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公告,宣布子公司及NewRetail与德弘资本达成交易。
以最高约131.38亿港元出售所持高鑫零售全部股权,合计占高鑫零售已发行股份的78.7%。
对于高鑫零售,大家可能有些陌生,但是提起大润发那就非常熟悉了,高鑫零售是大润发的母公司。
1997年,连锁超市大润发进入中国大陆,于2009年凭借400亿元营收超过家乐福,成为中国大陆零售冠军。
2011年,大润发与欧尚集团合并成立高鑫零售,同年在港交所上市,市值一度超过1000亿港元。
2017年,阿里巴巴首次以约224亿港元拿下高鑫零售36.16%股份,2020年进一步增持后成为控股股东。
彼时高鑫零售在国内超市行业市占率第一,高达15.7%。
通过控股高鑫零售,阿里巴巴推进新零售战略,融合线上线下资源。
自2017年开始数年“蜜月期”后,大卖场业态不断衰退,阿里巴巴对高鑫零售的数字化改造并未取得预期成效。
高鑫零售营收规模、利润均出现下滑,尤其是2022财年出现首次亏损。
2022财年-2024财年营收分别为881.34亿元、836.62亿元、725.6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26亿元、0.78亿元、-16.68亿元。
尽管高鑫零售一直在努力“自救”。
相继采取了关闭部分大卖场,持续加码大润发super、M会员商店,推出自有品牌产品等一系列措施。
2025财年上半年营收347.08亿元,税后溢利1.86亿元,实现扭亏为盈,但仍无法摆脱被阿里出售的命运。
2024年10月,高鑫零售发布公告,向市场告知有买家有意收购;2025年1月1日晚,交易最终敲定。
公开资料显示,此次交易的对象德弘资本是一家国际性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曾领导了KKR及摩根士丹利在亚洲的私募股权投资业务。
在过去30年间,德弘资本团队投资了一系列在PE(私募股权基金)界具有开创性的项目,其中不乏龙头企业。
如中国平安、蒙牛乳业、海尔、认养一头牛、南孚电池、中粮肉食、圣农发展、恒安集团、百丽国际、现代牧业等。
此次收购高鑫零售股权,可能是看中了零售行业在新消费趋势下的潜在价值和转型机会。
传统实体零售业务一直都不是阿里的核心业务,烧钱扩张市场的时代已经过去,新零售行业的混战也将持续升级。
精选赛道,手握现金才是王道。
随着消费趋势变迁和AI时代到来,阿里巴巴将继续聚焦主业,陆续退出非核心资产。
2023年9月,阿里巴巴集团确立“用户为先、AI驱动”两大战略重心,并表示
将围绕这两大重心进行业务梳理,重塑业务的战略优先级
。
过去一年里,阿里更加明确了聚焦电商主业的目标,出售实体零售资产几成定局。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蔡崇信曾在回答“出售非核心资产”的问题时表示:
“目前阿里的资产负债表上依然有一些传统的实体零售业务,他们不是核心的聚焦业务,阿里退出也是合理的,但考虑到当前的市场情况,退出可能需要时间去实现。”
去年12月17日,阿里巴巴与雅戈尔集团达成交易,将所持全部银泰股权出售给雅戈尔集团和银泰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买方财团。
其中所得款项总额约为74亿元,预计因出售银泰而录得的亏损约为93亿元。
从清仓丽人丽妆、出售银泰百货,出售哔哩哔哩,到减持小鹏汽车、快狗打车、光线传媒、商汤科技、华谊兄弟等公司,以及现在出售旗下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
阿里持续聚焦主业,出售重资产业务,
虽然出售的账面亏损,但是回收了现金,反而提升了价值质量。
从追求短期利润转向长期增长,阿里巴巴一直在推动战略转型。
通过调整业务结构和投资策略,持续聚焦核心主业,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让我们拭目以待。
图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商务合作请后台回复对应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