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乌鸦电影
同样的电影,不同的解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福州日报  ·  断货!全线售罄 ·  2 天前  
福州日报  ·  断货!全线售罄 ·  2 天前  
银幕穿越者  ·  《封神2》辟谣殷郊法相特效为4500元外包制作 ·  2 天前  
青岛早报  ·  《哪吒2》紧急发声! ·  3 天前  
济南时报  ·  《哪吒2》紧急发声!石矶娘娘“济南制造”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乌鸦电影

不愧是央视!开播就杀到第一!国剧终于有能看的了!

乌鸦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24-09-12 12:01

正文



老粉都知道,乌鸦偏爱现实主义的作品。

但近年来,许多创作者对于现实环境的失真把控和感受错位,拍出一言难尽的故事,导致看到相关作品时,让我从早些年的期待,变成如今的警惕。

但最近,有部从剧名到题材都“一脸扑相”的新剧,却让我眼前一亮。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这部剧实在太过惊喜:

《凡人歌》

一个平常的工作日下午,北京某办公大厦。

沈琳从电梯里出来,定了定神…

现在是下午四点,还有俩小时自己才下班,孩子才放学。

正愁怎么打发时间,却碰到了在门口呆坐的丈夫那伟。


两口子开车直奔大排档,搓顿海鲜,一醉方休…


喝得兴起,那伟笑着说:我被开了。

沈琳顿了一下:我也是。


两人相视一笑…拉着卖唱小哥点歌,一边笑着大唱李宗盛的《凡人歌》,一边偷偷掉眼泪…


生活的变故,就像漫长的癌症,有着慢条斯理却不由分说的魔力,一点点让人败下阵来。

几个月前,两人还是朋友圈里,最符合都市中产家庭标配的存在:

男的是公司副总,女的是全职太太,有房有车,二胎在手,儿女双全;


作为公司元老之一,那伟刚拿了千万期权,换了新车,不能说春风得意也能偷着乐;


六年前,沈琳辞职回家生二胎。

因为丈夫工作顺利,家里经济宽裕,生娃后索性当起了家庭主妇,每天管管孩子的学习,下午凹个造型发个鸡汤朋友圈,生活写意又自在。


两个人从年轻时一穷二白,到如今四十多岁,不敢说大富大贵,但起码是比上不足,比下富富有余。

可是最近,意外之神像在赶KPI,给他们家不断派外包:

公司优化改革,四十岁的老那,成了冰冷的被优化人头之一。

原本,干了十几年的他,理应能拿到50万的赔偿金。


但坏就坏在,前几年,他帮公司老总在外面注册了个新公司,当法人代表。


在老那看来,那不过是借个身份证的事,把老总视作亲大哥的他,毫不设防。

最近才知道,那公司是给老总小三开的,现在人跑了,而万恶之源老总,居然冷不丁出家,万事皆空撒手不管了!


为了保住养家的工作,老那咬碎了牙,自掏腰包,把家里的存款八十万,掏出去填了坑…


没成想,老板娘居然抓着这个空,认定老那在外面开公司,私仇公恨一起算,赔偿金一分没有,还差点背官司…

老那怎么也没想到,辛苦大半辈子,赚了个人财两空、一贫如洗,存款全贴补给了狗男女。


为了帮补家计,告别职场多年的沈琳,投了上千份简历后,好不容易找到了份月薪六千的工作;

但没干几天,要么遇到猥琐上司,要么遇到复杂人事,尽管已经身段柔软,卑微让步,但还是被迫离开。

房贷、孩子学费、水电天然气物业、吃喝拉撒,每个月净支出三万一,但家里的存款已经所剩无几,每天一张开眼就要花钱…


老那一琢磨:干脆出来成立个小工作室,自己创业当老板!

沈琳走投无路,偷偷决定:报名当月嫂。

两位失业中年,在偌大的北京,为了小小的家庭,一步仨踉跄,在生活的洪流里,鼻青脸肿地苦中作乐,幸运的是,他们还有彼此,还有亲人…


8月31日,正午阳光出品,由王骁、殷桃、章若楠、陈昊宇、秦俊杰和张哲华等演员主演的现实主义国产剧 《凡人歌》 播出,豆瓣暂未出评分。

有网友评价: 带着吐槽的心点开,一集集看下来被打脸,真实得像对我的生活全程跟拍…


乌鸦从第一集开始,到目前更新,已经全部追平。

可以负责任地说,在下半年的播出剧集中,《凡人歌》的内容质量和阵容,都十分能打。

剧集主要围绕三对不同年龄、身份和工作的夫妻和情侣展开:

遭遇意外的副总和贵妇,秒变失业中年;


每天996,在大厂当IT精英的“卷王”那伟弟弟那隽,和当营销策划的女友李晓悦;


因为在编制内安于现状的沈琳弟弟沈磊,被投行妻子谢美蓝嫌弃,两人陷入离婚拉锯战。


逢年过节,小辈到到哥哥嫂子家里相聚;

谁家吵架了,哥哥姐姐互相帮衬着,凡事有个照应和商量,不至于在大城市里抓瞎。

对于许多从小城市里来北京打拼的80、90后的非独家庭来说,兄弟姐妹的设定,让在大城市里打拼的普通人,代入感颇强。


近两年来,影视剧的现实主义题材层出不穷,但拍好的少,拍砸的多…

说是还原职场和生活,但不知道是因为编剧没上过班,还是真的活在平行时空里,在国产剧里的普通人,总是高人一等:

刚毕业就住大平层、月薪几千就整租豪华四合院、中产阶层住别墅;

说是上班也不用打卡挤地铁,每天除了吃喝玩乐就是忙着谈恋爱,钱就像大风刮来的咔咔进账,一言不合就怼领导怼客户,把日子过成了爽文。

月薪三千依然在上海市中心住着精装公寓

这些弱智的桥段,冒犯的是广大辛苦劳动的打工人,怨不得观众辱骂攻击编剧和演员不接地气。

但《凡人歌》的故事,却一反以往矫揉造作、虚假悬浮的国产剧画风;

以诚实和平视的姿态,展现出普罗大众群体真实得近乎残酷的困境和苦恼,直接又犀利地,带出普通人关心的话题。

比如,同学聚会上,事业有成的同窗,发出灵魂三连问:既然你说全职太太是一份工作,那雇主是谁?有五险一金吗?劳资关系受法律保护吗?


比如,加班无止境的公司里,调休制度形同虚设,没负担的年轻人尚能一走了之,有负担的人只能逆来顺受;


比如,卷了几年的大厂程序员,身体透支的同时,不仅要顺应高强度的加班、忍受变态的“上厕所计时”制度,还要谨防更强劲的后浪取代自己的位置;


在巨大的焦虑下导致突发性耳聋,但为了避免公司有理由开除自己,佯装耳聋是因为加班途中突发车祸导致,连生病都要遮遮掩掩,战战兢兢;


比如,在北京打拼了七八年,但因为职业属性限制,到头来发现房子买不起,爱情没指望,每天回到家只能看着天花板发呆,最后还是选择离职回到家乡县城;


比如,本科学历,五年在家当全职主妇,回归职场,无人问津的中年女性就业现状,企业普遍青睐年轻人,薪酬待遇可谈判空间趋近于零;


比如,在生活的重压下,丈夫对主妇妻子口不择言:你一天到晚就管管孩子,发个朋友圈岁月静好,家里的钱还不是指着我,你就是个寄生虫!

婚姻是一地鸡毛的,话是锥心刺骨的…

但谁又能说,这不是某些男性,和社会普遍对女性刻薄的真实想法和双重标准:希望你生孩子,但随之带来的风险、压力和歧视,都要女性自己兜底。


但剧集进步之处在于,并不只停留在煽动情绪和焦虑的层面,而是选择站在当事人的实际情况中,呈现更复杂的处境。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不能在怀孕和哺乳期间解雇女员工,所以有公司招聘时,向人力资源偷偷打招呼:不考虑已婚未育的女性。

公司不能解除合同,但却用“考虑员工身体状况”为由,架空员工的职务和调离岗位,谁都能看出,单位在用这些小动作,有意无意逼迫员工自动辞职。


当沈琳看到已婚未育的后辈遭遇性别歧视,决定挺身而出为其争取,本以为是温暖的girls help girls展开,但转头就发现,女员工入职时撒谎,怀孕上岗…

在这样的情形下,沈琳的好心,反而成了被公司指责“不顾用人要求”的理由…


剧集却借女员工之口,发出控诉:我想要有工作权,就必须放弃生育权吗?你们这些前浪,成功上岸了,就把门关上,把我们这些后浪拒之门外,这样公平吗?

社会由人组成,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当现存的概念和制度无法解决问题,就应该出现更切实的方法供个体参考;

而在无法协调用人双方矛盾的情况下,还激化出了更多层次的矛盾,甚至把压力转嫁给个体,这样无奈的现实,比比皆是;

遭遇猥琐关系户上司职场性骚扰后,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工作,选择息事宁人;


沈琳和部门领导有了误会,对方直接在众人面前质疑她越过上级,到老板面前邀功。

对方把沈琳当成职场假想敌,但这么咄咄逼人的年轻领导,背后也有来自家人生育的压力:

我绝对不会到四十岁时,沦落到要和小年轻抢饭吃,所以我不可能在需要拼搏的年纪,去生孩子!

但请别误会,虽然有残酷的现实,剧集的幽默治愈、温暖轻松,也随时在线。

没有过重生活负担的李晓悦,能力突出却拒绝升职加薪,理由是不希望因为工作占据自己大部份时间,选择原岗加薪的基础上,继续待命,把中年领导整不会了;


遭遇离婚打击的沈磊,离开北京,到了小乡村种菜养鹅,身体力行“诗和远方”,成了当代“逃渊明”;

“卷王”那隽因为不满女友不够上进,为了气女友,这头分手那头就去相亲,被亲哥痛批渣男,没多久又灰溜溜找女友求复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