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尽管最近中美的贸易形势复杂多变,但中国崛起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力量,不少美国科技巨头纷纷将目光转向东方,向中国抛出了橄榄枝。
先是汽车巨头特斯拉进军中国,在上海办厂置业,如今,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Facebook(脸书)日前也悄然登陆中国,开启了拓展中国市场的第一步。
近日,脸书进军中国的消息,忽然之间在媒体传开。
经过查阅资料,发现脸书确实已在杭州设立了独资公司,名为脸书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3000万美元,由脸书在香港设立的私人股份公司100%控股。
不过,根据工商登记显示,脸书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早在7月18日就正式成立了,而市场得到风声,几乎是一周之后事情。
可见,脸书这次并不像特斯拉那么大张旗鼓的进军中国,而是十分低调,“悄无声息”的入驻了杭州。
脸书进军中国,为何如此低调?这就不得不提,脸书十年磨剑的“中国情结”。
众所周知,出于对网络安全的考虑,以及保护本土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早在十多年前,谷歌、推特等国外互联网企业纷纷在中国吃了闭门羹。
而脸书也不例外,2009年,脸书关闭了其在中国地区的大部分业务,大部分国内用户无法使用脸书社交平台。
尽管脸书被中国屏蔽,但与谷歌等其他巨头不同,脸书始终有着“中国情结”,从未放弃重返中国的希望。
扎克伯格和他的华裔妻子
近十年间,脸书不断与中国政府及科技企业联系,通过多种方式,来获得开启中国市场闸门的机会。
例如:
2010 年,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来华拜访了百度、阿里巴巴、新浪等公司,业内传言脸书有意与某家公司以合资合作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
2012年,被拒之门外的脸书,坚持在华申请注册“Facebook脸谱”这一商标。
2014年,扎克伯格访问了清华大学,向中国学子介绍脸书从校园走向世界的成功创业经验。获得师生及媒体的一致好评。
2015年,扎克伯格再次来到北京参加会议,虚心学习交流。
2016年,扎克伯格心系中国,在北京街头慢跑。
皇天不负有心人,扎克伯格对中国市场的诚恳态度似乎让脸书重返中国有了转机。
2017年,脸书授权在中国大陆推出的应用APP——“彩色气球”悄然上线。该程序的图标、界面再到功能,都与脸书有相似之处。令人疑惑的是,不久之后,“彩色气球”又神秘下架。
2018年7月,脸书弯道入局。在脸书社交平台仍旧被屏蔽的前提下,在杭州设立公司,正式进军中国。据媒体报道,脸书下一步还可能在浙江成立创新中心,服务科创企业。
十年磨剑,一路走来,为何脸书对中国市场如此渴望?
用扎克伯格的话来说,就是:
“从长远来看,如果忽略中国这个大国,将很难实现让这个世界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使命。而且如果脸书不迎难而上,很可能会被发展势头迅猛的中国科技公司超越!”
扎克伯格虽然多次访问中国,但他说的可不是奉承的套话空话。
如果扎克伯格真想通过脸书,来实现连接全世界社交网络的愿望,那么他势必将遭受中国科技公司的强有力挑战。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拥有近10亿用户的中国社交霸主——腾讯。
脸书入驻杭州,进军中国之后,腾讯会慌吗?
首先,从双方的核心业务社交领域看,短期内,脸书进入中国不会对腾讯产生多少冲击。
一是脸书的核心社交软件在短期内很难被解禁。工商信息显示,脸书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网络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市场营销策划等。并不包括信息服务业务,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网络社交服务。
另外,即使脸书的社交软件真的重新在国内开放,一时间也难以撼动腾讯的霸主地位。
腾讯2017年财报显示,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跃账户数已高达9.89亿,QQ的月活跃账户数高达7.83亿,在国内的社交领域处于绝对的霸主地位。
对脸书来说,中国已经没有多少新增用户可以挖掘,只能争夺微信及QQ的存量用户。这对已经习惯腾讯社交模式的中国用户来说,“移情别恋”脸书,短期内可能性不大。
因此在社交领域,现在的腾讯并不惧怕脸书插足中国市场。
其次,从企业规模、竞争力上,如今的腾讯也丝毫不惧脸书。
早在2017年末,腾讯市值就曾突破4万亿港元,一度超过脸书市值(当时5183亿美元),成为全球第5大科技公司。
在营业收入方面,腾讯与脸书基本上不相上下,近五年中,腾讯在2013、2014年营收均超过脸书。
2018年,由于脸书受“数据泄露门”事件影响,腾讯营收有望再次超越脸书。
在毛利方面,脸书目前仍旧技高一筹,且有与腾讯拉开差距之势。2017财年,脸书毛利为352亿美元,几乎是腾讯的2倍。
作为一家全球性的互联网企业,相比腾讯在中国一家独大,脸书显然有更广阔的利润空间和议价空间。
在资金面,两家巨头都不差钱,可以用富可敌国形容。
这方面则是腾讯更胜一筹,腾讯账上的现金基本是脸书的两倍,2017年末腾讯账上的货币资金更是高达218亿美元,是脸书的2.7倍。
所以总体来看,即使腾讯与脸书全方面“开战”,家大业大的腾讯也丝毫不惧怕远渡重洋的脸书。
在小编看来,虽然脸书在中国社交领域对抗腾讯成功的希望不大,但也并非一点机会都没有。
聪明的扎克伯格多次来华,不可能不知道腾讯在中国的实力有多强大。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脸书进军中国,没有选择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而是选择杭州,这么一个新兴的准一线城市,十分值得玩味。
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到2018年二季度,从互联网工程师人才净流入分布情况来看,杭州以12.46%的流入率排名第一。
大量IT人才的涌入,自然是吸引脸书入驻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杭州有着腾讯的“死对头”——阿里巴巴。
因此,扎克伯格选择马云的“地盘”,作为脸书进军中国的桥头堡,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马云的阿里巴巴一直在社交领域对腾讯处于弱势,如果“电商教父”马云携手“社交巨头”脸书,共同在社交领域对抗腾讯,那么脸书在中国市场的胜算将大大增加。
另外,还有一个对脸书有利的因素:社交已经不是腾讯的“主业”了。
为什么这么说?
尽管腾讯是靠社交起家,但近年来,腾讯的收入重心,已不再是流量接口的广告收入,游戏增值服务,成为腾讯最大的收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