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学术中国
“见证学术力量 锻造学术精神”——关注“学术中国”,即时获取最新学术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PaperWeekly  ·  北京/杭州/上海内推 | ... ·  2 天前  
PaperWeekly  ·  科研实习 |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学术中国

河北传媒学院教师论文被指抄公号 22个段落雷同18段

学术中国  · 公众号  · 科研  · 2017-04-21 12:42

正文

来源 |  北京青年报(beijingqingnianbao)、北京青年网

编辑:学妹


前天,一名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博士生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文称,自己2016年1月发在“新闻实验室”的公号文章与河北传媒学院徐文静老师在2016年6月发表的学术论文雷同。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被举报雷同的论文的22个段落中,与“新闻实验室”的文章雷同的有18段,另有4个段落分别与新浪娱乐的一篇电影评论以及微信公众号“今天道”的一篇文章的相应章节雷同。昨天下午,河北传媒学院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学校相关领导已经找徐文静进行了谈话,并第一时间展开调查,最终会查实情况做出处理意见。


微信公号《今天道》原文


被指抄袭的论文


微信公号《新闻实验室》原文


被指抄袭的论文


传媒老师论文被指照抄


昨天上午,微信公众号“新闻实验室”发布了一篇公告,公告的作者是一名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博士生,他表示自己近日发现,河北传媒学院一名叫徐文静的老师于学术刊物《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7期上发布了一篇标题为《从电影〈聚焦〉看记者的采访技巧》的文章,内容与他2016年1月发布的《获普利策奖的调查报道是怎么做的?这部电影就是一本教科书》的文字多处雷同。“几乎是我此前发布的文章的翻版,只是删除了少许段落而已。”


《青年文学家》杂志的版权信息显示,该杂志为旬刊,2016年第17期在当年6月份出版。北青报记者获取了涉事论文,徐文静是这篇论文的唯一署名作者。作者简介中介绍,生于1980年的徐文静为河北衡水人,硕士,目前是河北传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新闻实务和媒介融合。昨天上午,微信公众号“新闻实验室”发布了一篇公告,公告的作者是一名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博士生,他表示自己近日发现,河北传媒学院一名叫徐文静的老师于学术刊物《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7期上发布了一篇标题为《从电影〈聚焦〉看记者的采访技巧》的文章,内容与他2016年1月发布的《获普利策奖的调查报道是怎么做的?这部电影就是一本教科书》的文字多处雷同。“几乎是我此前发布的文章的翻版,只是删除了少许段落而已。”


北青报记者比较了徐文静的《从电影〈聚焦〉看记者的采访技巧》和“新闻实验室”的《获普利策奖的调查报道是怎么做的?这部电影就是一本教科书》,发现两篇文章确有大量雷同。


“新闻实验室”原文共有“团队合作”、“完善的资料库”、“不停地采访,不停地看资料”、“线人”、“采访技巧”、“利用法律”、“旁观者视角”、“报社的投入”8个小标题。而徐文静文章的小标题依次为“团队合作”、“完善的资料库”、“线人的重要性”、“采访技巧”、“报社的投入”,共5个小标题。


小标题下的内容也高度雷同,除去小标题,徐文静的论文全文共有22个自然段,其中18个自然段与“新闻实验室”雷同。绝大多数段落文字完全一致,区别之处主要是一些字词、标点的调整,如“新闻实验室”原文中写道:“记者也不是孤胆英雄——他/她的背后还有编辑。”徐文静论文中相应的话是:“记者也不是孤胆英雄,他的背后还有编辑。”


涉事论文由三篇文章“构成”


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徐文静论文的22个自然段中,除了18个自然段和“新闻实验室”2016年1月发布的文章雷同外,另外4个自然段,也可以在网上找到出处。


在小标题“采访技巧”下的内容中,论文用3个自然段讲述了影片中两名演员的一段“交叉采访戏”,这段内容出现在新浪娱乐2015年9月发布的一篇影评文章中。


2015年9月,电影《聚焦》在威尼斯电影节举行首映式,第二天一名新浪娱乐深度策划编辑发表了一篇题为《〈聚焦〉:一曲唱给传统媒体记者的赞歌》,文中记述了影片中的那段“交叉采访戏”。北青报记者对比发现,徐文静论文中的3个自然段与《〈聚焦〉:一曲唱给传统媒体记者的赞歌》中的相应段落几乎一字不差。


昨天下午,《〈聚焦〉:一曲唱给传统媒体记者的赞歌》的作者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文章是其为电影《聚焦》首映式撰写的影评,首映式第二天便在新浪娱乐网站上发布。作者对北青报记者表示:“文章是我独立撰写的,我并不认识徐文静这个人,她没有参与到这篇文章的写作,我们也没有给她任何授权。”


徐文静在其论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讲述了电影中记者为核实报道的真实性,全员出动的故事。北青报记者检索发现,该段文字与微信公众号“今天道”在2016年3月发布的文章《〈聚焦〉那样的调查记者,国内还没死绝》中的一段文字一字不差。


“今天道”的主笔昨天上午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写作这篇文章时,是自己找的选题,并且亲自采访了多名做媒体的朋友,最终独立完成了这篇文章。据其介绍,去年3月文章在微信公众号发表时,还做了原创声明。


学院称“一定查实情况”


河北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官方网站的资料显示,徐文静为新闻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副主任。网络与新媒体系正式成立于2013年,主要承担播音与主持艺术、网络与新媒体、编辑出版学三个本科专业的教学工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