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上汽集团与华为合作的新品牌“尚界”,将采用智选车模式,定价在17万至25万元之间,主攻年轻化中高端市场。文章还回顾了华为鸿蒙智行的前四界,并提到了华为与不同车企的合作模式。同时,文章也分析了上汽集团与华为合作背后的原因,包括市场变化、业绩压力以及双方的优势互补。最后,文章提到深圳对华为智能驾驶发展的支持以及深圳精神在华为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新品牌“尚界”是上汽集团与华为合作的结果,采用智选车模式。
“尚界”将主攻年轻化中高端市场,定价在17万至25万元之间。这一合作模式意味着华为将深度参与到整车的定义、设计、研发和销售等环节。
关键观点2: 华为与车企的合作模式有三种:零部件供应模式、HI模式和智选车模式。
每种模式都有其特点,智选车模式是华为与车企合作的一种新模式,华为在其中的角色更加深入,能够充分发挥其品牌影响力。
关键观点3: 上汽集团与华为的合作背后反映了市场变化和业绩压力。
上汽集团面临业绩下滑的压力,选择与华为合作是应对市场变化的必然选择。同时,双方的合作也反映了各自的优势互补。
关键观点4: 深圳对华为智能驾驶发展的支持以及深圳精神在华为发展中的作用。
深圳的高校与华为联合培养AI人才,为华为的智驾算法优化提供了科研支持。同时,深圳的国际化环境吸引了全球顶尖工程师,为华为构建“人机交互友好、算法高效可靠”的智驾体验。
正文
上汽总裁:“要学会跪着做人。”
鸿蒙智行“第五界”,尚界?
要买车的朋友注意了,最近的车圈各种大消息接连不断,建议大家多看看再做决定。
特别是对于那些买车还不算刚需的消费者来说,近几年可以说是国产车的高速发展期,往后看永远有更好的车在等着你。
近日,老牌强者上汽集团与华为的合作终于传来了新的进展。
据多位行业人士透露,
华为与上汽的合作模式正式敲定,将采用
智选车模式
,而新品牌的名字初步定为
“尚界”
。
天眼查
APP 显示,上汽集团
近日
新提交
“
尚界
”
、
"上汽尚界"
等多枚商标,商标状态均为等待实质审查。
图源:天眼查
华为和上汽
作为
各自领域的巨头,他们的联手无疑
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
在
讨论这一新品牌
之前,不妨先回顾一下华为鸿蒙智行的前四界
——
问界
、
智界
、
享界
、
尊界
。
这四个品牌分别是华为与
赛力斯
、
奇瑞
、
北汽蓝谷
、
江淮汽车
合作的结晶。
其中,
问界凭借其豪华的定位和出色的产品力,在高端市场
已经
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智界则以科技感和性价比著称,吸引了众多追求智能体验的消费者;
而
享界
、
尊界
主打高端
豪华轿车品牌
,兼顾商用和家用,尊界
更是
定位为超高端百万级豪华新能源乘用车,
可惜目前还未有实车上市
。
这四个品牌各有特色,
价格
覆盖了从
2
5
万到
超
100万的中高端市场,
看上去似乎并没有给
“第五界”留出一个合适的价格区间
。
难道说华为终于考虑要进军下沉市场?要把华为优秀的智能驾驶技术做到更低的价格?
据悉,
多方爆料称新品牌
“
尚界
”
将主攻年轻化中
高
端市场,
定价在
17万到25万元之间
,这一细分领域在鸿蒙智行的原有四界中尚未被充分覆盖。
尚界
或者说上汽
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满足他们对智能化、个性化和性价比的追求。
而此次
华为与上汽的合作采用的是
“智选车模式”。
这种模式意味着
华为将深度参与到整车的定义、设计、研发和销售等环节
,而不仅
限于
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此外,知情人士透露称,
尚界的首款车型将基于
上汽飞凡汽车
的现有产品进行改造,核心在于华为电子电气架构与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
虽然外观设计可能保留飞凡汽车的原有风格,但智能化升级将成为这款车的最大亮点。
飞凡 F7 | 图源:小红书
华为的
智能驾驶系统
、
鸿蒙座舱
等先进技术将为这款车注入全新的灵魂,使其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事实上
,
鸿蒙智行此前虽然只有四界,但与华为合作的车企并不只有
4家。
华为与车企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三种:
零部件供应模式
、
HI模式
和
智选车模式
。
零部件供应模式相对简单,华为为车企提供标准化的零部件,如激光雷达、智能驾驶芯片等,
车企自行进行整车集成。
HI模式则是华为提供全栈集成的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与车企联合开发,共同打造具有智能化特色的车型。
这种模式下,华为的技术优势和车企的制造能力相结合,能够快速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该
模式下,华为不仅
需要
提供技术解决方案,还
要
深度参与产品的定义和设计,甚至在销售渠道上也与车企共享资源。
其
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发挥华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推广能力,同时结合车企的制造优势,打造出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智能汽车产品。
此前,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
问界
系列就是智选车模式的成功范例,问界
M7和问界M9等车型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实,
在最初的消息
中
,外界都以为上汽会选择和华为车
BU团队合作,即采用华为的HI方案。
毕竟,这种模式已经
有不少
车企
在使用,例如长安汽车的
深蓝
、
阿维塔
等,产品和销量都还算不错
。
但
出乎意料的是,
上汽
最终选择了智选车模式
,
还主动申请了有关商标
。
据知情人士
爆料
,
华为智选车相关业务团队已经入驻上汽集团
,双方的合作正在快速推进。
销量下滑,上汽“幡然醒悟”
此前,
他曾明确表示,
“
上汽很难接受由单一一家供应商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
这样它就会成为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
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我们的灵魂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
“
上汽集团不愿意出卖灵魂
”
,这
在当时
被外界解读为上汽拒绝与华为进行合作。
图源:微信
然而,
最后人们才发现误解了这段话的真实含义,所谓的
“灵魂论”
实则
被断章取义
。
陈虹并非完全拒绝与华为合作,而是拒绝接受无法进行算法修改、调整、数据共享的整体解决方案,即所谓的
“黑盒”模式。
上汽希望保留自主定义产品和技术路线的权利,这在当时也得到了不少车企的共鸣。
上汽
想要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一点无可厚非,可最终换来的结果却是:
2024年,上汽集团的净利润同比骤降8
0
%
以上。
业绩
的
下滑让上汽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战略方向。
与此同时,赛力斯与华为合作的问界系列车型在
2024年实现了42.69万辆的年销量,这一成绩不仅让赛力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站稳了脚跟,也证明了与华为合作的巨大潜力。
传统车企加速智能化转型已成
一股大
势,上汽
自然不甘心落后他人
。
而在上汽与华为的
消息公布后,上汽集团的股价在单日涨幅超过
7%,资本市场的强烈反应
也
充分印证了市场对此次合作的看好。
投资者们看到了上汽与华为合作带来的巨大潜力,也对上汽未来的转型之路充满了期待。
就
不久
之
前,广汽集团
还
发布公告,宣布
要
与华为合作,但
其
选择的是华为车
BU
,
即
Hi合作模式
,
断然不如上汽这番果敢
。
不过,
广汽的选择也从侧面反映了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的
多元化合作能力
。
图源:广汽集团公告
事实上,
华为的智驾发展到今天,既离不开华为自身的不懈努力和投入,同时也离不开深圳这座城市的大力支持。
深圳的高校
,如深圳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与华为联合培养
AI人才,为华为的智驾算法优化提供了强大的科研支持。
华为智驾系统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和深度学习能力,正是依托深圳的科研资源得以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