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这是一次由中国音乐学院和北京大学文化中心联合举办的音乐会,邀请了多位青年演奏家进行表演。音乐会包括多种传统民乐器的演奏,如琵琶、扬琴、笛子、笙、京胡等,以及一些现代改编的作品。文章还介绍了各个演奏家的基本信息和作品内容。此外,还包括一些关于演出时间、地点、票价和温馨提示的信息。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音乐会信息
由中国音乐学院和北京大学文化中心联合举办的音乐会,邀请了多位青年演奏家进行表演
关键观点2: 演出内容
包括多种传统民乐器的演奏和一些现代改编的作品,涵盖多种风格
关键观点3: 演奏家介绍
介绍了参加音乐会的各个演奏家的基本信息和作品内容
关键观点4: 演出时间地点
演出时间为2025年1月3日(周五)晚7:00,地点为北京大学讲堂李莹厅
关键观点5: 票价信息
校内票价为60、100、150、200元,校外票价为100、150、200、280元。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演出票售出后概不退换。
关键观点6: 温馨提示
提醒观众注意一些参加演出的注意事项,如凭票入场、不要为1.2米以下儿童购票等。
正文
主办:北京大学会议中心
演出:杨婷婷、熊俊杰、王华、王洋、马可、晏璐婷、郑瑀、曹照照、徐琳琳、郑轶凡、叶思彤、张梦思、戚浩笛、刘久暄
时间:2025年1月3日(周五)晚7:00
地点:讲堂李莹厅
校内票价:60、100、150、200元(凭北京大学校园卡购买)
校外票价:100、150、200、280元
(本场演出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演出票售出后概不退换,请勿为1.2米以下儿童购票)
1.为保障校内师生权益,讲堂售票类艺术活动在开售后适时适量开放校外观众购票。请校内观众勿为校外人员购票。
2.票品具有特殊的文化服务时效性、稀缺性等特征,购票后不支持退换。
3.活动前30分钟开始检票,凭票、扫码均可入场,对号入座。
4.选择扫码验票入场的观众,请提前将验票二维码截屏保存,以免造成入口拥堵。二维码使用一次即自动失效,请妥善保管。
5.扫码验票入场后如需换取纸质票,请于活动结束后凭订单记录至讲堂售票窗口人工兑票。
讲堂精心筹备,选定传统民乐作为2025年首场演出,以创新演绎的传统民乐拉开新年热闹序幕。本场演出涵盖了从传统民乐到现代改编的多种风格,秉东方雅致,承中华美学。琵琶、扬琴、笛子、笙、京胡······多种中国传统乐器的相互配合、创新演绎,带来国乐之美,点燃国乐新潮。
2.璃月组曲
(作曲:
陈致逸 改编
:
熊俊杰
)
中场休息
6.风中邂逅
(作曲:
手使海 编配:戚浩笛)
7.花前月下的热情
(作曲:
熊俊杰)
8.夜深沉
(编曲:
吴华)
9.西湖美景三月天
(作曲:
左宏元 编配:戚浩笛)
10.山语幻
(作曲:
戚浩笛)
(曲目、演员如有变动,以当日演出为准)
本场演出时长约100分钟,中场休息15分钟
琵琶:杨婷婷
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国乐系副主任,民建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中华传统乐会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琵琶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琵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音乐学院琵琶专业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
曾获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琵琶比赛金奖、第二十四届朝鲜四月之春艺术节国际艺术奖、器乐独奏家金奖、全国优秀文艺奖项琵琶演奏一等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曾被授予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江苏省首批中青年优秀演艺人才、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青年拔尖人才、京津冀高层次人才等称号。2022年和2024年两次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青年人才资助项目及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2022年入选北京市委组织部“人才京郊行”,受聘担任通州台湖演艺小镇专家顾问。
作曲、扬琴:熊俊杰
十岁受父亲影响开始学习扬琴演奏,后师从纪宏亮、曹惠岚老师,1991年考入武汉音乐学院附中,师从甘永康教授,1997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拜于中国扬琴艺术大师、世界扬琴协会( CWA )副主席项祖华教授门下刻苦研习扬琴演奏技艺。2001年因专业成绩突出破格升入中国音乐学院研究部攻读硕士研究生,曾获得中国国际民族器乐大赛二等奖。2004年留校任教至今。在教学之余自学多种器乐演奏及电脑音视频制作。曾参加“闻风”“摇动的羽毛”“五行”“龚琳娜新艺术歌曲”“紫禁城室内乐团”等团队,出版《五行》《走生命的路》《静夜思》《梅边四梦》《风声》等专辑。
笛子:王华
字修渊、笛箫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国乐学科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秘书长,2012、2019CCTV民族器乐大赛笛子组评委、央视十大青年竹笛演奏家。
多次与中国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中国台湾NSO交响乐团、香港中乐团、深圳交响乐团等著名乐团合作。与中国爱乐乐团合作世界首演潘德列斯基《第八交响曲》。
2024年5月24月在北京音乐厅成功举办“华光溢彩-王华笛箫专场”音乐会。首演多部协奏曲,如《竹影婆娑》《风吻云》《远方的家园》等。为多部影视作品配乐,如《刀剑笑》《闯关东》《柳如是》《楚汉传奇》等。其中《影》获得2018最佳原创电影音乐-金马奖。出版《竹笛、竖笛、巴乌》教学DVD,发行个人专辑《流光浮影》并获2013年度“发烧天碟榜”最佳艺术奖。
笙:王洋
青年笙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民乐学科笙演奏专业教师,北京中华传统乐会理事,北京乐器学会笙工作委员会副会长。曾先后获得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特别奖”、2016 年度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教师成果奖、中国好笙音•2016“宏福杯”中国笙文化国际艺术节优秀指导教师奖、2018 西湖国际青少年音乐节中国乐器艺术节优秀指导老师奖以及2020 年第五届新加坡莱佛士文化艺术节西部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奖等多项荣誉。
多年来,王洋积极投身中国民乐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实践。2000年、2006年受邀录制张之良作品专辑及教学带,助力弘扬笙乐经典。2013-2018 年,受邀担任紫禁城室内乐团笙演奏家,随团代表国家出访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并在新西兰国际艺术节、华沙之秋国际现代音乐节等众多重要国际艺术活动中推广中国民乐。2022年至今,先后参加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2年度资助项目“冰雪相约 世界一家”——北京冬奥会交响组曲《冰雪相约》首演新闻发布会、“华韵青岚 燃情国乐”新年国乐音乐会演出以及“载笙载乐 忆风中故事”音乐会作曲家兰添原创笙协奏曲《芙蓉花开》首演等;先后担任2022白玉兰国际音乐节国乐竞演大赛首届中国民族音乐类活动单元笙专业专家评委、第五届新加坡南洋国际音乐大赛2024华乐组评审等,积极为国家重大主题活动以及文化民生,特别是民族音乐艺术的教育推广贡献力量。
二胡:马可
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青年二胡教师,青年二胡演奏家,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二胡比赛金奖得主。中国音协民族弓弦乐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理事。多次荣获国内民乐顶级专业比赛奖项,2014年被CCTV中央电视台评为新十大二胡演奏家之一;2014年被刘天华阿炳中国民族音乐基金会评为“2013-2014中国民族音乐年度新人”。
自学生时代至今,马可积极参与各类艺术实践演出活动,成功举办个人音乐会,受邀参加英国爱丁堡音乐节、中国弓弦艺术节等国家音乐节,与知名乐团合作演出,并在国际巡演中表现突出。近年来,她多次参与国家艺术基金、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清明上河图”“交响乐——逐梦”“宋词意境”等音乐会演出。曾与国内著名音乐制作人叶云川、著名录音大师李大康老师合作,录制由国内知名唱片公司瑞鸣音乐制作的《天人合一》CD唱片。2020年10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弦道古今——马可二胡独奏专辑》。2021年7月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舞台艺术表演项目资助。
京胡、中胡:晏璐婷
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板胡教师,中国音乐学院板胡演奏专业博士。首位身兼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金奖和文化部文华艺术院校奖演奏奖(最高奖)的青年板胡演奏家。2018年入选北京市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青年拔尖人才项目资助,项目执行人。师从博士生导师沈诚教授,理论导师傅利民教授。
2024年被聘任为中国音乐学院2023-2024学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指导教师,同年入选中国音乐学院“名师光影计划”项目。多年的教学中,晏璐婷所教授的学生连续入围
文
旅
部
第六届
、
第
七
届、
第八届
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
教学
成果展示活动。
曾参与由人民音乐出版社承担的国家出版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音乐百年典藏》板胡(独奏)作品的演奏录音;完成由中宣部重点文化项目
“
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工程音色库
”
项目板胡音色的录制(录音和录像)工作;参与
“
板胡专业课程建设与创新实践
”
“
板胡专业技术训练提升与实践
”
等科研项目。
打击乐:郑瑀
中国青年打击乐演奏家,国家二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外聘教师,PAS(中国)国际打击乐艺术协会理事,中华传统乐会理事,Asteman手碟代言人,北京大学民乐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民乐团特聘专家。
他是集古典,民族,流行的跨界音乐人。与不同的艺术团体和艺术家们有着广泛的具有影响力的深度合作。2008年他获得全国打击乐比赛金奖,参与奥运会音乐录制。2012年获文华艺术院校奖传统组合金奖。他多次参加春晚和卫视跨年晚会等节目录制,为亚运会开幕式、电影和游戏配乐。2018年荣获日本大阪国际音乐比赛室内乐组合最高奖。他是世界首位用手碟与大型交响乐团和民族管弦乐团演奏协奏曲的演奏家。2022年制作了多媒体器乐剧“江南雅诗·追梦古城
”并策划了“无界”系列音乐会,深受喜爱。2024年受邀参加匈牙利著名小提琴大师“拉卡托斯和他的中国朋友们”音乐会,受国家大剧院邀请与著名吉他演奏家杨雪霏女士举行专场音乐会。
古筝:曹照照
中国音乐学院博士,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古筝专业青年教师。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金钟奖第一名,文化部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原文华奖)第一名,第三届敦煌杯中国古筝艺术菁英展演活动职业青年组第一名,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王中山教授。
曹照照的演奏演奏大气端庄、含蓄内在、意境深远,具有鲜明的个人演奏风格,音乐细腻、真诚、极具感染力。曾受邀参加多项大型演出活动,多次于国家大剧院等大型音乐厅独奏演出,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曾多次参加国家领导人对外交流的国事活动演出。除此之外,曹照照在多年艺术实践中积极探古筝跨界音乐表现风格,参与录制“一奏器乐派”民族器乐原创作品专辑《第一卷 宫羽破》等,录制个人器乐单曲《从容对》《皮春》《落花流水》等。同时,作为中国音乐学院博士、古筝专业青年教师,曾参与王中山教授“‘一带一路’国际学术交流季”“中国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等国家级、市级科研项目的工作。
中阮:徐琳琳
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青年阮演奏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阮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中华传统乐会理事,中国阮咸乐团成员,芳华国乐社成员。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阮、柳琴演奏家、教育家魏蔚教授。
徐琳琳的演奏技术全面,基本功扎实,音色纯净圆润,涉猎作品广泛,音乐表现力丰富,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是阮届不可多得的后起之秀。曾荣获2015年第二届全国阮咸艺术展演职业青年A组金奖、职业组合金奖;2015年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民乐弹拨比赛优秀奖;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器乐电视大赛-职业成年弹拨组阮第二名;2024年室内乐《动静》获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资助;新加坡国际阮咸艺术节比赛金奖等多项国内外大奖。她多次受邀出访各国进行交流演出。曾参加第二十九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文艺演出等演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