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狐言论史
狐眼观文,狐言论史,游戏人间,无拘无形。但求良师,一日三省;但求益友,推腹置心。向广大朋友分享古今中外的文学大观,历史纵谈,大千世界。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狐言论史

中年女演员危机的背后,是观众对颜值的客观需求

狐言论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9-08-23 17:07

正文

近日,海清、姚晨等中年女星在西宁影展,再次当众谈论起“中年女演员危机”话题,感慨市场给她们的机会太少。

其实,个中原因再简单不过:一个演员的表演基础分为声、台、形、表,每一项都非常重要,特别是对女演员来说 ,颜值对事业的发展尤其重要。 只因爱美之心甚至无分男女性别,本就是人之为人的天性。

别看总有无数网友喜欢吐槽,时下当红的85后、90后“小花”演技有多烂,呼唤着实力派演员去取而代之,然而只要看看那些颜值稍稍欠佳的女主角,被更多的观众骂得有多狠,多少演技相对并不差的女星走上了微调、“拔牙”、填充、“医美”的不归路,就知道本质只是“叶公好龙”罢了。

因此,时下被热炒的所谓「 中年女演员危机 」,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在1080p高清视频的年代,中年女星已经不再可能如拍摄《武则天》电视剧时的刘晓庆那样,靠顶级化妆师的巧夺天工,43岁能化妆出25岁的神奇效果。

作为观众,原本从来就并不在乎女演员的真实年龄,看的原本就是她们的表面皮相。虽然化妆术、打光技术和“医美技术”确实在日新月异,但 高清镜头和大屏幕特写,同样足以让那些过度“医学美容”的迟暮美人们无从遁形,甚至到了到了最好的柔光、妆容和后面修图都遮掩不了的地步。

所以,观众们又凭什么非要委屈自己,去看那些一脸玻尿酸,神情僵硬至做出不细微表情, 只能靠各种精修图吹嘘“过气美貌”的脸蛋,而不是真正青春靓丽的美少女呢?

那些整天在综艺节目报怨,接不到好剧本、没有好角色的中年女演员,那些在网络热炒「市场不给中年女演员机会」「观众对中年女演员太苛刻」的中年女星,难道不是因为她们本身的心态就不够平和,不肯接受“年华老去车马稀”的事实呢?

常年被更多人怀念的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众多“女神”,排除张曼玉这个奖项bug,林青霞(金马影后)和梅艳芳(金像影后+金马影后)两位“真·巨星天后”,其余如李嘉欣、张敏、周慧敏、邱淑贞、王祖贤、李若彤、朱茵、黎姿、关之琳、温碧霞、翁虹……

她们都不曾有影后头衔加身,生平获得影后提名次数同样大多寥寥,如果论演技水准本身,同样也带着极大的“童年记忆光环”,

然而,正因为这些港片“女神”们,都将最美好的影像留在了华语影坛,在35岁,甚至30岁以前,就早早退圈,淡出大众视野,而不是顶着一脸玻尿酸强扮少女,辣人眼睛,因此,也就成为了几代观众永久的美好回忆。

而和她们同时代,那些在冷门文艺片里拿了影后的实力派演员,可能演技更加出色,就因为颜值方面欠佳,得不到好的角色,也就没有足够的大众知名度,反倒是早早被绝大部分人漠视和遗忘了。

又比如2000年播出的电视剧《大明宫词》,女主角“太平公主”陈红,当时才32岁,这位当时以美貌闻名的成熟大美人,就因为被认为没有“少女感”,才让已经26岁但长得就像16岁的周迅去演小太平,给了她这样一个成名机会。其实这也是一部真正对观众观感负责、对细节精益求精的电视剧的做法。

周迅的少女版太平公主,虽然只有7集戏份,却光彩夺目,一举成名天下知,拿下了金鹰奖最佳女配和金鹰节视后,让此前常年混迹于冷门文艺电影的周迅,步入国内一线女星之列。

可惜到了2018年电视剧《如懿传》,44岁的周迅,因为“不服老”,非要强行挑战15~20岁的少女角色,殊不知其妆容再怎么掩饰,也早已完全不适合自己当前年龄状态了。因此招致群嘲也是必然,即使如笔者这般如何欣赏她演技的人,也实在难以挽尊,只能摇头叹息。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转瞬即逝,惟其如此才显得珍贵。以色成名,安得长久,方是至理名言。用更通俗的话说, 什么年纪就该干什么年纪的事。 即使是在国际影坛地位显赫、奖项等身、演技超神如于佩尔和梅丽尔 · 斯特里普,如今也肯定并不会去接那些青年女性角色,来辣观众眼睛。

好在经历这次打击后,周迅很快认清了自我,从《你好之华》起,一部部电影,总算都是符合自身年龄段的中年或母亲类女性角色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