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ZR
今年来,屡传化妆品相关企业退市的消息。近期,青眼号外获悉,新锐彩妆品牌佩冉Piara母公司的关联企业湖北九有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触发了退市风险警告。
加之,FANCL集团拟退市、欧舒丹集团拟私有化退市、皮宝品牌创始企业面临强制退市……化妆品行业现退市潮?
公开资料显示,湖北九有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九有公司),成立于1998年,2003年上市,主营互联网信息服务、直播服务、零售服务等。
2023年3月,九有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天天微购购买佩莱集团持有的佩冉化妆品40%股权,旨在提升毛利率和优化盈利结构。
此举扩展了九有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自有化妆品的品牌宣传、直播运营和销售。
然而,九有公司仍面临经营压力。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2.68亿元、3.06亿元、4.04亿元,但净利润持续亏损,分别为-8119.8万元、-8025万元、-6787万元。公司三年累计亏损超2亿元。
6月11日,因股价首次低于1元,九有公司触发退市风险预警。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若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此前,5月6日,因2023年末净资产为负,九有公司股票从“ST九有”变更为“*ST九有”,表示存在退市风险。
截至6月21日,九有公司股价为1.34元/股,市值8.27亿元。
据了解,今年4月30日公布实施的“退市新规”,进一步严格了强制退市标准,比如,加大绩差公司退市力度,提高亏损公司的营业收入退市指标,淘汰缺乏持续经营能力的公司;完善市值标准等交易类退市指标。
而自2020年退市实施退市改革以来,退市公司数量大幅增加。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上市公司退市数量分别为16家、22家、43家、46家,但今年以来,已有至少51家企业被实施风险退市警示。
从全球市场来看,受经济、金融和监管等多重因素影响,以及私募股权融资(PE)的蓬勃发展、并购作为主要退出方式的普及,企业退市也日渐常态化。
青眼号外不完全统计,2024年半年不到,全球范围内已至少有7家企业宣布终止上市或面临退市风险。
青眼号外了解到,一般来说,退市分为自愿退市和强制退市两种。
自愿退市是由上市公司发起,通常适用于并购、私有化和自愿清算。
强制退市是由交易所发起,主要是因为上市公司违反了一项或多项上市标准而引发的退市。
纵观今年来化妆品行业7家(面临)退市的化妆品企业。从退市原因看,欧舒丹集团、莱俪集团和FANCL集团这三家外资化妆品企业均属于自愿退市的情形。
比如欧舒丹集团在今年4月29日发布公告,正式宣布私有化计划,表示欧舒丹集团董事长Reinold Geiger及其合伙人提出以约131.82亿元的价格收购尚未持有的集团股份,交易总估值高达465.3亿元。若此次私有化成功,欧舒丹集团或将正式从港股退市。据媒体报道,后续欧舒丹不排除会回归法国上市。
针对私有化退市的缘由,欧舒丹解释称,主要原因在于“为本公司作出长期业务为中心的决策及长期可持续增长提供更大灵活性”。此外,巩固公司独立性,降低市场风险也是其私有化的重要目的。
FANCL集团的退市原因则更为简单明了。就在6月14日,日本知名啤酒制造商麒麟控股宣布通过公开要约收购将FANCL纳为全资子公司,预估收购金额约为97亿元。据了解,待此次交易完成后,FANCL集团将彻底卖身,并将从日本交易所退市。
而A股市场面临退市的四家化妆品相关企业,都因触发了强制退市的相关规定。比如广东幸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太安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均是因为公司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其中,有着“新三板日化第一股”之称的幸美股份,因2022年度财务报告被注册师出具了否定意见,今年1月,该公司表示若2023年年度财务报告出现同样情况,将可能面临终止挂牌的风险。
但所幸,在4月26日,幸美股份如期发布了2023年年报,暂时解除了被强制摘牌的风险。但公司147.31%的负债率以及下滑超60%的年营业收入,仍给企业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
太安堂的退市则是板上钉钉。据悉,因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被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6月14日起,太安堂公司股票已复牌并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的交易期限为十五个交易日。因此,预计到7月4日,太安堂将正式告别A股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