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易新闻
网易新闻官方账号,汇聚有态度的原创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设计诗designer  ·  Anastasiou ... ·  昨天  
字体设计  ·  20 世纪 80 年代流行的标志 ·  2 天前  
字体设计  ·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春节(或没有)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网易新闻

她这一爆火,网友哭得更凶了

网易新闻  · 公众号  ·  · 2024-11-20 12:45

正文


“让她理发,终于不是一场豪赌了。”

“出现了!听得懂话的理发师!”


“终于能笑着走出理发店了,能不能让她全国巡剪啊!”


这几天,一位“人民的理发师”—— 发型师晓华 ,温暖了无数被理发师伤害过的心,给再也不相信理发店的人,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她手下,两边剪短就是剪短,绝不会给你剪成宛如头顶着一口锅盖;



打薄就是打薄,不会让你转头就能去凌云峰修行;


稍微修一点就是稍微修一点,马上让你理解“修”这个字的含义是修饰,而不是“回家我想一下怎么修补”;


在“老师,求你全国巡剪“的呼声中,这位理发师的直播间里,从榜一到榜十全是同行。


弹幕里,大家纷纷祈祷自己家的理发师能够学业有成,脱胎换骨。

毕竟,理发,可是世界上成本最低、伤害最直接的一种豪赌。

“21岁女孩烫发过年超级加辈变大姨”“被朋友追要红包”,和“大叔烫头后感觉年轻了一个辈分”形成了鲜明对比。

只能说,小小的理发店,展现的是技术的参差、友情的真相, 人类的悲欢,原来真的并不相通。


不少“受害者”,在评论区大吐苦水:

“我烫完头,奶奶见了都得叫我一声老嫂子。”

“我说稍微修一修,理发师直接把我的齐肩发修成爱探险的朵拉。“

爱探险的朵拉

剪发和染发,只能算是物理变化,翻车的几率稍低,补救也相对容易。

但带来的伤痛也不会被轻易抚平

烫头,则是物理和魔法的双重攻击,事情往往会脱离控制、超出想象。

就像一段失败的爱情,从不知何时开始,一切都已变得不对劲,想要挽回却无从下手。

“开庭的时候记得带上你的工具。”

“托尼老师,您睡了吗?我丑得睡不着。”

理发,堪称“现代社会唯一被允许的赌博。”

当你精心保存了一百多张绝美发型,在各种款式和造型之间精挑细选;

又翻遍了本城所有理发店的评论区,按收费、评价、回头客数量反复排序……

最终确定了一款“适合自己”的造型,走进那家“理应不会踩雷”的理发店。

你不会想到,现在的你,在走进理发店,几个小时之后,你将走近科学:

“这真是碳基生物搞得出的发型吗?”

毁灭吧,赶紧的/图源:@鱼饼,已获授权

有多少人,极力嘱咐自己的托尼老师,不要太短,不要太卷,价钱到位,必须洋气。

但是,当冲水完照镜子的那一刻,你还是在镜子里看到了朵拉,或者步惊云。

注意,这只是把步惊云的脸换在了自己脸上,发型是本人原装的/@王语文,已获授权

可以说,连步惊云本人见了都要愣一下。


不过“步惊云们”内部,还是有细分的。

头发长一点,家庭聚餐、部门团建时,可以上场扮演迪克牛仔老师:

有多少烫头可以重来?有多少托尼值得等待?当头发已经桑田沧海,是否还有勇气去爱?


“你可能想象不到,我老公每天早上都觉得自己看到了牛顿。”

头发稍短一点,就变成了罗文姬、李俊河母子,走在大街上能直接认亲。


你还有可能变身陈奕迅、于谦老师、隔壁邻居大婶……

图源:微博@厦门校园

反正和计划中的“青春靓丽的都市丽人”不沾边。

头发一烫,直接超级加“辈”/豆瓣@一条盐树枝,已获授权

运气好的,能和妈妈当上亲姐妹(你是姐姐);运气差点,上街去跳广场舞,都会被领队嫌年纪大。

不只是女生会遭遇理发滑铁卢,男生绝望地走出理发店的,同样不在少数。


俗话说:渣男锡纸烫,渣女大波浪。

准备锡纸烫前,多少男生幻想过,自己将成为人见人爱的帅哥、迷倒众生的“海王”?

锡纸烫后,自己本不平静的人生,似乎又多了一缕阴霾。

要不你还是把我删了吧,我咬紧牙关命令我发出这句话/豆瓣@明明就,已获授权

也有人想做一点洋气的细碎摩根烫,听上去高端新潮。

烫完之后,这不就是20年前的QQ空间选手?


当然,上面这些都不是最惨的:至少钱花出去,咱看到了效果。

最惨的,是烫完之后,仿佛根本没烫,甚至像做了个拉直。

烫了,但没完全烫/豆瓣@断浪,已获授权

理发失败,就像不偏不倚落在新鞋上的鸟粪。只要经历一次,就会给心灵留下不可磨灭的损伤。

这样的损伤,只能靠时间来抚平—— 长出新头发。

毕竟,如果对烫完的头发不满意,想回去修剪,反而可能更加失败。

网友:你好,建议每个理发店旁边都开一个派出所……

B站up主拉宏桑,曾经分享自己一次烫发经历——明明想要的是少年感,但是烫完之后:

变成了少年他妈。


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做剪短处理。

然而剪短之后……


……好像辈分更高了。

这年头,烫发就像理财,当看到令人心潮澎湃的发型,跃跃欲试之时,千万记得提醒自己三遍:

理发有风险,入座需谨慎。

理发,尤其是烫发,给人带来的烦恼,不止有丑。

去理发店的整个过程,就像一次地狱难度的《智勇大冲关》。

作为一项综合性的造型改变工程,光是操作手法的名字,就足以让你眼花缭乱。

法式卷,羊毛卷,人鱼卷,梨花烫,蛋卷头……

纹理烫,摩根烫,锡纸烫,钢夹烫,烟花烫……

还有今年大火的韩式服帖烫/图源:小红书

好不容易决定了款式,托尼老师五分殷勤、三分引诱、两分担忧地向你扔来天花乱坠的术语:

“要不要试一试新的头皮护理?你发质不太好哦!”

“药水需要388的,688的,还是1288的呢?贵的药水不伤头发哦!”

“烫完头发质容易受损,要不要做一个养护套餐?”

高手过招,讲究一个预判/@papi酱

即使你提前做过功课,坚定地拒绝了自己不需要的项目,药水涂上,头发烫上,剪好吹干……托尼老师温柔的声音,又像引诱水手的海妖歌声一样,从耳边幽幽传来:

“最近充卡有优惠,需不需要办一张?”

此时头发显然成了次要的,刀光“剪”影间,与理发师的心理博弈,成了最大的难关。

“头皮看起来挺干的,还是做一点蛋白护理比较好。”


“办卡充2000赠1000,一年就一次机会,过了这次可就没有了。”

“加一百元升级成总监套餐的话,烫出来的效果会更好,我们都是从业十几年的老理发师。”

意志坚定的,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和托尼老师大战三百回合:

头发太干?所以我才来把它们剪掉呀!


办卡以后有优惠?不了不了,看你们挣钱不容易,不办卡让你们多赚点也好。


耳朵根软的,可能被喊一句“刘亦菲”,就败下阵来。

进门两手空空,出门钱包空空。

为什么呢?/@papi酱

走出理发店,刚松一口气,残酷的现实就摆在面前:

离开了托尼的帮助,接下来的日子里,你只能靠自己去打理头发。

理发店这个地方,总是充满了被艺术之神眷顾的玄学。

一旦踏出它的门,你就再也洗不出理发店中的同款效果,也吹不出理发师的同款发型。


花了几小时精心弄好的头发,可能只是一次性的,洗次澡、睡一觉,就再也回不去了。

有网友烫完一周后变成了这样 / 豆瓣@鱼蛋圆啊圆,已获授权

理发这件事,堪称步步惊心。

即便你再多次祈求托尼老师“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到头来或许还是不得不承认:

“那年杏花微雨,你说你是美发总监,或许一开始便都是错的。”

一次理发,对普通人而言,不过是变美的手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