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国内外一直热炒的一个话题是“清朝的GDP到底是不是世界第一”,有人(还是外国人)拿出数据说1820年时清朝的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3%,同期英国是5.2%。
可是从1840年到1911年,清朝签订的条约中,中国一共对外赔了多少银子又有多少人关心过呢?
虽然说大家或多或少从历史课本中能记上那么一点,但是总体的金额恐怕还没有宏观的了解。
清王朝对外赔款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算起,大家在上学的时候都背过这么一组数字,中英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但实际上在战争中的1841年还签订了一个《广州合约》,这个合约也赔款了630万银元,战后一年的1843年,在《南京条约续约》中,清政府再度赔款670万两白银。
当时的银元是西班牙银元,一块约合白银7钱1分,因此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一共对英国赔偿了2544万两白银,
相当于当时清政府每年财政收入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1856年到1860年时第二次鸦片战争。其中在1858年的中英《天津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中,清政府对英国的赔款金额为400万两白银,对法国为200万两白银。
到了1860年,英法联军在把北京皇宫洗劫一空的前提下在《北京条约》中竟要求向英国赔偿1300万两白银,向法国赔偿800万两白银!
而在此期间,沙俄乘火打劫,割走了中国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又怎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而在1876年和1881年清政府又在其他条约中向英国赔偿20万两白银,向沙俄赔偿900万卢布。
到了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日本狮子大开口竟然开出了2亿两白银的要求,而清政府竟然满口答应。
而在这两亿两白银之外,当时为了让日本退出辽东半岛还另外给了其3000万两白银的“赎辽费”,此外还有所谓的“威海卫驻军费”150万两白银!
当时在建设北洋海军的问题上,慈禧太后以建设海军耗资太巨为由,在1888年即停止了北洋海军的军舰外购。而战争失败后,这两亿多两白银又能买多少条战舰呢?说个大概的数字:163条定远舰!
而甲午战争的悲哀没有持续多久,5年之后世人皆以为大清可欺的八国联军攻陷了北京城,
一年之后的《辛丑条约》签署的赔款金额更是令人咋舌:4.5亿两白银。
因为当时的清政府已经无钱可赔,因此需要贷款还债,而本息的合计是9.8亿两白银,也就是说平均每一个中国人,上至八旬老汉,下至刚出生的婴儿都得承担2两银子的赔偿金!
很多人以为这笔钱在清政府完蛋后就不用给了,其实不然,继续得给。有的人可能知道,这笔钱后来因为世界大战等种种因素,对有的国家赔偿中止,而另外一些国家则用用这笔钱来给中国人建教育,后来也停止后续款项的接受。
但是要知道,尽管有的钱是给中国人用的,但这钱必须还要交到外国人手中,据统计到1938年停止庚子赔款之时,中国已经支付了6.5亿两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