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篇文章火上了热搜。
全网2千多万的阅读,足可见公众对此的高关注度。
标题很直接,就叫
《我妻之死》
,是一位旅居加拿大的丈夫在妻子逝世后,深情悼念妻子的文章。
妻子是病逝的,而丈夫在文章里,也详尽地复盘了妻子从病起,到治疗,最后遗憾离世的整个过程。
文章打赏人数高达两千多,很多人被丈夫的深情感动,甚至还有人跟着他一起痛骂加拿大的医疗体系。
当我捋清楚整个事件的始末后,只觉得脊背发凉,细思极恐。
雅思考了9分、托福接近满分,之后到美国杜伦大学攻读商科。
毕业后,她获得了在美国工作的机会,也拿到了非常难取得的H1B留美工作签证。
而这个丈夫,在体制内上班,他30岁那年遇上了当初年仅18的妻子,在妻子本科毕业后,两人结婚。
为了家庭,张敏只好放弃了美国的大好机会,回到上海跟丈夫一起生活。
美国商学院的高材生,工作和签证都搞定了,她本有着极好的前途,但却不得不放弃。
放弃美国的机会回到国内,她本可以在国内干出一番事业,但却一连生了两个孩子。
21岁正是一个女孩最好的年纪,她却一直都在生孩子。
生了两个孩子,生第三个孩子的时候,国内还没开放三胎的政策。
丈夫作为体制内工作人员,他害怕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就让妻子申请了加拿大旅游签证去加拿大生产。
也就是说,这一次,她又要为了三胎,牺牲自己和家人团聚的时光,远赴他国,分娩产子,忍受分离之苦。
他们趁着加拿大房东太太回国探亲的时候,在出租房里面生下来的。
为了省钱,他妻子连医院都没有去,直接喊助产士来家里接生。
这段婚姻里,妻子为了家庭的生计,一次次牺牲自己,丈夫只知道赞颂妻子勇敢和伟大,却没有想过帮妻子解决问题,主动去承担责任。
本来是一个在美国有着大好前途、风华正茂的女子,嫁给大了十几岁的他后,
一步步从美国到国内,又从国内漂洋过海到了加拿大,
接连生下三胎,最后惨死在加拿大。
丈夫文章里面,那些藏在只言片语之间的奉献,许多人觉得是爱,我只觉得是残忍。
后来,妻子在加拿大找到了一份银行的工作,养活一家五口。
而丈夫出国之后因为英语不好,没有工签,就一直在家带孩子。
妻子一个人养活一家五口压力太大,于是,她又抽时间在家中的地下室开了奥数班和英语培训班,每周要在那里待6个小时。
这相当于要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手考公一手考研,中间顺带还考个教师编。
更重要的是,文章里有一个细节,妻子生病之后,一直都是自己打车去医院的,因为她的丈夫不会开车。
不会开车,没有签证,又没有工作的丈夫,理应承包家里的一切家务活吧?
张敏是个好母亲,她会做营养餐,会为了孩子的起居饮食花心思,而丈夫呢?除了那老三样,就不会别的了。
所以,作为妻子,她要担负一家五口能留在异国他乡打拼的责任:挣钱养家、出门扫雪、地下室做家教、管理钱财密码。
还要负责家务,给孩子做饭,上课外班,甚至患癌之前,也在做一些体力活,把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条。
没有工作,语言不通,不会开车,不会做家务,被很多网友骂他是“巨婴”、“累赘”。
他什么都不会,却非常聪明,会美化自己为妻子所做的一切。
妻子怀孕,为了给妻子补充营养,他竟然是学会了钓鱼、去野钓。
妻子承担一切,赚钱养家,承包家务,上课外辅导班,应付考试,累得跟驴子一样,而他却觉得“她自视甚高,容易焦虑,不善于解压”。
有人扒出张敏之前和后来的照片对比,从前的她,快乐单纯,看上去娇小可人。
这么沉重的负担,长期这样忍受下去,真是不病也要被累死。
这个妻子罹患肺癌去世,到底和她的压力、生活环境有没有关系?
地下室不通风,空气质量差,长时间在那里,对身体有没有影响?
只不过在这段关系中,岁月静好的是丈夫,负重前行的是妻子。
而丈夫,高高在上地评价着,夸奖着,欣赏着妻子所做的一切。
最让人诟病的,是这个丈夫在妻子重病到死后的一些作为。
丈夫在文章里回忆,在妻子弥留之际,他强行把妻子叫醒,让她在指定继承人的文件上签字,还喊着:“醒醒阿敏,为了孩子”。
但丈夫强行把她叫醒,还说为了孩子,于是妻子马上明白。
“妻子的签字虽然字体歪歪扭扭,但英文书写拼写正确,一时间我仿佛又看见了那个雅思考到九分、托福IBT考到接近满分的聪明的老婆”。
也就是说,妻子临死之际,他依然坚定地要妻子忍着痛苦签字,把遗产继承人指定为丈夫。
从头到尾,他想的都是自己和孩子,那妻子年迈的父母呢?
二老含辛茹苦把女儿培养到大学、到硕士,女儿就这样撒手人寰了,谁来替他们考虑?
据知情网友爆料,这个丈夫在妻子去世的第一时间就是募资。
当地社区互助组织和华人协会就给他提供了救助和募捐,华人协会的善款有将近5万加元,当地教会的募捐将近4万加元,合共达9万加元,约合48万人民币。
据网友说,妻子工作的银行还给了他一大笔抚恤金,连房子的贷款都给免了。
文章后面留了两种打赏的方式,微信付款码美其名曰给孩子买童书。
当有人表示他的微信支付遇到问题的时候,他就说要人直接打赏。
有人扒出他的公众号,之前都是写一些国际形势之类的宏大叙事,没有多少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