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庭看似不缺爱,却很难让孩子感知到爱。
生活中常对孩子说这5句话,用爱为他们托底,给予他们勇气和动力。
——鹿妈
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核心能力
学校和老师从来不教,只有靠“通识教育”习得
12月27日
点击
预约
直播间
呀呀妈×
全知识APP专场
全面提升孩子思辨力、表达力、抗挫力、创造力...
养出一个阳光自信、博文强识的全才女孩
报名就送价值599新闻思辨课,仅此1次!
▽▽▽
作者 | 小番茄
来源 | 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
看过这样一个视频:
一个小女孩流着眼泪“控诉”父母:
“你们给我用最好的,吃最好的;请最好的老师给我上钢琴课,给我报最好的辅导班;在家什么也不让我操心。
可是我一点也不开心,因为我感觉不到你们在爱我。”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家庭明明不缺少爱,可偏偏孩子却感知不到爱,内心一片荒芜。
有人曾说过:
“世界上最有征服力的武器是语言,一句话可以让一个人心情跌入谷底,一句话也可以让一个人重振力量。”
想让孩子感觉自己被爱包裹着?父母不妨试着从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开始。
比如常把这5句口头禅挂在嘴边。
小男孩不小心打翻了西瓜汁,满满一杯饮料,洒得一桌子都是。
看着小男孩不安的眼睛,妈妈马上安慰孩子:“没事的,马上就好了。”
接着,妈妈把自己的西瓜汁分给了孩子,爸爸把自己的倒给妈妈,而懂事的男孩,又把自己碗里的分了一些给爸爸。
“泪目了,原来做错事情是不用被责备的。”
“记得有次和小朋友一起玩,不小心头撞到了墙,后脑勺撞破了,赶来的爸爸不仅没有安慰,反而先责备起我来,真的超级难过……”
“小时候菜掉到地上也要被妈妈狠狠地骂一顿,导致长大后犯一丁点错误,都会紧张得想要吐。”
家庭,应该是让人放松的、治愈的地方,而不是让人紧绷的地方。
孩子犯错时,往往是忐忑、沮丧或彷徨的,这时候他们需要的绝不是你的火上浇油或嘲讽否定。
不妨给他一个拥抱,及时安抚他,告诉他没什么大不了的,有问题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就好。
你的一句“没关系”,不是纵容,而是理解、是关怀,会给孩子满满的安全感和爱。
一位爸爸带着5、6岁的男孩去看牙医,孩子非常害怕,不仅不配合还大哭大闹。
“我们平常都要上班,周末好不容易抽出时间带你看牙,你还不乐意;这么大个孩子了,还怕这个,丢不丢人?”
“孩子的忧患对成人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但对孩子本身却是了不起的大事呀。”
所以,当孩子被批评时,暖心地说一句:“我理解你,被老师批评了,心里一定很不好受吧?”
当孩子不喜欢吃某种食物时,温柔地告诉他:“你一定很讨厌他的味道吧,不想吃也不必强求。”
当孩子牙疼时,告诉他:“我懂你的恐惧,你可以哭一会儿,但是你不能因为害怕而发脾气,想想我们为什么要来看牙齿。”
要知道,孩子需要的,从来都不是父母的有求必应,也不是以他们为中心,而是情感上的陪伴、接纳和理解。
她小时候特别想竞争班上的文艺委员,便征求妈妈的意见。
没想到妈妈却说:“你也没啥艺术细胞当那个干啥,再说你平时太固执,脾气又不好,肯定没有同学选你,还是算了吧。”
每个孩子都是在懵懂中跌跌撞撞长大的,孩子的成长需要的是启发、是鼓励、更是父母坚定不移的支持。
巴西有个男孩席瓦尔,从他第一次接触到编织,就显现出了独特的天赋。
可是人们的异议、嘲讽也渐渐多起来,一个男孩子怎么可以整天像个姑娘家一样拿着钩针呢?
这些恶意的闲言碎语曾一度困扰着席瓦尔,使他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可他的妈妈告诉他:“别人怎么看是别人的事,如果你喜欢就去做,我支持你!”
父母要给孩子一种感觉,就是他的感受和选择很重要,无论他想做什么,都有父母在背后默默支持他。
一句“我永远支持你”,会让孩子拥有爱和归属感,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会拥有乘风破浪的勇气。
以下这些话,你听身边的人说过,或者是对孩子说过吗?
爱父母是每个孩子的本能,可孩子会在不断被否定与批评中,渐渐失去爱自己的能力,更会对父母伤心绝望。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她获得了铜牌,当记者问她有没有遗憾时,她却兴高采烈地回答:“我已经很满意了!”
一直以来,傅园慧的比赛心态都特别好,脸上总是写满笑容,游泳生涯不论遇到什么挫折都能勇敢面对。
一次综艺中,傅园慧爆料说,父母最常对她说的三句话就是:
“你是最棒的!”
“你是最好的!”
“你是个天才!”
《弗洛伊德的使命》中,有这样一段话:
一个无可置疑地深受父母宠爱的人,会终生保持胜利者的感觉,而这种成功的信念,会导致他这一生,都能不断地获得成功。
父母给予孩子的,应该是温暖有力量的鼓励,因为那是他们向上生长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