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至今,物流企业纷纷投身资本蓝海,顺丰和“三通一达”相继上市。同年11月,京东也宣布物流业务向全平台开放。不到半年时间,京东的物流业务又进一步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
4月25日,京东集团宣布将正式组建京东物流子集团,该子集团将拥有更加独立的经营权和决策权,不排除未来物流集团独立融资和上市。
站在物流业的十字路口,京东以更加独立的姿态闯入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它会遇到怎样的挑战?
京东10年物流成绩单
布局物流,早已是京东蓝图的一大重点。
10年前,京东刚拿到第一轮融资1000万美元之后,刘强东便在一片质疑声中,开始自建物流。
物流是一个资本无底洞,仓储、分拣中心、干线运输、配送站、配送员等环节缺一不可。仅仅一年,京东的第一轮融资就花完了,而且还不幸撞上金融危机。如果拿不到第二轮融资,京东很可能会在一周内倒闭。
刘强东回忆,那段时间,最多的时候一天见了五个投资人,其额头上方从此也多了一撮白发。最后,“一夜白头”的刘强东终于完成了2100万美元的第二轮融资,有惊无险地渡过了这场“贫血”危机。
经过10年的发展,京东依靠“自营+自建”模式,逐步建立自己的仓储和配送设施和全自营的队伍,打造了京东标准化的物流服务体系,在电商领域站稳了脚跟。
京东自营物流配送服务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京东全权负责采购、销售并配送;二是客户采购后,商品不需要入库,第三方卖家送货到京东分拣中心,京东开发票并负责配送;三是客户采购后,商品不需要入库,第三方卖家发货到京东分拣中心并自行开发票,由京东负责配送。
京东自营物流服务的品牌早已深入人心。物流速度快、用户体验佳,是京东物流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据国家邮政局2017年2月邮政业消费者申诉情况通告显示,每百万件包裹中京东物流的延误仅有0.27件、丢失损毁仅为0.27件,仅0.29件受到客户申诉。这三项指标均不到行业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用户体验行业领先。
目前,京东物流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率先实现了当日达、次日达、极速达等时效,甚至做到了从消费者下单到送达仅仅7分钟的极致客户体验。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京东物流大幅降低了货物搬运次数和存货周转天数。
按照传统的商贸流通的规律,中国商品的平均搬运次数为7次,而京东物流只需要搬运两次,就可以将商品送达消费者手中。
此外,数据显示,京东物流的库存周转天数为32-38天,而行业中的库存周转天数大概在60-70天,是京东的两倍。
京东物流在电商和物流业的突出表现,离不开京东的广阔的物流布局。京东拥有六张物流大网,小到中小件、大件物流运输,大到跨境物流、众包物流、冷链物流、B2B物流网络等。
根据京东方面的数据,截止目前,京东在全国范围内拥有256个大型仓库,6906个配送站和自提点,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沈阳、西安7大城市运营了7个大型智能化物流中心“亚洲一号”。
目前京东自营配送覆盖了全国98%的人口,将商品流通成本降低了70%,物流的运营效率提升了2倍以上。
大件物流实现中国大陆地区行政区县全覆盖;生鲜冷链的自营配送覆盖超过200个城市;跨境物流在全球运营近300条海空运链路;众包物流拥有260万注册配送员。
京东物流“外患”来袭
京东物流独立并非贸然之举。早在2013年,京东物流的就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向京东平台商家、垂直电商平台开放。2015年,生鲜冷链物流也正式对外开放。
而到2016年,京东物流才真正的打开了全面对外开放的大门。
当年11月13日,京东正式宣布京东物流将以品牌化运营方式全面对社会开放。也就是说,京东的物流体系将不再局限于“自营”商品,而是向全平台商家扩展,甚至不在京东上进行销售的商品和品牌,也可以使用京东的物流体系。此前,京东物流仅服务京东自营和POP平台第三方卖家。
这一年,国内快递物流业进入高速成长期。据国家邮政局统计,2016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高达3974.4亿元,同比增长43.5%;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高达312.8亿件,同比增长51.4%。
行业高增长的另一面是同业间的高度竞争,业务同质化和微利化的挑战随之而来。2006年到2016年,快递件平均收入已从30.03元滑落至12.71元左右,行业毛利率由30%降至目前的5%左右。
一边是物流业毛利率下行,另一边是京东物流的强劲对手正在不断加强“武装”。
2016年是中国物流快递业的“资本元年”,顺丰、圆通、申通、韵达已登陆A股,中通在纽交所敲钟。上市给快递企业带来的资金优势将大幅扩张它们的业务规模。
同年,加入物流资本战的还有众电商们。马云联手多方共同组建“菜鸟网络” 从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淡马锡、春华资本获百亿级首轮融资。
亚马逊推出专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制的亚马逊Prime会员服务,提供亚马逊全球及国内首个跨境订单全年无限次免费配送服务。苏宁物流成立物流研究室和S实验室,牵手宅急送收购天天快递70%股权。
2017年4月25日,京东物流开放化也被推到台前。京东宣布将组建更加独立的京东物流子集团,不排除未来物流集团独立融资和上市。
独立的京东物流“内伤”加重
京东自营式物流模式,乃是企业包揽从仓储到配送的一切环节,物流全产业链产生的成本均由京东承担。多年来,物流体系是京东的心头肉,京东在物流领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然而,伤京东最深的恰好也是物流。
京东物流固然提升了用户体验,但作为成本中心,物流也拖累了财报,侵蚀了利润。
京东财报显示,2015年,京东按照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亏损9亿元。2016年,按照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扭亏为盈,净利润为人民币10亿元,不过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京东仍然亏损,尽管亏损正在收窄。
京东要盈利,改善营收数据,就必然要将仓储物流开放,让第三方商家进入,分摊仓储物流成本。但这很可能导致第三方订单数的增长给京东物流带来挑战,蚕食京东物流的本身的服务品质。
京东方面称,对外开放以来,仓配一体的外单单量增长近200%,根据京东商城2016年第四季度财报,京东自营与平台上第三方商家交易总额分别为1147亿元与914亿元。
由于第三方商家主要由第三方快递配送,意味着京东商城近44.3%的交易额主要依赖圆通、中通、申通等第三方快递公司进行配送。
为了适应物流业务量的上涨趋势,未来五年,京东物流计划把物流中心的面积扩大至超过5000万平方米、建设跨区航空物流网络、扩展15倍于目前的冷库面积、运营超过20个自营海外仓。
京东称其物流网络将覆盖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京东还称其B2B物流网络将覆盖超过300个城市,并与达达的众包网络协同,搭建全国最大的同城配送网络。
可以预见,京东物流独立之后,可以预见,京东物流独立之后,第三方业务将会为京东带来大笔收入,也能分担其成本压力,但在人力成本日益上涨的当下,京东物流能否发挥规模效应,竞争过顺丰、圆通等快递公司,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此时,京东两大核心指标,即GMV(交易总额)和营收增速却正在放缓。财报数据显示,GMV增速已经从2014年的107%,下滑至2016年的47%。营收从2014年Q4的73%,降低到38%。
可望不可及的黑科技“解药”
京东仓储事业部负责人吉芥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B2C业务发展的十多年间,人力成本在京东总成本中占比非常大。
整个2016财年,京东物流总共配送15.93亿单,履约总成本210亿,平均每单13.2元。
此前刘强东在访谈节目中放话说,要保证快递员的工资永远比县长高。除了工资,刘强东还强调,京东是全额、足额给全体员工缴纳五险一金的。而在京东目前的员工结构中,配送人员就达到了接近12万,占到京东总员工数的80%。京东物流的人力成本压力可想而知。
在这种情况下,京东最强烈的需求就是,怎么依靠技术手段减少对人的依赖。
2016年5月13日,京东集团正式成立京东JDX事业部,同时发布智慧物流开放平台。国内自动化设备制造制造、集成商沈阳新松机器人成为首个合作商。半年后,京东就首次曝光了无人机、无人仓和无人配送研发成果,并在双11期间完成首单无人机送货。
京东无人机
以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库等为主要代表的黑科技,为京东的高人力成本带来了“解药”。但是,这一切似乎仍然可望而不可及。
以无人机为例,无人机目前还需要不少的人工操作,真正的可以编程化、自动化的集群飞行,还处于试验阶段,无人机的续航能力也非常有限。并且,国内的无人机监管非常严格,很多城市市区范围是禁止无人机飞行的。所以,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政策层面,无人机送快递在短期内很难实现。
京东物流CEO王振辉表示,此次通过独立运营,京东物流希望与更多合作伙伴一起打造一个包含物流、电商、金融、保险、数据贺技术在内的智慧供应链价值网络。
大胆入局物流战,“内忧外患”的京东物流是激流勇进,还是步履维艰,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