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色字免费订阅
蠢人凡事好求大,智者不敢为天下先
朱东
◆ ◆ ◆
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道德经》都是一部充满了智慧的书。
而这其中,最能集中的体现老子的人生智慧,并且对后世中国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大概应当就是这句话了:
天下皆谓我大,大而不肖。
夫唯大,故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如以慈垣(yuán)之。
“天下皆谓我大,大而不肖。”这句话如果仅仅从现实和感性的角度来理解的话,那么就是世人对那些真正明于大道,柔而不争,静而为之下的人的直接感受。
事实上这种感受一直延续到今天,所以,我们会经常看到某些非常有内涵的人,从其外在的表现上似乎看不出他有什么特别之处,甚至比普通人还要更加平淡无奇。只有与他有所交往之后,才会感受到他的厚重与丰富。
相反,倒是一些没有什么太多内涵的人,才把自己的外表搞得很厚重,很华丽,但是其厚度却只有这么多,只要透过这层外表,就会发现里面基本上是空的。
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明于大道的人的“大”是内在的,并非是其自身有为的目标,而是一个完全无为的客观结果。所以,就其本人而言,并没有要他人认识到他的“大”的主观意愿,甚至他也没有感受自己的“大”。
再说的具体一点,就是他不需要这个“大”来提供安全感,甚至还会担心自己的“大”,会给其他人带来不安。
后者则不同,后者需要向外界显示他的“大”,需要让外界知道他的“大”,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感受受到梦寐以求的安全感。
当然了,这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因为通过在比较中的胜出,而获得安全感,基本上是人的一种天性。
所以孔子曾经感叹道:
衣敝韫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祈不求,何用不臧。
“由”就是子路,所以子路很高兴,但是孔子又说:是道也,何足以臧?意思是说,这正是“道”的表现,正应当如此。
人就是不应当活在比较之中,不应当在比较中,成为别人眼光的奴隶,又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呢?当然,他这是为了教育性情豪迈的子路,不要因此而骄傲,实际上,做到这一点,真得有点不容易。
因为,只有你将“敝韫袍”与“狐貉”混而同之,才能“衣敝韫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同时更重要的是,只有如此才能当事态反过来的时候,不会因为自己穿上了“狐貉”,而去鄙视,甚至是伤害那些穿“敝韫袍”的人。
所以,老子将那些明道的人的品质与行为特征,归纳为“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其中,“慈”是指如母爱一般自然而无私的爱,因为无私而博大,因为博大而能够涵盖人我万物。
爱一个人或者一个物,就会希望它能平安,而不忍心其受到伤害。所以“慈”于物,就会不忍于使其毫无价值的消耗,于是就能“俭”。“慈”于人,就会不忍于使其德与性,因为自己的一己之私而受到无端的损伤,于是就是能“不敢为天下先”。
所以,所谓“三宝”实际上都源于一个“慈”字,即于万物之无私自然之爱。
由于有了这样的一种爱,所以对于万物,一如慈母之于幼子,虽然有母亲的尊贵身份,仍然可以“为之下”;虽然也有生存的需要,却不会与之争。所以所谓的“三宝”,一言而蔽之,就是“为下”而“无争”。
至于,常人所担心的个人的得失问题,其实完全可以交给大道来完成。
一个慈爱的人,因为其无私而自然,所以必然是勇敢的,就像母亲为了保护她的孩子,会瞬间变得坚定而勇敢一样;能够节俭内敛,必然可以使自己的用度,自己的适应能力更加广泛;能够“不敢为天下先”则必然因为不与人争,而成为天下之“下流”,人群中的汇聚之处,进而因为天下莫能与之争,而成为人群中的王者,成为“成器长”。
只不过,这些结果的显现,有可能是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
所以,往往只有那些无为于此——无心于此的人,才能安静的等到这个结果,而那些有为的人,希望通过一时的“不敢为天下先”,很快的就“能为成器长”的人,往往会因为等不及,而产生怀疑,再由怀疑而改弦更张。
所以,老子推崇“慈”而贬斥儒家的“仁”,就是因为“慈”是本能的,自然的,是无为的,而“仁”即使最高层次的“上仁”也是“上仁为之而无以为”,即虽然可能有先天的基础,但终究是人为的造作,所以,“仁”往往都是有为的,有目的的。
而人一旦有了预设的目标,有了一己之私,一己之欲,那么就会失去对时间的耐受能力,就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在心中泛起波澜,最终摧毁袭常无为的堤坝,而冲向悖道而行的邪路。
就是老子说的“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最终的结果就是“死矣”——死掉的不是我们的生命,而是那个我们得自于天的真我,是我们那份原本可以随着时间与生命流淌的平静与欢乐。
所以,老子说“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如以慈垣(yuán)之。 ”意思说,如果老天真的要关心,爱护和帮助一个人的话,那么就一定是用“慈”来环护着他。其实就是在说,我们修养自己的心性的目标,与由此而能得到的好处。
在这个高度上,老子的“慈”与孔子的“仁”是没有区别的。都是人们用以充实自己的内心,使自己达到“虚而不屈,动而俞出”的境界的最好原料。
转载自公众号:22号公馆(szpangjie)
编辑:禅茶一味(chchayiwei)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