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指因从多个校园贷平台进行贷款
,
形成一种“以贷还债”式的多头贷。
典型案例:2016年3月
,
某大学生在诺诺镑客、名校贷等10多个校园金融平台贷款近60万元后因过度借贷导致跳楼身亡。
案例分析:“多头贷”的问题不仅仅在于校园贷平台是否正规
,
更在于从多个校园贷平台进行贷款将直接导致的还款压力问题。
安全提示:要高度警惕因“多头贷”极易产生的巨额还款压力问题,大学生在加强抵制“不良校园贷”的同时
,
尽量从正规的金融机构贷款平台进行借款。
主要指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求职心理
,
以贷款购物刷单获取佣金名义进行的新型诈骗。
典型案例:2016年上半年
,
某大学生受诱惑驱使从事“刷单”购手机,不料在成功分期购买手机后
,
实际使用方拒不分期付款并消失。
案例分析:帮“刷单”买手机返佣金
,
手机实际使用方拒不分期付款,比种诈骗与以往刷单兼职诈骗如出一辙。
安全提示:要高度警惕典型“贷款购物”刷单兼职骗局
,
求职时一定要选择正规、信誉高的单位
,
谨防“好心人”主动介绍工作行为。
不法放贷主体通过要挟借贷者以裸照或不雅视频作为贷款抵押证据的行为。
典型案例:某大学生通过网络联系向他人借款3000元
,
月息270元。对方要求该大学生提供全身裸体照片、视频、身份证和家属电话号码作为贷款抵押和担保。该大学生按要求提供后
,
对方以照片和视频不像同一人为由拒绝放款
,
并向该大学生及其家人勒索1000元
,
否则将裸照发至网上。该大学生心理造成极大压力
,
被迫休学。
案例分析:“裸条贷”往往给借贷者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
致使借贷人不堪其扰而采取极端做法。
安全提示:一旦陷入裸条陷阱
,
要主动报告自己的借贷信息
,
并及时进行报警。
打着金融创新旗号“培训贷”实为“校园贷”的新变种
,
专门坑骗涉世未深的大学生。
典型案例:2017年4月
,
广州某教育机构通过“培训课程费”为由诱骗大学生参加“即分期”贷款
,
致使270名学生惨遭被骗。
案例分析:此类校园贷诈骗实为诈骗分子通过虚假宣传方式诱骗学生参加贷款缴费。
安全提示:树立正确消费观和金钱观
,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
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主要指在借款平台借款而还不起贷款的学生
,
为还款到其他借款平台借款
,
形成连环贷。
典型案例:某大学生通过“51短借”网贷平台向陈某借款2000元
,
周息30%
,
自收到借款后一周还清
,
本息共计2600元。因到期无钱还款
,
非法校园贷放款人遂让该大学生通过“今借到”等平台借款还债。2个月内,该大学生分别从“51短借”“今借到”和“速速借”等平台借款本息高达11万余元。
以创业组织为名
,
让学生分发校园贷传单
,
成为校园贷代理并发展下线
,
寻找目标并抽取分成。
典型案例:某大二学生郑某向同校学生王某借款2000元。王某以创业为名
,
游说郑某当他的代理人
,
并承诺每发展一个同学就能拿1000元提成。此后2个月
,
郑某发展了20多个下线
,
下线又继续发展下线
,
按照逐层提成的方式获利5万余元
,
后被公安机关以诈骗罪立案拘留。
案例分析:不法分子借助“校园贷”平台
,
利用传销方式进行逐级敛财
,
涉案学生同时是受害人。
安全提示:在校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的风险意识
,
对欠贷不还的严重后果要有清醒的认识
,
发现涉嫌“传销”犯罪时要及时报警。
对借钱应急的学生
,
以自己需要还款保障为由
,
忽悠学生开出远超过借款金额的借条。
典型案例:某大学生借款5万元
,
对方要求扣除2000元上门费和8000元中介费
,
实际到手4万元
,
按照对方要求打了9万元的借条。对方告知
,
若按时还款无需按借条还。随后
,
因为借款人一次次的借新还旧
,
最终却背上了超100万元的负债。
案例分析:利用学生资金需求的急迫性和缺乏法律意识
,
诱骗其开出远超其实际借款金额的借条。
安全提示:借条是借款的重要凭证
,
要坚决抵制签署与实际借款金额不一致的借条。在借款过程中
,
要通过多种方式保存相关证据
,
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