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作为一名跑法院条口的记者,我有幸
记录江苏法院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生动实践
,见证法治的力量与温度,将江苏法院的各项工作和创新做法报道出去,让更多读者知晓法院人、法院事,这既有意义,也让我觉得有成就感。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2024年下半年报社策划推出了一组主题为“将改革进行到底”的报道,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文化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等,涉及方方面面。我重点写了江苏环境资源审判“9+1”机制,这项机制打破了行政区划,以生态功能区和流域为单位设立环境资源审判机构,是江苏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省法院的同志给我提供了大量素材,让我更全面地了解到这项机制的来龙去脉。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如何更好地了解这项工作?法院新闻不能写得枯燥乏味,不能太工作化,不能与读者距离远,而是让读者能饶有趣味地读下去,我从去年较受关注的我国首部环保司法题材电视剧《江河之上》写起,而这部剧正是以长江流域江苏环境司法改革和环境资源审判实践为背景,展示了我国司法保护生态环境的探索之路。剧中一起非法捕捞鳗鱼苗案的原型,正是江苏环境资源审判“9+1”机制改革后,南京环境资源法庭受理并开庭审理的第一起案件。我注意到,今年省“两会”期间,江苏高院工作报告也提到,“以江苏环资审判为素材的首部环保司法大剧《江河之上》在央视4个频道、多家卫视和主流网络平台播出,让生态环境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其实,
江苏法院的创新举措还有很多
,深化诉讼制度改革,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积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改革,出台办理认罪认罚刑事案件的指导意见;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在国率先建立非诉讼纠纷解决综合平台……一个个新举措、新机制、新经验,让我看到了江苏法院改革创新、司法为民的不懈追求。这些沉甸甸的成绩,是全省各级法院和全省法院干警真抓实干、拼搏奋斗的结果。
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我都是积极参加,因为在会上不但能了解到一场发布会的主题,还能就记者与读者关注的问题,直接向法院和相关领域法官交流,甚至能了解到一部法规、一个举措出台的幕后故事;每逢全省“两会”和全国“两会”,我都是格外关注法院工作报告,注重挖掘工作报告中的亮点和特色,将法院的工作及时传递给读者和网友;针对涉及法院的某一个重大主题和事件,我及时与法院沟通,大家一起碰撞想法,梳理思路,探讨解决办法……在从事法院新闻采写过程中,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将法院的工作报道出去,将读者的想法反馈回来,我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过去的一年,江苏法院工作成果丰硕。新的一年,我将继续努力,
讲好更多江苏法院的新时代法治故事
,让读者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法院的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