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沃顿商业
全球视野,高端思维。商业财富思想案例库。为高端商业财富群体提供商业财经科技创业资讯、洞察、趋势和思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商业评论  ·  河南酒王,冲刺100亿 ·  11 小时前  
FT中文网  ·  特朗普关税激发加拿大的经济爱国主义 ·  2 天前  
21世纪商业评论  ·  合肥技校老师卖杯子,一年赚2亿 ·  3 天前  
896汽车调频  ·  时间定了!可能还要涨 ·  4 天前  
896汽车调频  ·  时间定了!可能还要涨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沃顿商业

马云突然宣布:别了,肇事逃逸!别了,交通拥堵!

沃顿商业  · 公众号  · 商业  · 2018-09-03 19:29

正文


来源:今日电商爆料(ID:dianshangxuetang)


吹牛不难,难的是把吹得牛一个个实现!


刚刚,马云两年前吹的牛又实现了!


别了,肇事逃逸!别了,交通拥堵!



2016年3月,马云向大众宣布了一个疯狂的计划:给中国城市装上大脑!


消息一出,网友哗然!



众所周知,有生命才有大脑。大脑是神经系统最高级部分,是思维的器官,主导人们机体内一切活动过程,并调节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平衡。


可是,城市并没有生命,哪里来的大脑?


于是有网友质疑:马云是不是在吹牛?


然而,并不是!


只说不做才叫吹牛,而马云成功的秘籍之一就是:敢想敢说敢干!



随即,在当年的10月13日,马云的阿里云等企业联合杭州政府,宣布为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城市--杭州,安装一个“城市大脑”。


如今,马云给杭州装上大脑已经两年过去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城市大脑”是怎么改变我们的生活的吧:


先简单科普一下,什么是“城市大脑”。


所谓“城市大脑”,是整个城市的人工智能中枢,可以对整个城市进行布局实时分析,自动调配公共资源,修正城市运行中的缺陷,最终将进化成为能够治理城市的超级人工智能。





4分钟揭秘“城市大脑”▲


其一:处理速度快;


据悉,杭州的每日交通数据就以数百亿计算,交通视频摄像头5万多路,如果要人工,则至少需要15万名交警用上足足一天才能把视频看完。



而“城市大脑”通过采集数据,通过算法,5万多路交通视频很快就数清有多少辆车开往哪个方向,在复杂的道路下精准感知车辆的运行轨迹。



这意味着,不管城市交通数据有多庞大,路况多复杂。“城市大脑”都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和分析。什么地方交通拥堵,什么路况出现交通事故,它都能第一时间知道。


其二:识别能力强;


“城市大脑”往普通摄像头植入科技。读懂摄像头,让其能思考、能判断、能决策。


城市场景下,行人、车辆是流动的,同一个行人跨摄像头出现时,由于遮挡、光照、角度、距离、姿态等都有很大不同,对识别的准确性提出很大挑战。


▲行人检测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阿里巴巴iDST视觉计算团队采用了多项世界级技术创新。在行人检测方面,提出基于目标尺寸分级的级联网络,并充分发挥感兴趣区域的上下文信息,提升特征提取能力。


▲行人再识别技术


在行人再识别方面,不仅利用最新的深度学习技术提取行人的全局特征,还提出超分辨率模块和深度注意力网络获得头部、躯干等局部细节特征,进一步提高跨摄像头场景下行人识别的准确性。


举个例子:


2017年一起电动车被盗案件。



在当时视频监控应用还没有实现智能化的情况下,为了侦破案件,两位民警调阅大量视频资料,用时6小时,在沿线4公里17个点位视频发现电动车辆和嫌疑人。


再运用“城市大脑”对该起案件重新计算推演:从民警检索电动车辆信息获取第一张盗取图片,到通过“大脑”跨摄像头搜索计算,运用到行人识别、视频高维特征检索,多维数据融合等智能技术,仅用时18分钟即锁定目标。






自从有了“城市大脑”协助后,一辆救护车在7公里以外赶去求助站点,途径21个路口,居然一路开挂绿到底。


经过检测计算得出,能够节省854s,相当比平时缩短了一半时间。



这意味着,未来,路上的红绿灯都能通过自动识别路况,来决定红绿灯的时长。行人多时,红灯就长,行人稀少时,绿灯就短。换句话说,未来,交通拥堵也要跟我们说再见了。









- END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