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改文件下发,2020年耗材领域“洗牌”继续……
今日(1月7日),
贵州省
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印发贵州省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近期重点工作的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称,为了持续推进医改走深走实,贵州省将借鉴
福建省和三明市
的改革路径和做法,积极推动医改工作。
《通知》中首先提出,要
加大药品耗材集中采购的改革力度
。针对临床用量较大、采购金额较高、临床使用较成熟、多家企业生产的
高值医用耗材
,将由省医保局牵头
按类别进行集中采购
探索。
事实上,由于单价和资源占比相对较高,
高值医用耗材
一直是各个省市的重点治理对象。作为挤压虚高水分的有利手段,
带量采购
也一直是各个省份对高值耗材进行治理的主要方式。
到目前为止,
安徽、江苏
已经执行了省级高值耗材带量采购,
山东、辽宁、山西
也发布了省级实施方案,部分城市已经落地执行。
云南、重庆
更是明确表明要开始执行高值耗材带量采购。可见,
省级大体量以量换价
的切实可行给了其他地区非常好的借鉴意义。
此外,就在2019年的12月初,
国家医保
局就提出
下一步要选取重点品种开启高值耗材国家级带量采购试点
。换句话说,高值耗材省级带量只是开始,未来国家级带量采购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2020年医改任务下发
除了要求加大耗材集中采购改革力度之外,贵州省还要求
严格对医疗机构的绩效考核
和
药品耗材的使用监管
,明确了
2020年
将开启一系列的监管考核工作。
2020年,贵州省卫健委、省中医药局将牵头开展
二级及以下公立医疗机构绩效考核
。在耗材领域,贵州省要求各地要按照国家制定的
高值医用耗材重点治理清单
和有关工作要求,
加大耗材使用治理力度
。
以此同时,贵州省还要求通过
开展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
、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
取消医用耗材加成
、
严格药品耗材使用监管
等多种方式,实现“腾笼换鸟”。未来,贵州省的高值耗材治理行动将全面落地。
在医保管理方面,“大力推进以
按病种付费为主
的
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
改革,按照国家统一的技术规范、分组方案,实施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合理确定、动态调整医保基金总额预算指标和按病种付费等的支付标准。积极探索建立以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集体协商机制。”也就是说,贵州省将在
2020年
加快推进
DRG付费方式改革
。
事实上,早在此前国家医保局下发的《关于印发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家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中,
贵州省的六盘水市
就在DRG付费国家试点城市中,并且要求确保2020年模拟运行,2021年启动实际付费。
DRG试点的重点在于通过打包收费的形式,将药品和耗材内化成医院的运营成本,最终实现收付费的闭环。DRG付费之下,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倒逼医院
将医用耗材的价格降到最低
。
通过贵州省本次的医改方案中我们能够发现,
推动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大力推进DRG付费方式改革
,可以说是对于医用耗材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监管。对于医用耗材的经销商而言,无疑是宣告了新一年“洗牌”工作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