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国Springer出版集团旗下的杂志Tumor Biology(现已由SAGE出版)一次撤回了来自中国学者的107篇论文,在社会上引起了热议。
显然,现今有些浮躁的学术界,论文撤稿的现象日益增多,比如2015年BMC和Springer出版集团就曾先后两次大规模撤回主要来自中国的医学论文(3月底撤回了43篇学术文章;8月中旬则撤回了64篇科研论文)。
诚然,中国学者的医学文章被撤在近年来屡见不鲜。也许是迫于“以论文定晋升”的压力,加之一些低档次的杂志对学术不端的容忍度较低,使得众多“问题”文章纷纷冒出。然而最令人头痛的是,有些被撤回的文章至今依然会被其他科研者继续引用,有的引用率甚至高达1000+(见下图)。
这些被撤的引文无疑会降低自己文章可信度和严谨性,并动摇评审者对文献内容真实性的信心,可谓是引文被撤,殃及池鱼。
那么是不是所有引用了被撤稿论文的文章都会受到牵连呢,也不尽然。那么万一自己不幸中枪,引用了被撤稿的论文,该如何处理呢?一些来自于期刊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等机构的资深人士给出了宝贵建议,可吹散笼罩在大家心中的疑惑及阴霾。
1)论文结论是否深受被撤稿文献的影响?
COPE的前任主席Elizabeth Wager认为,原创性的新研究文章,其引用的参考文献对文章结论影响不大。但又因为被撤回的引用文章对于作者自身的研究工作要么是支持的,要么是对立的,因而,文章中Discussion部分则需要稍微地修改甚至删除。
但是对于综述性文章(尤其是经Meta分析整合相关研究结果的综述)而言,删除某项研究很有可能会使得某种结论发生极大的变化,甚至会完全被推翻。因而,建议此类文章的作者需及时修改文章结论,同时最好能对Meta分析进行重复性操作。举个栗子,在德国麻醉师Joachim Boldt因涉嫌数据造假而导致数十篇关于羟乙基淀粉(HES)的文章被撤回后,一些关于HES综述性文章的结论就必须要进行修订。
2)当期刊在没有具体阐释相关理由的情况下,只是简单的公开论文撤回声明(如“这篇文章已被撤回”)时,作者们该如何判定被撤引文的影响?
斯坦福大学麻醉学教授兼任《Anesthesia & Analgesia》的期刊主编Steven Shafer表示:我的建议是,作者应联系期刊编辑以获得撤稿事件的更多信息,同时也可联系被撤稿文章的作者以询问具体情况。
Elizabeth Wager则认为:根据COPE指南,撤稿就意味着整篇文章的可信度较低,而并非特指文章的某些方面。因为若文章只是略有瑕疵,那么期刊杂志通常会要求文章作者对该部分进行修正,而不会直接撤稿。因而,我会建议作者们假定被撤回文章的整篇内容都是存在问题的。
关于这一点,澳大利亚Walt&Eliza Hall医学研究所副主任David Vaux也深表认同:无论杂志的撤稿说明是否详细,我都倾向于相信被撤文章的所有内容都存在问题。但是他也认为期刊杂志应对撤稿提供一个充分完整的解释。
3)引文被撤稿后,存在哪些作者需修改论文的情况呢?
Elizabeth Wager指出:一般只要发现所引用的文章被撤稿时,都需要对自己的论文(尤其是综述性文章)进行修改。
另外,David Vaux补充道:当引文被撤稿时,如果发现文章引用的相关内容会对读者产生一些误导时,就必须对论文进行及时修改。而这种情况常见于一些以被撤文章为基础的社论、新闻&观点。
美国圣约翰大学心理学教授Miguel Roig提出:通常作者会引用文献中的一些数据和结论来支持自己文章中的假设及观点,此时,最好的方法是让文章自行去修正。也可发表一个文章修改声明,提醒读者这部分引用内容已经不再有效,可保证被撤回的文章不会再被引用。但我担心的是,该措施的益处会被“文献噪音”的增加所抵消。而如果引用文章存在伪造数据等问题时,期刊杂志可让作者发出一份更正或警告声明,又或者直接撤稿以避免误导公众。
Steven Shafer博士则认为:如果被撤文章源于一个存在缺陷的实验,作者自己的研究又依赖于这个实验,那么作者应该给编辑写一封信,进行修正或撤稿。但如果作者的文章是原创性研究,那么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目前还没有作者因其引用的文章被撤而撤掉自己论文的。
4)文章被撤回的原因有哪些?
Miguel Roig教授回答道:撤稿的原因可以说是多种多样。有的研究文章仅仅是因为数据获取来源未得到允许,或者存在作者署名纠纷而被撤稿,那么此时我不会介意引用这篇被撤文章中的数据和表格。当然,我也会说明该文章已经被撤回,以及撤回的理由。而有的文章则因有些实验违反人道主义而被撤回,那么也应发布一份修正或警告声明,提醒其他研究者:即使文章的数据是有效的,但因为其操作方式违背伦理也不该使用该数据。
5)引用的文章有争议时应该怎么做?
Wager博士表示:当引用的文章还没有被证明是不可信的,即处于有争议的状态时,就需要作者慎重判断。我的建议是Discussion中的相关引用内容可以被留下,但对于Meta-分析的综述性文章,作者可先考虑做一个“敏感性分析”,如果删除这些结果对文章结论有影响,可联系期刊寻求建议;或者在文章加上注释指明文章的争议性,不过,措辞则需要谨慎考虑。
最后螺旋君还要说一句,现在对于科研不端的处罚越来越严厉,光靠买论文来拿基金、升职称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一旦被查到基本就是翻不了身了。打铁还需自身硬,加个会员跟着螺旋君来学一下套路(如何加入会员,请点击下方图片),你会发现:科研,也没那么难。
参考文章:http://retractionwatch.com/2016/11/01/what-should-you-do-if-a-paper-youve-cited-is-later-retra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