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联达造价圈
广联达造价圈致力于为广大造价从业者提供最专业的知识、技巧,和最前沿的行业资讯,争做造价从业者最靠谱的朋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防骗大数据  ·  警惕!这样取钱,涉嫌违法! ·  昨天  
防骗大数据  ·  注意,刷单诈骗换新马甲了! ·  昨天  
防骗大数据  ·  43岁女子找00后男模,3个月花光450万公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联达造价圈

降低造价咨询企业门槛后还要不要考造价师?【附详细解读分析】

广联达造价圈  · 公众号  ·  · 2020-03-07 14:30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 注我们,记得“星标”或“置顶”呦~


造价师分裂为一级造价师、二级造价师,政策调整重要时间节点梳理


2016年1月20日,国务院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5号)

国务院决定取消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目录(共计47项),其中 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退出舞台。 项目目录请参阅 国务院:再次取消造价员等四十七项职业资格许可!附清单



2016年1月25日,中国造价协会发布关于 取消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职业资格后续工作 的通知。



2016年11月2日,湖北省造价协会发文, 停止造价员的注册、变、继续教育等相关工作。





至此,湖北的造价员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原造价员证书怎么办? 2018年9月6日,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关于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有关事项的通知, 明确造价员可免试基础科目。



2019年3月22日,中国造价协会发布做好二级造价师考试的准备工作,并公布考试大纲及教材。




2019年3月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终于发布了关于修改《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办法》《注册造价工程师管理办法》的决定。新办法于2020年2月19日生效。 不攻自破取消资质的说法!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办法》变化分析


1、关于资质等级、资质标准问题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办法》 第八条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等级分为甲级、乙级(此条未变化)。 这里看出资质还在,目前没有取消! 不要跟风网络上的一些理解为资质取消,没有甲乙级资质了,就不需要造价师了。 新规明确为技术负责人必须是一级造价师,且有高级职称,且工作15年以上,翻译就是 考证+高级职称+实力=财富。



本次办法修改全面引入二级造价师, 造价师证书成为职业资格,本次《注册造价工程师管理办法》也将“执业资格”修改为“职业资格”。 其次,造价咨询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发生变化,甲级需要一级注册造价师人数由10人减少至6人,乙级资质需要的一级注册造价师人数由6人减少至3人, 甲级资质整整打6折,乙级资质整整打 5 折。 为啥打折不一样,我也不知道。由此可见,已成立的造价咨询企业的造价师需求会直线降低,准备成立咨询公司的需求还是要增加。这里面还有个问题,描述"...具有中级具有工程(或工程经济类) 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取得二级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 的人员合计不少于10人",中级以上职称 或者 二级注册造价工程师,目前造价师即中级职称, 造价师=一级造价师=中级职称 让人很疑惑,我觉得应该描述为“中级及以上”才合理!


造价师人员数量要求降低,会减少部分企业挂靠的成本,减轻了造价咨询企业负担,目前造价师挂靠约3-5万元,原本花40万挂靠费现在主要花20万就满足运营,省了一个项目经理的钱出来了。 同时这次新规门槛降低可能会导致咨询企业大量增加,也必然会导致造价咨询常规战场的竞争加剧,没有竞争力的会被淘汰,新的具有竞争力的公司会出现,所以扎实自己抱团好企业才更有发展前途;对于立志做老板的人来说,也可能是创业的一个机会。


文件还 取消了"企业出资人中,注册造价工程师人数不低于出资人总人数的60%,且其出资额不低于企业注册资本总额的60%; 取消“企业近3年工程造价咨询营业收入累计不低于人民币500万元; 取消“具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人均办公建筑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 双60的取消,营收取消,固定办公地点取消(是在鼓励在线办公远程办公吗),种种取消,像是为工作室和"分公司"铺路一样,造价工作室可以出来浮出水面了,门槛的降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各地“分公司”会出现更多,曾经一位朋友的一家公司居然全国有30多家分公司,美其名约分公司,实际就是交管理费20-40%,公司挂靠,总公司签合同,实际是分工公司团队操作业务,咨询收入的20%-40%总公司直接截走。 分公司这种模式越来越常态化,就这一点,还是不利于行业发展的。


2、关于造价咨询企业资质许可的问题



以后可以不需要部分资料,仅需承诺,对企业自愿作出承诺并按要求提交材料的,以后也许会要当场作出审批决定。这里简化了审批资料,加快了审批速度。但这里大家要注意,这里可能存在一个问题,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虚假承诺或者违反承诺,甚至是签订虚假的合同,此次修改也未增加对应的不诚信承诺行为的处罚的条款。 木木认为此处给出并提供造价咨询企业告知承诺书示范文本,其中明确造价企业虚假承诺或违反承诺的后果,一次性告知企业,从严处理!


3、关于造价咨询企业管理问题



甲级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一如既往的可以从事各类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咨询业务。 对于乙级工程造价咨询企业,5000万的限制放开,可以接2个亿的项目了。 用项目的工程造价去限制甲乙级企业的制度,其实我一直很很纳闷很疑问的。随便开发一个15万方的小区,建安按3500去算,随便就是五六亿的项目难道就不能做了?一栋楼1500万,4栋楼就6000万了, 一个乙级企业,是不是永远干不了5000万这么“大”项目了?不还是一帮造价师一帮工程师去做的?你说建筑企业区分特级资质、一级资质等来承接项目,毕竟,建筑项目涉及安全、质量、进度、资金投入等等因素太多,没有实力的单位是搞不定的 。


而我们造价咨询企业是人力密集型企业,只要有专业团队在,就能拿下项目。综合体超高层动辄几十亿的项目,按目前的制度,乙级企业浑身解数跳起来都吃不着这蛋糕。这次放开了5000万的限制,可以说是对乙级企业的一个阶段性利好,可以吃更多蛋糕了,乙级企业可以做出更多的业绩!我相信越往后,这样的限制就会越松,也许后面就会完全取消掉,拭目以待。


所以作为造价咨询行业的同行,我们应该保持学习,提升自己的实力,不管渠道哪里,100万的项目能做,100亿的项目也能做!


其实做项目,公司选择是一方面,但最核心要考虑的,是做这个项目的团队。


分支机构内容一刀切取消。 分公司是否需要造价师???需要造价师人数多少???没有明确说明。原文件规定“分支机构不得以自己名义承接工程造价咨询业务、订立工程造价咨询合同、出具工程造价成果文件。”,现在是不是分公司可以以自己名义接项目??? 分公司问题需要进一步补充说明!


4、补充解读: 关于造价咨询企业的资质取消问题


目前造价咨询资质还未取消。 建筑行业各企业都有资质的要求,小卖部做生意就营业执照即可,建筑企业除了营业执照还需要各种资质,建筑特级资质、一级资质等,造价咨询甲级资质、乙级资质、招标代理资质等。关注行业发展的朋友应该知道,2019年11月15日, 国发〔2019〕25号 《国务院关于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 证照分离 ”改革全覆盖试点的通知》中提到在试点区域 直接取消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甲级、乙级资质认定, 同时各自有贸易试验区所在地设区的市范围内,在政府采购、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中 不得再对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提出资质方面的要求 取消审批后,企业持有营业执照即可开展经营。 市场监管部门要及时将相关企业设立、变更登记信息通过政务信息共享平台推送至有关主管部门,有关主管部门及时将相关企业纳入监管范围,依法实施事中事后监管。




此政策目前仅仅在自由贸易试验区进行 ,并没有全国范围取消,木木相信不久的将来,造价咨询资质真的会不存在了!【摘自国发〔2019〕25号:(二)试点范围和内容。在深入总结近年来对部分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施“ 证照分离 ”改革经验基础上, 自2019年12月1日起,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海南、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等自由贸易试验区 ,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全覆盖清单管理,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分类推进改革,为在全国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


还在目前我所知道的还有其他的一些资质,比如工程咨询资质、招标代理资质、环境评价资质等,也都是在顺应政策调整。


造价师有用没,要不要考,贬值不贬值!


很多人有疑惑,造价师是不是缩水了,是不是没用了,下面的分析供大家参考?


据2018年住建部造价咨询统计公报,全国共有8139家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参加了统计(还有没参与统计的),甲级企业4,236家,乙级企业3,903家,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从业人员 537,015 人,总 共有注册造价工程师91,128人(此人数是是所有企业的还是仅仅造价咨询行业人数待查,本文按注册总人数考虑), 高级职称人员80,041人,中级职称人员178,398人,初级职称人员88,313人



以2018年数据为基础, 旧规新规前后造价咨询对造价师的需求分析,如下表:



数据直观上看目前已有注册人员 91,128人 此人数是是所有企业的还是仅仅造价咨询行业人数待查,本文按注册总人数考虑) ,已经是大大超出了旧规下造价咨询企业的需求数量, 目前,有出现供不应求吗? 新办法继续把造价师打折的话还,造价咨询企业的需求还减少28,653个,看起来需求大大减少,所以证书无用论,贬值论,地位降低论貌似都出来,貌似都成立,大家觉得快失望了,严重打击了学习考证的信心。这是大家直观的感觉,感觉感觉一般都是有问题的, 因为你只是定性而没有量化去分析,你考虑只有一个因素的影响!


大家要注意,以上分析仅仅针对造价咨询行业, 除了木木这类喜欢干造价的水货造价师还坚守在造价咨询行业内,还有大量有能耐的瞧不起造价咨询的造价师去了甲方,还有一大批造价师瞧不起咨询又受不了高周转高压力的甲方, 那建筑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又有多少呢?今天木木为了两个数据折腾了半小时小时,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达到97,937家,2018年全国建筑业企业达到95,400家。


(今天木木为了两个数据折腾了半小时,分享分享文章呗)。


什么概念? 开发商和建筑企业数量分别是造价咨询企业数量的约12倍,两个加起来是造价咨询企业的24倍。 平均每个企业的造价师人数是多少???我做了个简单的分析下, 如图



平均0.45个造价师/企业,你觉得是我们这个行业的饱和系数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