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女儿派
我家有女儿,有女万事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妈妈  ·  宝宝营养别乱补,3 岁内的补剂一次说清!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女儿派

不想把女儿养成“吸欺体”,这几条社交潜规则,一定提前告诉她

女儿派  · 公众号  · 育儿  · 2024-12-11 20:40

正文


▲家有女儿,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真正的友谊,不需要妥协,也不需要硬凑。

我们与其卑躬屈膝,不如守住底线,活出自我,远离消耗你的朋友,靠近滋养你的伙伴。

——鹿妈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女儿派主播晏娇朗读音频

真正内心强大的孩子,

做事从容淡定,能独立思考、积极解决问题

怎样帮孩子远离焦虑内耗,塑造强大内心?

12月16日早上9:00,点击 预约 直播间

我邀请了教育学博士贾新超老师

教你巧用积极心理学,培养孩子的“大格局”

▽▽▽

作者 | CC爸妈

来源 | CC爸妈(ID:cc-bama)
前几天跟朋友聊天,说起孩子“交朋友”这事儿,大家都攒了一肚子的东西要输出。
  • 有担心孩子在学校不合群的;
  • 有担心闹了矛盾不知道咋处理的;
  • 也有害怕娃受了委屈、挨了欺负不知道反击的...

看得出来,社交焦虑大过天。

大概是因为父母很难在这方面“发力”吧。

你要说学习,咱“抓手”还挺多的。

要说行为习惯?底线立住、方法得当,似乎也是早晚的事儿。

唯独社交,就...一身的牛劲儿不知道往哪使。

有些情况,干预吧,怕自己拿捏不好分寸、用不对方法,影响孩子的交友自由。

不管吧,友情里的PUA、孤立、霸凌事件又好像随处可见,哪能让人放心的下?

更何况,孩子遇到的问题,那真是层出不穷。咱也不可能时时刻刻跟在身边处理。

社交中的“人情世故”,本就需要孩子自己去历练。

所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几条社交大原则。

越早告诉孩子,他就越能远离“毒友谊”,不会轻易受伤害!

别人不喜欢你也没关系
那不代表你不好

闺蜜家的女儿上中班,有一阵回家情绪总是很低落。

仔细问了才知道,原来是班上有个小朋友不喜欢她。

因为有一次她做手工慢了,是最后一个完成的,结果就被小朋友叫“笨蛋”。之后有一些合作游戏的时候,还说不带她玩。

有没有姐妹当课代表?

遇到这种“班上的同学不喜欢我”、“一起玩的小伙伴嘲笑我”的情况该怎么办?

还是咱盘包浆的一个方法——事实与观点

对孩子来说,他们的自我评价机制还不是很完善,非常在意别人的眼光。

很容易陷入这种单一的评价中,认为自己就是别人口中说的那样。

所以,转变孩子自己的思维方式很重要——

别人说你太笨了/太小气/衣服丑/不好看...这是TA的观点,而非事实;

每个人的观点不一样,我们不需要为他们的“我觉得”买单,自己觉得才是最重要的...

试着教会孩子这两个小技巧:

1. 用事实回击观点

引导孩子说出几个证明自己“不笨”的事实,来反驳别人的观点。

老师教的手指舞,我只学了两遍就会了!

玩游戏的时候,我能提出很有趣的新点子!

我会背诵好几首古诗!

这个思路一打开,被人“恶评”后的不快也就基本消解掉了,孩子看自己会更全面。

2. 用多维事实,替代单一事实,找回优势心理

可能有人会问,如果别人说的就是事实怎么办?

譬如能直观比较的“你数学成绩没我好!”

那我们也可以帮孩子多发现其他维度的优点,找回优势心理。

“虽然数学成绩暂时没他高,但是你英语/画画/弹琴比他好啊,这只能说明你俩擅长的东西不一样。

而且你数学还比之前进步了呢,这说明就算你不擅长这个科目,也一直在努力。这个品质可不是所有人都有的。”

孩子目不能及的地方,我们帮忙转个方向就是了。

拥有这样的底气,孩子就不会在人际交往中轻易“受伤”,更不会因为别人的三言两语就失去自我。

你不必和所有人都成为朋友

有时候同学,就只是同学

我之前跟大家分享过,女儿班上有个孩子,经常拿别人的小错误为要挟,让对方“听命于TA”。

比如班里规定不让带零食,TA发现别人带了,就会吓唬别人:“你现在开始要听我的话,不然我就告诉老师!”,甚至,还威胁别人去小卖部偷东西。

我当时三观被震碎一地!别以为所有孩子都很单纯,有的孩子可能早就“next level”了。

也别以为学校只是个听课学习的场合,它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交小江湖。

所以,有件事儿一定要趁早让孩子明白——

同学并不是朋友,甚至大部分的同学不是。你不必把所有同学都纳入你的“朋友圈”中。

朋友是什么?是三观一致、是志同道合的人。

而同学,只是恰巧凑在一起学习的人。

你不让孩子带着这一份觉察,他可能就会傻乎乎的觉得:哎呀,都是我的同学,不会有人坑我害我。

尤其是咱孩子本身就很善良的情况下。

善良的人,看谁都是好人。

因为他的善良会限制他对“恶”的想象力。

哪怕别人做了坏事,他可能也觉得对方不是真心的,甚至找借口替他开脱。

不想把娃养成傻白甜,就得提前教她识人、辨人的能力。

平常可以留心,哪些同学品行不好,欺负弱小、造谣、无事生非……

这样的人,我们就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

同学有同学的相处模式。

平时见到可以打个招呼;学校有不得不配合的合作任务也可以一起完成。

但到此为止,不必深交。也不需要非黑即白的“正面刚”,或者直截了当的表明,你不好,我不跟你玩。

有看不过去、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求助师长。

俗话说,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

你不知道他啥时候给你使绊子。

朋友也可能“走着走着就散了”

你有权利终止一段友谊

你们有没有遇到类似情况?

就是孩子从小玩挺好的伙伴,慢慢渐行渐远了。

像女儿最好的朋友,就是经历过“换届”的。

我之前会替孩子觉得可惜:哎呀,明明关系那么好来着,现在都不在一块玩了...

后来发现,大可不必。

因为相处,本就是一个互相磨合的过程。

有人可能是一开始会带着一些“包装”,熟悉之后,才逐渐展露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有人可能是慢慢长大后,性格特征越来越明显,观念也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而变得不同了。

总之,一定会有原来的朋友变得没那么合拍、甚至矛盾重重的情况。

所以,哪怕是之前“关系挺好”、“玩得不错”,我们也不必硬“捆绑”在一起。

相反,我们还应该鼓励孩子,随时注意交朋友以自己舒服为主。

要学会给对方打分、做减法。

他如果做了伤害你的、不可原谅的事,或者和你三观不合、你接受不了的事,那就在心里默默给他减个5分或10分。

给自己交友定个deadline,攒够了失望,就离开,你有权利终止任何一段关系。

千万别为了“还能和他一起玩”、“不想失去一个朋友”,就放弃原则或委屈自己或被PUA。

我常跟女儿说的一句话:不需要害怕失去别人,应该害怕的是为了迎合别人而失去自己。

要让孩子知道,你只管肆意成长,真正的朋友自会“同频”。

回应恶意,不要沉默

所有的社交问题中,我想,大家最担心的一个,就是如果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

如果要我回答,那一定是——回应恶意,不要沉默。

可能有的孩子比较内向,或是太过于老实听话。

凡事不反驳、不争抢,哪怕是别人做了一些让他不舒服、不高兴的事儿,也选择忍气吞声、按下不表。

但我真的不建议把孩子养的太老实、太善良,更不要只教会他们包容、大度!

要知道,恶意——譬如嫉妒、贪婪,几乎每个人都会有,是我们人性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

只是有的人并不显化。

那什么事情会让这种恶意显化?或者说,怎样会招致恶意呢?

就是看,欺负你、得罪你,需不需要代价。

每个人做事情,都会在心里掂量掂量成本、权衡一下利弊。包括“伤害别人”这件事。

如果伤害你,没有成本;欺负你、得罪你,不需要任何代价,那只会招来更大的压迫。

如果欺负你这件事,没有任何的阻力。恶意就会源源不断的流向你。

因为——恶意会流向阻力最小的地方。

所以,哪怕真的不在乎,也不能忍气吞声,任何恶意都要回应。

可以拒绝、可以黑脸、可以愤怒、可以语言反驳,可以寻求支援...

只要采取行动,就是在给恶的流向,增加阻力!


*来源:CC爸妈(ID:cc-bama),“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三甲医院医生;C妈-报社育儿主编,著有《家长好脾气 才有好教育》,养育CC&DD两姐弟,带领更多父母加入科学养育大队伍,一起少走弯路,做“中国好父母”。*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图虫创意。

亲爱的,如果我们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就把我们设为星标”★吧!这样就不会错过每天推送啦!


育儿先育己,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女儿派

每晚八点陪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