(Michel Audiard)这样愿意专门为明星写戏的导演。这么说吧,我进入影坛的时候,我们有五个小伙伴,就像是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头。在我年轻的时候,大家爱去电影院,会带着另一半,坐下来,看着银幕上的电影,一起做着梦。大家愿意看电影,希望自己能变成英格丽·褒曼。大家去电影院的目的,是为了看到自己不可能实现的那些梦想。电影散场的时候,大家都心满意足的,因为看到了非同寻常的东西。可现在的电影呢,全都千篇一律。”


当被问及为何演过的许多电影中最后都以死亡作为结局的时候,阿兰·德龙回答:“是啊,总有人跟我说,你怎么每部电影最后都要死掉啊。我想说的就是,那是因为我知道什么是死亡。我喜欢死亡,因为那是一个句点。”


- E N D -

趣读精选

艺周趣闻 | 那些不会被杀的可以终老的动物摄影!

艺术家表白“礼盒”:今年情人节,尝一口我的爱情!

著名作家林清玄逝世:他曾说“幸福就是一个小孩子连喝三瓶汽水,打出嗝”

《啥是佩奇》午夜刷屏,网友:看完哭了又笑了

2018“天象大片”大赏 | 蓝月、寒夜光柱、火星大冲......你都看过了吗?


100个有腔调的人

100个有腔调的人丨没制度约束 没KPI考核 职业艺术家不坐班生存指南

一念之差,遇见另一个丁武

明星在红毯上,演员在冷雨中

谢南星:你为何如此令人着迷

黄莺:在虚拟与现实的模糊地带追问与自省

安安静静的当个美男子拉琴不好吗?陈卫平:偏不


艺术青年说

故事在左,历史在右,没想到当今世界格局形成于走出非洲的雕塑

艺术青年说 | 张允菡:其实,我只是想做一个搞笑的哲人

与孟京辉合作近20年,聂竞竹把海报做成当代艺术搬进了恭王府

艺术青年说|伶俐且治愈 看猫系少女龚兴兴如何跳出心中那座孤岛

艺术青年说 | 杨露子和“杨露子”:一个凝眸自己,一个洞彻世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