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学之声
一个50万医务人员关注的公众号,我们每天发布一个系列的医学基础知识精简总结、临床病例、最新临床进展以及各类专家的临床心得。我们一起,每天进步一点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肿瘤资讯  ·  【4193】ASCO ... ·  昨天  
赛柏蓝  ·  全国医院大检查开始! ·  3 天前  
医学影像沙龙  ·  心脏磁共振(CMR)常见疾病诊断... ·  3 天前  
丁香园  ·  一天门诊看 7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学之声

决定了,拔管让她走吧!泪奔......

医学之声  · 公众号  · 医学  · 2018-10-04 20:58

正文

来源: 医学界急诊与重症频道 ID:yxj-jzzz


我的眼睛有些湿润了,被她那么信赖的主任也救不了她了。



那个夏天,出奇的热,地面蒸发的气体有让人窒息的感觉。


早上交完班,医生就告诉我,2床家属早早在门外等候了,想见我,我心里一怔,知道他们要见我的原因,有些沉重。


见家属前,我必须再见一下2床病人,这或许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


这是一位一周前入院的女性病人,我清晰地记得她姓蒋,退休前是一家企业的书记,来看望她的同事都叫她蒋书记,57岁。


她已经是第二次住我们重症监护病房了。病人去年夏天被确诊为肺癌,并做了手术化疗等相关治疗。


3个月前因为呼吸衰竭,全身多处转移第一次住进ICU,还上了呼吸机。虽然最后治疗好转出院了,但我们都清楚病人很快还会回来的,因为她的时间不多了。


她这次来,我第一眼都没有认出她。


她消瘦了许多,双侧面颊已经明显凹陷,四肢只有皮肤和骨头,病人本身个子不高,现在看起来更虚弱了。我静静地看着她,可能心有灵犀吧。


她的右手轻轻挪动了一下,冰冷、无力地握住了我伸向她的手,双眼用力睁开一条线,望着我——眼神里是乞求?依赖?还是绝望?告别?


我的眼睛有些湿润了,被她那么信赖的主任也救不了她了。


人类不是很强大吗?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战胜不了渺小到我们自己都看不到的癌细胞呢?


我不忍心再继续面对这样一个全身插满管子,奄奄一息的生命,我想离开她,也许我们将永远离开了她。


我还要去面对她的那些健康活着,却比她更受煎熬的亲人们。


我是医生,虽然我真的还不能完全体会到一个生命被癌症判了死刑后,断绝杂念,积极治疗依然无法治愈的孤独与绝望。


但是,我却可以体会到一个重症医生每天面对不同生命,走向死亡的内心煎熬与残酷磨练。


我走进家属接待室,病人的丈夫和子女已经坐在了接待室的椅子上,这一家人留给我印象很深,也很好。


丈夫姓王,是老伴一个企业的退休工人,女儿是老大,叫小娟,已结婚成家,儿子叫小军,还在读书,好像是医学专业研究生。


病人第一次住院时,我记得她丈夫拿了一个厚厚的,写得密密麻麻却清晰了然的笔记本,详细记录了病人得病以来的所有治疗过程,包括每天服药的剂量、反应、还有饮食起居情况以及所有贴得整整齐齐的各种检查报告单。


医生护士们闲聊时也常说这家病人丈夫、子女特别好,每天精心做好可口的饮食送到病房,一家人都很有礼貌和素质等等,一看就是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


现在,这一家人以不同的状态在我面前。


老王坐在我对面,小娟和小军分别坐在爸爸两旁,三个人都低着头,老王头耷拉着,小娟两手环抱着爸爸胳膊靠在爸爸肩上,小军直直地坐着,眼睛看着放在两膝上的手。


三个人一言不语,我知道他们要对我说什么,但是因为这个决定太残酷了,即使他们心里已经下了一万次决心。


但真的要在某一刻,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也是非常艰难的。


放弃无用的治疗,向先进理念学习,让病人有尊严地死去。这在目前的中国,在老百姓心里,还需要接受的时间与空间。


我理解他们,人毕竟是有感情,有信念的。


此时,门里的亲人还活着,至少还活着,但是一旦我们放弃了,门里门外也许在瞬间就阴阳相隔,永远分离。


接待室的空气沉闷极了,能听到每个人的心跳,咚哒咚哒,像时光在一点一点流逝,又像是生命在做最后的告别。


我实在闷得受不了,轻轻地问了句:“你们想好了?”


小娟、小军蓄积很久的眼泪迸发出来,放声大哭,老王双手掩着脸,头低低地埋在双膝里,本来就瘦小的身体卷曲成一团,随着抽泣声一起一伏。


小娟把手里的纸巾塞给爸爸,爸爸接过来,擦了擦眼泪,做了个手势,两个孩子相互搀扶着离开了接待室。


老王又擦了下眼泪,慢慢抬起头,开始和我交流,我看着这张脸,两天没见,在他脸上时光像走过了20年。


头发几乎全白了,眼睛红肿,带着血丝,眼袋很深,面色苍黄,干裂的嘴唇起了很多小泡。


他穿着的一件浅灰色长袖衬衫,可以见到有汗水浸透过又干了的痕迹,我无法想象这两天,这个男人度过了怎样的煎熬。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我给他倒了一杯水,说:“我们坐沙发上说话吧。” 因为这样,他和我都会轻松些。


“田主任,我们想好了,尊重老伴意见,让她安静地走吧”,老王说着,停顿了几秒,擦了擦眼睛,继续诉说着。


我不想打断他或者安慰他,其实很多人在这种时候,心里早已有了决定,只是需要有人倾听他们内心真实的声音。


老王一边说着,一边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一个用手绢包着的东西,一层层打开,是一张叠得不是太整齐的白纸。


他说这是两天前下午探视时老伴给他写的,然后用颤抖的双手递给了我,自己不停地擦着眼泪,我仔细看了前几行。

“老王,我要走了,这次我可能不能和你一起回家了,这一年,你们已经尽力了,谢谢你。


我也尽力了,但是我真的很难受,我受不了了,也拖累了你们,就让我走吧,我在另一个世界等着你,我爱你们,小娟小军都是好孩子,会照顾你的......”


后面的字迹,我已经看不清了,我竭力控制着自己眼泪,不要在病人家属面前流下来,我把白纸还给老王。


他一直拿着,一会儿抬起头没有目的的看看,一会儿低着头盯着那张纸看,然后自言自语着。


“让她走吧,让她走吧,她上次回去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24小时就那么坐着,偶尔趴在胸前的被子上打个盹,也吃不下什么东西,只能喝点稀的。


好好的一个人变成这样,我看着难受啊,她自己也经常悄悄流泪,以前她那么好强,爱干净,爱唱歌,照顾单位,照顾家里,风风火火的。


现在变成这样,身上插那么多管子,也不能说话了,就让她走吧。”


老王不断地重复着:让她走吧。我听了真的很心酸。


接下来就是机械性的流程,无论多么残酷,病情告知、放弃签字都是医生必须要做的。


我走出家属接待室回到了办公室,再没有正面接触这一家人,我实在没有勇气看到他们最后和亲人告别的场面。


我更害怕看到病人最后因为缺氧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挣扎,就像一个人掉入深渊,拼命地想向上攀爬,最后力气一点点耗尽,坠落到深底的绝望。


我今天是怎么了......


监护大厅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声,是小娟和小军的,他们在和妈妈告别,还有老王在和老伴说的我一句也没有听清的话语。最后,他们是在医生和护士的搀扶下离开了监护大厅。


后面听护士说,太感人了, 在家属最后快要看不到病人时,两个孩子突然跪下,朝妈妈方向磕了三个头,老王给老伴深深鞠了一个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