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军事出鞘
打造军事原创内容,掌握最新军事资讯.和大家互动交流!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军事出鞘

白宫一片哀嚎:中国重金挖在美科学家归国研发武器

军事出鞘  · 公众号  · 军事  · 2017-03-31 11:48

正文

香港《南华早报》29日发文称,中国近年来利用经济刺激、激发爱国情怀以及提供更好的事业发展前景,努力吸引海外机构科学家归国,“已在军事上取得了回报”。


这篇题为《中国武器研究上的美国隐秘角色》的报道称,一名中国国家安全专家指出,美国政府清楚地意识到人才流失的逆转,但可能不了了之,“即使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做不了什么。如果他禁止外国科学家在美工作,大多数美国研究机构将立即关闭,因为并没有很多美国人有兴趣成为科学家。”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张家栋29日对此表示,出现中国吸引科学家回国从事军事研究的论调肯定有美国对此警惕的原因在其中。事实上,很多华裔科学家回国,本身是中国发展的结果,美国提供不了相应的工作机会,而中国有需求,科学家自然愿意回国。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截图,图为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

《南华早报》称,有“知情人士”称,这些科学家归国后,参与了能够突破导弹防御系统的超音速武器,以及能够在美国西海岸悄悄巡航的新型潜艇设计。

报道称,十多年来,中国努力吸引在美国实验室工作、有能力的科学家归国效力。其中,包括美国核武器项目和其他军事项目,还有如NASA、洛克希德·马丁以及波音这样的军火公司。

许多归国科学家此前在美国相关军事计划研究实验室工作。包括位于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工作,该实验室是美国核武器的诞生地。此外,还有在美国核武器计划中起到关键作用、位于加州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以及在俄亥俄州赖特-帕特森空军基地的空军研究实验室。

报道称,尽管有多少从事军事科研的科学家归国尚不明确,但自LANL回国的就不少,还有人把他们称为“洛斯阿拉莫斯俱乐部”。

《南华早报》介绍,LANL拥有大规模的国防研究设施,包括用于武器研究的超级计算机和粒子加速器。LANL聘请了许多外国科学家来弥补美国科学和工程人才的短缺。其网站表示,近1万名员工中,超4%都是亚裔。

报道提到,1999年,美国曾指控在LANL工作的华裔核物理学家李文和为中国窃取美国核武器机密。但由于缺乏证据,相关指控于2006年被撤回,此事引发该实验室很多华裔科学家的不安。

李文和(资料图)

报道称,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一直在努力吸引科学家回归祖国,早在1955年,由麻省理工学院归国效力的钱学森,极大推进了中国太空和军事火箭的研究进程。

文章指出,近年来,中国利用经济刺激、激发爱国情怀以及提供更好的事业发展前景吸引从事国防研究的海外科学家。

一位中科院研究员对《南华早报》提出,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十一教授,就是从LANL归国效力的其中一名科学家。陈十一教授为中国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去年四月,中国测试了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行驶速度高达11000公里/小时,约是声速的10倍。这样的速度下,它可以在一个多小时内将核弹头发射到地球上的任何位置,现有的反导系统根本来不及反应。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

陈十一教授曾担任LANL非线性研究中心副主任,1999年退出,2001年返回中国。

文章指出,武器的发展需要复杂的测试设施,包括高速风洞。陈十一的实验室在中国建成了第一座风洞。一位中科院研究员指出,高超音速飞行器发展进程中,陈十一在说服政府建成风洞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该研究员表示,他不认为陈十一教授从LANL带回了风洞蓝图或超音速车辆设计蓝图,“他的研究主要是理论上的,处理科学问题而不是技术细节。但他可能对这些事情有所耳闻,这促使他在他归国后就向政府提出了一个坚实的建议。”

根据实验室网站信息显示,在2010年高超音速风洞宣布完成时,它是世界上第三个这样的设施,也是唯一一家在美国境外运作的设备。

报道称,2015年,北京大学副校长陈十一教授被任命为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LANL中子科学中心前资深科学家和团队负责人赵予生博士在美国实验室工作16年后,2015年加入南方科技大学担任物理教授,负责监督该研究所的发展规划。

南方科技大学理学和航空航天工程系主任单肖文也曾是LANL理论部研究员,参与了国产大飞机C919的设计。


这个名单还在继续添加……


在陈十一离开LANL不久后,何国威博士也归国成为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根据该研究所网站显示,何国威也是一个湍流研究科学家,他的团队正在开发用于潜艇的计算机模型。


《南海早报》称,何国威拒绝谈论他在LANL的工作,他表示:“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和现在没什么关系。”


文章指出,并不是所有从LANL归国效力的人都参与了军事研究。厦门大学能源研究所院长李宁是九十年代LANL研究加速器设备的核物理学家。现在,他是中国计划开发新一代清洁,安全,高效的核电站的首席科学家。厦门大学杭纬教授曾在LANL工作8年,他表示,科学家回国“只是一份工作”,不应被视为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

杭纬指出:“当我在那里的时候,可能有几百名中国科学家在LANL。 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美籍公民。”


杭纬强调,“我们的安全许可权是最低的。LANL运行着世界上最精细和先进的安全系统之一。我们绝没有机会获得军事秘密。


杭纬也补充,他自己以及其他中国科学家的研究包括民用方面,也包括军事方面,“民用和军事应用之间的地带可能是灰色的。”


《南华早报》称,一名中国国家安全专家指出,美国政府清楚地意识到人才流失的逆转,但也无能为力,因为科学家有权利自由选择他们的工作地点以及为谁工作。

该专家表示,“即使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做不了什么。” “如果他禁止外国科学家在美工作,大多数美国研究机构将立即关闭,因为并没有很多美国人有兴趣成为科学家。”


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副主席詹姆斯·安德鲁·刘易斯则宣称,中国科学家是“中国间谍招募的目标,需要额外的关注”。


刘易斯指出,中国吸引人才取得成功有很多因素,“其实从事科学工作,安全风险很小。 科学无国界,这是一个正常的做法。 如果他们使用武器,那就有风险,但是外国人通常无法用到。”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张家栋对此表示,从美国回国发展的技术人才各领域都有。媒体报道提到的LANL等多家实验室都是核实验室,它们的黄金时期是冷战时期,这些实验室目前不处于核研究前沿,在美国军工体系中的重要性并不高。张家栋认为,技术分很多种,每个人所知晓的技术有限。美国主要实验室中,科技结构和科技领导权都在美国人自己手中。华裔科学家知道的东西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真把一些技术带回中国,作用也不像想象中那么大。


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则表示,一些美国学者宣称科学家成为中国间谍招募的目标,这种说法是无中生有,充满偏见。西方对于中国科技的发展一直持怀疑态度,但事实上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是中国科学家通过努力获得的,不可能是通过“窃取”美国的技术取得。华裔科学家在美国被冤枉的例子很多,事实证明根本没有证据支持那些指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