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丨闫志刚
海外锂电项目进入密集布局与建设期,对锂电装备的需求正在快速放量。
进入
2025
年以来,多家锂电设备头部企业开门红,拿下海外市场锂电设备大单
。
1
月
20
日,利元亨透露,该公司与波兰商用车动力电池模组和储能系统制造商龙头企业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将在动力
&
储能技术、产品、工艺、装备、软硬件系统解决方案、智慧工厂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此外,利元亨近期还成功斩获捷克某储能企业模组
PACK
线项目订单。
1
月
中旬,先导智能宣布,该公司国际业务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赢得了欧洲某行业顶尖锂电客户后道设备订单,将
帮助客户打造整线后道解决方案。
据悉,先导智能签约的这家客户是欧洲某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专注于锂电池业务的发展,其母公司还涉足铅酸电池、塑料材料及电动车等多个领域。为了进一步扩展锂电池业务,该
客户规划在意大利建设面积超过
26
万平方米的磷酸铁锂电芯工厂,旨在推动
该
公司动力与储能电池业务的快速发展。
此次先导智能将要为客户打造的后道整线解决方案覆盖多条锂电后道生产线,包括
注液、化成和终检(
EOL
)等工艺,建设完成后总产能
将
达
8GWh
,届时可
有力提升该客户在全球锂电池市场的竞争力。
1
月上旬,赢合科技透露,该公司接连拿下全球锂电领域头部客户的量产项目超级订单。其中,
该公司中标的某客户订单涵盖国内外多个生产基地,将为后者提供涂布至组装线段的全流程核心设备支持。
分析指出,从
2023
年下半年开始,国内电池企业进入产能消化阶段,对锂电设备的需求有所放缓,市场竞争加剧。而海外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然偏低,
尽管当下欧洲、美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战略存在波折,但各国汽车电动化趋势是非常清晰的,从中长期看,海外市场对锂电设备有着广阔和长期的市场需求
。
浙商证券研报认为
,
2024~2026
年,预计国内、欧洲、美国
对锂电设备需求的
复合增速为
3%
、
24%
、
39%
,海外市场增速将显著高于国内。
事实上,无论是海外企业,还是国内电池企业,在全球布局动力电池基地的步伐都在提速。
2024
年
12
月,宁德时代宣布拟与
Stellantis
在西班牙
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将
各持股
50%
,并以合资公司为主体兴建电池工厂,预计总投资规模为
40.38
亿欧元;同月,国轩高科公告拟在斯洛伐克、摩洛哥投建高性能锂电池及配套项目,年产能均为
20GWh
,项目总投资分别为不超过
12.34
亿欧元、不超过
12.8
亿欧元。
2024
年
7
月,远景动力宣布在西班牙建设超级磷酸铁锂电池工厂。此外,该公司在日本、美国、英国、法国的大型动力电池基地也已经量产或在建设中。
另外,亿纬锂能、孚能科技、欣旺达、瑞浦兰钧、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国内电池企业,在欧洲、北美、东南亚也进行了总规模数百
GWh
的大型动力电池项目布局。
叠加
LG
化学、松下电池、三星
SDI
、
SK On
等海外电池企业,以及大众、特斯拉、丰田、通用、福特、
Stellantis
等主机厂的全球电池项目布局,海外市场对锂电装备的需求前景无疑会更为广阔和有吸引力。
着眼于全球市场的机遇,国内锂电装备头部企业近年来陆续在海外深耕布局,并且进入订单、业绩收获期。
先导智能
2024
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达到
10.95
亿元,同比大增
159.56%
;赢合科技
2024
年上半年海外营收占比已经达到
37.92%
;曼恩斯特
2024
年
上半年海外市场收入
725.24
万元,而去年同期
其在境外尚未产生收入
;截至
2024
年
8
月末,
海目星
锂电业务新签海外订单同比增长超
14
倍,整体海外订单占其总订单比重约五成;截至
2024
年
10
月,
杭可科技
新签订单中,其海外客户订单比例超过七成……
相较于锂电池、电池材料出口受到地缘政治、投资成本过高等诸多限制,欧美、东南亚等地区的本土电池产业链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其锂电大规模制造设施主要依赖亚洲设备企业,这其中中国锂电装备企业在技术、工艺、成本、供应链、
服务等维度更有竞争力,中国锂电设备在海外市场已经成为香饽饽,海外大单频现。
以利元亨斩获波兰、捷克客户的
PACK
线设备
为例,该产品
产能峰值达到
150 PPM
,稼动率稳定在
99%
以上,优率高达
99.95%
,故障率控制在
2%
以内,展现出了
中国锂电设备企业先进的制造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海外市场与国内市场在政策法规、文化差异、供应保障、客户需求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国锂电设备企业出海之路仍充满许多挑战,具体而言:
首先,帮助欧洲本土企业提升电池制造能力是一大挑战。
欧洲最大电池制造商
Northvolt
虽手握巨额订单和资金,却因技术人员缺乏经验、对设备和工艺理解不足,导致电池产能低下、品质不达标,最终破产。这对中国锂电设备商是个警示,设备商不仅要为其提供设备,更要助力欧洲客户掌握制造工艺,将设备转化为生产力。
其次,建立符合欧洲标准的装备开发体系至关重要。
欧洲与中国在电池制造上的认知和要求存在差异,中国设备企业需深入理解
CE/UL
等海外标准及当地法律法规文化,优化产品设计,降低设计风险。
同时,海外售后服务和快速响应能力亟待提升。
海外电池项目审批投产周期长,设备安装调试耗时长,且中国企业对海外市场和客户了解有限,在品牌、产品和渠道建设方面面临诸多挑战。
针对上述挑战,国内锂电设备企业一方面要加强产品、技术和智能制造的开发,同时,也要加强全球化运维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全球客户和市场的能力。
据悉,
利元亨已为全球多国提供符合
CE
、
UL
标准的设备和技术服务,
其
波兰生产基地可提供整条动力电池模组、
PACK
组装测试线以及电机组装线,实现欧洲电芯制造设备本地化生产。
先导智能早在
2022
年
就
全资收购了位于德国奈拉的自动化装备制造商
Ontec
,建立其海外技术能力中心。
通过此次收购,先导智能获得
一支高水平的、专业的非标装备本地服务队伍,进一步在工艺技术、服务质量等方面优化提升,成为先导本土生产、加工、服务能力的重要力量。
2024
年
12
月,誉辰智能与意大利自动化解决方案供应商
LAM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构建本地化合作能力,借助
LAM
技术、文化和本地化运营优势,开发符合欧洲标准的装备,提升其售后服务水平,助力其欧洲电池项目达产。此外,在全球化运营方面,誉辰智能分别设立了其意大利办事处和匈牙利分公司,并规划了其它区域的售后中心,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海外运营网络……
2025
年刚刚开始,头部锂电设备企业陆续拿下海外电池项目订单,且所斩获订单涉及锂电项目核心段设备,表明中国锂电设备企业在全球市场已经具备竞争优势。随着欧洲、东南亚、中东乃至北美等地区电池产能扩产加速,中国锂电设备企业有望在新一轮全球锂电项目布局中受益,并将带动相关企业业绩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