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西安晚报
《西安晚报》创刊于1953年,是西安报业传媒集团旗下一份面向广大西安市民的都市生活类报纸,也是中国西部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型报纸。在这里,我们一起感受西安这座城市的温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汽车金融大全APP  ·  对于主机厂来说,5 年 0 息的贴息成本是多少? ·  11 小时前  
有车以后  ·  又一款全新的高性价比家轿来了! ·  2 天前  
山西省人民政府  ·  山西促进二手车规范交易 推动汽车流通提质增效 ·  2 天前  
山西省人民政府  ·  山西促进二手车规范交易 推动汽车流通提质增效 ·  2 天前  
汽车金融大全APP  ·  一种超级好的扣划方式来了 ·  3 天前  
新行情  ·  华为拿下上汽大单,推出“尚界” 品牌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西安晚报

篾做骨披红衣 竹韵灯影年俗浓

西安晚报  · 公众号  ·  · 2025-01-20 10:35

正文


冬日的午后,暖阳洒满白鹿原,83岁的王学坤老人正在自家院子里专注地编织着灯笼。他手持篾刀,熟练地划开竹篾,然后用牙咬住,用力均匀地扯下,瞬间,4根如同细挂面般的篾丝便出现在手中。这只是白鹿原竹篾子灯笼制作步骤中的一环,已经足以展示老人精湛的技艺。


王学坤老人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篾子灯笼编织技艺”的传承人,他的灯笼制作技艺精湛,备受赞誉。


据他介绍,白鹿原竹篾子灯笼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需要经过选竹、破竹、泡竹、破篾、起篾、划篾、盘篾踏底子、分篾(捻篾)、编织、收口、烘烤、捏圆、滚浆、糊纸等14个步骤。每一步都需要精心操作,才能制作出造型古朴、工艺精湛的灯笼。


白鹿原竹篾子灯笼的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四百年前,当地居民利用丰富的竹林资源,通过世代相传的精湛技艺,编织出一个个寓意吉祥的灯笼。这些灯笼不仅美观大方,而且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白鹿原竹篾子灯笼这一传统技艺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项技艺,白鹿原竹篾子灯笼也成为了白鹿原上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这项技艺不仅是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来源: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窦翊明
编辑:李天瑞|审核:贾思源 李平选
出品:©西安报业传媒集团

雨雪即将上线!/整治启动,重点这6个问题→

降了!降了!集体大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