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批准:景俊海同志任中共北京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杜飞进、魏小东同志任中共北京市委委员、常委;姜志刚同志不再担任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委员职务。
此前两天,即4月26日,姜志刚由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岗位,调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
景俊海:16年西安高新区工作经验
生于1960年12月、现年56周岁的景俊海,仕途履历分为学者、高新区创业者、分管贸易的副省长、宣传等四个阶段。
恢复高考后,景俊海于1978年考入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基础部物理师资班应用物理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92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就在破格晋升为副教授的1992年,时年32岁的景俊海,作出了一个重要选择。
此前一年,景俊海借调到刚成立的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在西安高新区工作近一年后,即1992年,他决定,离开高校,全身心地投入高新区。
自此开始,他在西安高新区干了16年,由一名普通技术员,历经项目开发部副部长、创业服务中心主任、管委会副主任等岗位,走上西安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岗位。
2006年5月,在“走进西安,投资未来”论坛上,景俊海解释了作出“离开高校、全身心投入高新区”这一重要选择的理由。
“今年是西安高新区成立的第15年”,景俊海当年在论坛上说,“15年前,我们是在一片农田的泥泞之中冒雨奠基的,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当时的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及省市领导亲自为高新区奠基。那时,我们只有10万元的启动资金,人员只有十几个。但是,我们坚信,我们高举的是可以星火燎原的高科技火炬,我们脚踩的是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实力居于全国第三位的科技宝藏,我们拥有的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比例属于全国第一的人才优势,我们沐浴的是改革开放全面加快的强劲东风,各级领导和上级部门在大力地支持我们,我们具有率先改革创新的优越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我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梦想一定能够成真。我就是由于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和美好的梦想,在高新区刚刚成立的时候,就放弃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很有发展潜力的教师职业,全身心地投入高新区事业,见证了高新区开发建设的全部历程”。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景俊海发表上述感言时,西安高新区的发展受到了各界瞩目,其各项指标位居全国高新区前列,被评为“中国50家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曾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考察认定为六个“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和地区”之一。
2008年,景俊海离开西安高新区,升任陕西省副省长,时年47周岁。在陕西省副省长任上,他干了4年,曾负责内外贸易、工商管理、文物、旅游、对外开放等方面工作。
2012年,景俊海进入陕西省委领导班子,担任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至此番履新北京市委副书记,他一直负责宣传工作,于2015年7月调任中宣部副部长。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发现,担任陕西省委宣传部长时,景俊海曾力推宣传部与高校共建新闻学院。陕西省委宣传部曾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半年内,和省内3所高校共建了新闻学院。
景俊海曾表示,部校共建新闻传播学院,就是要把党委宣传部门、新闻媒体和新闻院校各自的优势进行整合,教学相长、学用共进,在更高的起点、更大的平台上推动优秀新闻传播人才的教育培养,从源头上抓好新闻队伍建设。
同时,景俊海重视新媒体发展。他曾发表署名文章提出,“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不仅是报网融合,而且是在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采用先进体制机制和传播技术,最大限度地共享信息资源、利用客户资源、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杜飞进:资深媒体人与理论家
杜飞进跟景俊海同岁,也是1960年生人。求学阶段,他先后在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法律学系、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就读,获得法学硕士学位。
1987年从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毕业后,杜飞进进入人民日报社工作。从此开始至此番出任北京市委宣传部长,他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作,媒体从业经历已达30年。
在《人民日报》时,杜飞进先后担任理论部编辑,理论部经济组副组长、组长,理论部副主任,发行出版部主任,教科文部主任,政治文化部主任,新闻协调部主任。2014年12月起开始担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而且,在《人民日报》工作期间,他还于2006年拿下了武汉大学宪法与行政法专业同等学力法学博士学位。2010年,被中组部选派挂职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任新闻中心第一副主任。
2016年5月,杜飞进调任光明日报社总编辑。
人民网发布的简历显示,杜飞进长期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形成过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关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的重大实践问题,关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法治实践及理论问题。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论著10余部。
2004年,杜飞进被中组部、中宣部和国家人事部确定为“学贯中西、联系实际的理论家”,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06年,成为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组主要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中央直接联系的专家;2013年,作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入选国家“万人计划”。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杜飞进出版的作品有《反思与超越》、《转折与追求》、《伟大的第三次飞跃》等。
在与人合著的《转折与追求》一书中,杜飞进批驳了轻视法学基础理论研究现象,“轻视法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必然使法学的实用性研究仅仅局限于对眼前具体问题的说明和解决,并且,从总体上说,这种说明和解决往往不免具有权宜的性质和急功近利的色彩。因为缺乏深厚的基础理论作指导而提出来的解决办法,也往往是短视和被动的,它难于在全面认识实践的基础上指导实践,并充分发挥理论的能动性去超越实践、引导实践。可以说,如果把法学中基础理论的研究与法学实用性的发挥人为地对立起来,并重视后者,轻忽前者,则法学形而上的理论抽象和形而下的技巧分析两方面都不可能达到自为存在的高度自由”。
《人民日报》经常发表署名为“任仲平”的评论文章。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2010年,杜飞进受聘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南开大学官网当时发文称,杜飞进是“任仲平”文章写作组的主要成员,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人新世纪的宣言和纲领》、《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等重要文章的写作,多次获得中央领导的表扬。
魏小东:曾是中组部选派到地方的青年干部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魏小东在人事编制系统工作了近28年。
中编办官网中国机构编织网显示,1983年从厦门大学计划经济系计划统计专业毕业后,魏小东的第一个工作岗位是“劳动人事部编制局干部”。
1988年机构改革,分设劳动部和人事部后,魏小东任人事部地编司干部,两年后任人事部地编司副处长。
1994年,魏小东离开工作了11年的人事系统,调任中央编办三司三处处长。此后,他在中央编办工作了16年,历任一司副司长,综合司副司长、司长,二司、四司司长。
2010年,作为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培养工作的重要举措,中组部集中选派66名中青年干部到地方交流任职。生于1961年、时年49岁的魏小东是其中之一,由中央编办四司司长,调任洛阳市委副书记(正市厅级)。
此后,魏小东在河南工作了6年,先后主政鹤壁市、商丘市两地,担任过鹤壁市市长、市委书记,商丘市委书记。
去年8月,魏小东离开河南,重回中编办,出任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担任中编办副主任7月后,魏小东来京任职。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魏小东在河南交流任职的6年,受到好评。
2015年4月29日,商丘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关于商丘市委主要领导职务调整的决定:魏小东由鹤壁市委书记调任商丘市委书记。
在这次会议上,时任河南省纪委书记尹晋华评价说:“魏小东同志党性观念强,政策理论水平高。有中央机关和省辖市多个领导岗位经历,思路清晰,视野开阔,有较强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能力”;“作风深入,敢抓敢管,注重工作落实。对重大招商项目亲力亲为,做到重要客商亲自会见、重大项目亲自洽谈、重大问题亲自协调。直接牵头抓简政放权,行政审批标准化全面推进,走在全省前列”;“工作勤恳,性格直率,待人真诚,胸襟开阔,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严守党的各项规定”。
当时,尹晋华还具体评价了魏小东担任鹤壁市委书记期间的各项工作:在产业转型方面,改造提升煤电化材一体化、食品工业、汽车零部件三个传统主导产业,做大做强电子信息、金属镁精深加工两个新兴先导产业,谋划了休闲旅游和新型物流两个新业态,淇河生态旅游区、鹤壁旅游综合体等多个文化旅游项目加快推进。2014年鹤壁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在新型城镇化方面,完善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体系,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核心区—淇水湾商务休闲区形象特色显现,老城区功能得到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被确定为全国首家国土空间优化发展试验区;在生态建设方面,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被确定为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担任商丘市委书记期间,魏小东曾于去年2月发表文章《当干部就要敢担当》。
他在文中写到:当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心中有责、敢于担当,是每一个干部必须完成的人生课题,如果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怎么对得起公职的“公”字、干部的“干”字?干部,就是先干一步,第一位是要干事,干事是干部职责担当所在,也是安身立命之本。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撰稿/新京报记者 王姝 校对:陆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