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旅游地产观察
提供第三方最专业、最权威的旅游地产信息、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西文旅发布  ·  全国第四!2025年1月全国省级文旅新媒体国 ... ·  昨天  
镇江发布  ·  在镇江,开启春日漫游计划! ·  昨天  
黑龙江交通广播  ·  2月24日正式闭园 ·  2 天前  
黑龙江交通广播  ·  2月24日正式闭园 ·  2 天前  
衡阳日报  ·  最新!南岳衡山中心景区发布公告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旅游地产观察

文旅巨擎灵山集团继灵山胜境后的第二个世界级文旅目的地——尼山圣境

旅游地产观察  · 公众号  · 旅游  · 2018-11-09 21:00

正文

编者按:


灵山圣境佛光普照尚未冷却,尼山圣境又自带圣人光环大踏步向你走来。铺天盖地的文化狂轰滥炸,游客目不暇接的千年IP塑造。起承转合收,带着设计者对这里“孔儒文化”的精心诠释,想必,又是一处好的“朝圣”之处吧。曲阜本地的旅游市场在此之前恰似一片未经开拓的“香格里拉”人人都知其好,却没有配套的落地产业将这个地方做成“圣地”。“尼山圣境”恰好就是这样一种升级,可称点睛之笔。


泱泱五千年华夏文明,博大精深。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文明体,承载了太多故事、思想、观念和情怀。在这其中,有一族思想浩瀚似海,深刻地影响了2500年的中华大地,那就是孔子文化。


提到孔子文化的旅游目的地,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山东曲阜的“孔府、孔庙和孔林”。殊不知,在曲阜,除了“三孔”外,还有一个 堪比麦加、耶路撒冷的精神高地。这里有孔子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观川亭和智源溪,这里有孔子父亲生活过的鲁源村,这里有孔子母亲的故里颜母村和传说孔子出生的夫子洞,这里山川秀美,湖畔涟漪——这里就是尼山。


数年前,国内首屈一指的文旅公司无锡灵山文旅集团携着极大的激情,考察调研了这里山环水抱的自然山水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之后与本地国资集团公司签约,立志在这里共同开发一个全新一代的大型文化旅游项目,并欲将其打造成世界级文旅目的地。 这里有中国文化特有的圣山、圣水、圣地的圣境景观和圣父、圣母、圣人的圣境格局,“尼山圣境”由此得名。


有幸,我们最初参与了项目的调研论证工作。春去秋来,近十载。在2018年中秋晚会上,“尼山圣境”在全球观众面前横空出世,惊艳四座。紧接着的国庆7天长假,尼山圣境接待游客爆棚。


这是灵山集团继无锡“灵山胜境”的第二个作品。它能否像当年灵山大佛、梵宫一般引爆旅游市场?时隔数载,我们近期又踏上去往尼山的朝圣之路,亲临“尼山圣境”,一探究竟。


01

尼山的文化价值


孔子是世界公认的中国古代文化圣人。在认知上,通常与释迦牟尼、耶稣等思想先哲联系在一起。尼山是孔子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


  • 它是孔子的诞生地。

  • 它拥有尼山孔庙和书院、夫子洞等完整的文化遗迹。

  • 它周边的鲁源村,颜母村是孔子父母生活过的村落。


这是曲阜尼山珍贵且独一无二的文化旅游资源,这三个元素与“三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以孔子文化遗产为核心的文化生态系统。


尼山,拥有着无可比拟的文化高度,但人们对“尼山”的认识和了解却远远不足。


1、尼山是孔子的诞生地


据《阙里志·尼山》载:“在尼山之西五里,史载孔子生鲁昌平乡,即此,今名鲁源村。” 过鲁源村,绕过尼山南麓,是智源溪。智源,即智慧之源,是说孔子出生地乃智慧之源。沿智源溪西岸北上,便至坤灵洞,又名夫子洞。此洞相传为孔子诞生地。夫子洞不远处是观川亭,传说是孔子临川慨叹的地点,那一叹,声闻千古:"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哲学之思最初的起源。



2、尼山自古以来就是后世奉祀孔子的核心场所之一


尼山奉祀历史久远、沿革清晰、遗存完整,是弘扬孔子文化的核心场所之一,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尼山有庙始见于《魏书•地形志》“鲁县有叔梁庙”,所以原名应为“叔梁庙”,是祭祀孔子父亲的庙宇。到了宋庆历三年(1043年)始,“叔梁庙”成为主祀孔子的庙宇,叫“尼山孔庙”至今。


尼山孔庙与曲阜孔庙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 尼山孔庙不仅仅是纪念性孔庙,在宋以后增加了兼有书院的教育功能, 虽然在明清时期随着书院的衰落又变为纯粹的纪念性庙宇。


现曲阜孔庙和尼山孔庙均为列入国家祀典的礼制庙宇,每年国际孔子文化节期间都会在曲阜孔庙举办秋季祭孔典礼;清明节期间在尼山孔庙举办春季祭孔典礼。


3、孔子思想是什么?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引用此句以赞美孔子,并且说:“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足以可见孔子对后世人民的思想和生活影响之大。


仁政


概括来说, 孔子构建了以“仁”为基础的思想体系。 他认为“仁”即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在治国方略上,孔子主张“德治”或“礼治”,倡导“为政以德”,认为要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要用道德和周代礼教来治理国家。


孔子的“仁政思想”主要以缓和阶级矛盾为目标,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为此,他还提出要以德治民,非常注重道德在治理国家政治事务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历代君王们大多把孔子的思想当作统治指导,并尊称孔子为“至圣先师”。这直接促进了孔子思想学说的持久传播和孔子留下的思想遗产的保护弘扬。


培养君子


孔子兴办私学,学生达三千人,贤良72人,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 他主张以“培养君子”为教育目的,在教育内容上以“文行忠信”四教为主,在教育对象上应“有教无类”,在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上则主张“因材施教”“诲人不倦”“举一反三”,要求学生要持有“温故而知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观念。是世界公认的著名教育家、哲学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为“万世师表”


4、儒家思想的核心


儒家思想的核心即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倡导以血亲为基础的人伦关系,重视现世事功,拒绝空谈虚性,提倡修身存养推演治国平天下等。


儒学思想是经过孔子、孟子、魏晋玄学、唐代韩愈、宋代理学、明代王阳明等形成的,是中国社会主流思想意识。 儒学倡导“和而不同”的普世价值观,具备巨大的世界影响力,为尼山圣境定“明礼生活方式”为核心文化主题提供了文化思想基础。


02

尼山圣境 山水环绕,人杰地灵的自然区位


1、“五龙五峰拜尼山”的自然格局


尼山位于曲阜、泗水和邹城三市交汇处,远离闹市,自古就是山清水秀之地。去尼山观览,有五峰雁列,似五位老人,因此又称五老峰。尼山傲居正中,巍峨壮观。


尼山圣境位于尼山南麓,面对上世纪60年代建成的尼山水库。尼山水库是过去五川汇流(五川:智源溪、夫子河、张马河、颜母河、田黄河)之处。如今,五川中的三川(夫子洞河、田黄河还有张马河)在尼山水库汇流,碧波荡漾。五座山峰环湖而立,与水库相映生辉。构成了“五龙五峰拜尼山”独特的自然格局。



2、省内外交通便利,区域内交通有待提高


便利的交通是景区游客量的基本保障。尼山圣境由于是新建的景区,可通达性还有待完善。


从大交通层面来看,曲阜为了发展旅游业,引进高铁站,高速公路和航空线到达曲阜也很方便。目前区域内,北有G1511日兰高速,西有G3京台高速,南有S342线,东有S244线,尼山圣境主要通过尼山旅游专项公路与外部连接。


京沪高铁在曲阜设站,从高铁站到尼山景区,专门开辟了一条滨河观光大道,车行20分钟左右可到景区。同时,离景区最近的 济宁曲阜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等地的多条路线。


可以说,省内外出入曲阜已经极其便利,但是从曲阜火车站以及机场去往尼山圣境景区缺乏旅游专线。除了团客和自驾客,散客进出景区并不方便。



03

世界的孔子,孔子的世界——尼山圣境的文化设计


一个有生命力,可以持续不断更新的文化旅游项目,必须要有一个经得起拷问的文化设计。在这点上, 尼山圣境可谓是“喜马拉雅式的文化地标”,它梳理了尼山圣境项目中孔子与世界的关系。这个关系,可以用“世界的孔子、孔子的世界”十个字来表述。


1、世界的孔子


从文化传播角度来说,孔子早已是一个跨越文明的品牌,是中华文化代表性的象征。世界各地成立孔子学院,以孔子之名标志通往中华文化的门径。“世界的孔子”,是从外部维度感受世界意义上的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学”,从而对圣人思想引发的思考。


这个所谓“世界的孔子”,不仅是指理想主义者孔子,也是指那些和孔子一样,矢志不渝追求大同世界、小康社会和大学之道的志士仁人。


2、孔子的世界


从内部维度来看, “孔子的世界”是尼山圣境尝试用“大同思想”营造一个孔子的理想社会,通过游览孔子的出生地,走进孔子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通过理解“六经”及“十三经”的思想文化内容,来了解孔子的历史以及理解孔子的思想,从而进入孔子的世界。


基于这十个字的文化设计,尼山圣境确立了自己的准确的文化定位及产品理念: 建设一个“文化修贤度假胜地”和“世界级人文旅游目的地”,以“明礼生活方式”为核心文化主题,打造集文化体验、修学启智、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载体。


在产品力打造上,主打孔子文化,构建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试图完成“传统文化复兴”。这也尼山圣境区别于“三孔”景区的核心之处。


04

尼山圣境的规划的解读


在去往尼山之前,我们有幸拜访尼山圣境的规划设计师,凡度设计事务所(DUS Studio)李宽,详细了解了尼山圣境的总体规划。李宽介绍,尼山圣境项目总区域范围占地35.76平方公里, 分为三个部分,环抱尼山水库而建。



一期项目核心区位于尼山水库北面,建设项目包括大学堂和孔子像、尼山孔庙、鲁源村、耕读书院、尼山书院酒店等。


目前,大学堂和孔子像已开放参观。这个部分以游览为主,整个景区展现的是“孔子式的理想社会”,希望游客在山环水聚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孔子的世界”所要表达的意境。尼山书院酒店作为旅游配套,已经建成营业。


二期项目包括贤林书院、仁山书院、全球孔子学院联盟基地、环湖生态休憩带等,打造的是一个深度文化高地和研习体验中心。


这里是一期项目的延伸,游客在游览一期景区后直观感受到了“孔子的世界”,二期则是一个更深入的体验。在 各大书院,体会孔子“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归所,在全球孔子学院,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洗涤,从而感知“世界的孔子”。


三期项目主要集中在尼山水库南侧,包括尼山创意产业园、尼山国际艺术中心、尼山商业购物中心等。看目前的规划,这个区域今后将引入产业,是一个文创园区、艺术创意村落,也是当地文化、产业的展示区。


可以预见, 尼山圣境三期全部建设完毕后将会是一个世界级的开放式的文化旅游度假区,重振儒学文化,撬动区域产业经济,有望让来曲阜乃至山东旅游的客人停留时间进一步拉长。


05

山环水抱间的朝圣之路——尼山圣境动线设计


尼山圣境目前开放的景区主体为孔子像和大学堂。整个景区遵循 “倚山临水,随形就势” 的空间布局理念,展现的是“孔子式的理想社会”,理想世界的意境空间。


我们来看这张游览动线图。尼山圣境的中央主轴以孔子像为精神和空间制高点。游览动线简单清晰,由夫子长堤进入中轴朝圣之路。



文化旅游项目不管以怎样的形式出现,归根结底是产品业态的组合。以街道、广场、房屋、水系、自然景观、交通组合等为载体,民宿、酒店、零售、餐饮、文化标志物、亭台楼阁塔、活动糅合其中。如何将这些东西串联,如何讲好一组或数组引人入胜的故事,最后变成丰富的吃住行游购娱的体验,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靠文化典籍的挖掘,打造场景性。


尼山圣境就宛如一幅东方山水画,从孔子的生平开始,将孔子的思想、儒学的文化,一一展现在游客面前,诗意盎然,栩栩如生。把简单的动线,打造的有故事性有场景感有神圣的仪式感。我们用“起承转合收”五个章节来具体看这条朝圣之路是如何打造的。


1、起——从孔子的最初开启游览旅程


景区外围设置两个停车场:“鲁源停车场”靠近鲁源村;“圣源停车场”在尼山孔庙夫子洞景点附近。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这两处停车场分别承接的是从曲阜和泗水前来的游客。


从内容上来看,这两个地方都和孔子的最初有关。鲁源村是孔子随母亲迁居曲阜前生活的地方,而夫子洞则是传说中孔子的诞生地。


游客在停车场下车后,并不是直奔景区,而是先去孔子的出生地,或者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据悉,鲁源村将建设成为尼山圣境二期的一部分鲁源小镇。 游客在这里感知历史,欣赏当地文化风俗,从而完成了从外部世界到圣哲世界的空间转换、场景转换和心情转换。



2、承——夫子长堤承接朝圣之路,也酝酿着仪式感


游览完孔子出生/生活过的地方之后,游客乘坐景区内穿梭巴士来到景区东门入园,漫步夫子长堤。



这条长约1公里的长堤,沿孔子湖(尼山水库)而建。湖边芦苇随风飘动,垂手可得。湖中央小船数条,不时有鸥跃过水面。夕阳西下,美不胜收。智源溪虽已干涸,然而站在五川汇流处的孔子湖畔,同样可以感受两千多年前孔夫子的临川一叹。



长堤通往辟雍广场。走到这里,就开始了真正的朝圣之路。在朝圣之路外设置一条长堤的用意,或许是希望游客在“观川望像”之际,从心底慢慢燃起一股仪式感。同时, 朝圣人流经过夫子长堤最后在辟雍广场集聚,有助于形成万人敬仰朝拜圣人孔子恢弘庄严的气势和场面。


3、转——另有山道可通向孔子像


先看中轴线的设置。中轴线上有三个标志建筑,分别为观川台、而立门和孔子像,由辟雍广场、金声玉振广场和耳顺广场相连接。中国古代到了夏商周时代,开始形成典章制度和伦理道德。表现在建筑和布局上,则是开始被赋予等级 、秩序 、尊卑等礼制文化的要求,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空间布局的标准和范式。



尼山圣境中轴线建筑空间的布局,正是对东方世界精神秩序和礼制文化的继承,层层递进,强化进入性的仪式感。


经过辟雍广场后,朝圣之路分成两条。


一条路是继续沿着中轴线进入。经过而立门,“而立”取自《论语·为政》中孔子对于自己在30岁时所达到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三十而立。


过而立门,是金声玉振广场,取自孟子以“金声玉振”赞誉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金声玉振广场可容纳4000~6000人进行祭孔仪式等其他活动,同时也是今年央视中秋晚会的主会场。


继续拾阶而上,即可通向孔子像脚下。孔子像脚下的九组台阶叫天命大道,共260级。260级台阶寓意孔子的思想已传承了近2600年。



中轴线外的一条山道,则是经过辟雍广场后,往西面环山道一路向上,在百花从走缓缓漫步,最后在孔子像脚下汇合。


4、合——观孔子像游大学堂是朝圣之路的高潮


游客从孔子出生的地方(父母生活居住的地方)一路沿着夫子长堤,经过两道门三个广场,逐渐登高,最后来到孔子像脚下。站在高处,眺望远处连绵山脉,宁静的孔子湖。


从孔子像脚下望夫子长堤和孔子河


在这山环水聚的自然环境之中,田园、村落、乡间小路,一派“悠然自得,安居乐业”的气象,与孔子理想世界有着意境之合。这是孔子向往的“大同世界”。


绕过孔子像,向东走,则是大学堂,是整个游程的高潮部分。



5、收——漫步曲折长廊,潺潺流水,余音环绕,意犹未尽


走出大学堂,面前是一条曲折的木质长廊和一潭池水。假山堆叠,流水觞觞,颇有一番意境。水系贯穿整条长廊,视觉上形成长廊通向孔子湖的错觉。漫步在长廊里,经过几座茅草屋。即便是茅草屋,也是仿古代的建筑模式,《汉管》云,古清庙盖以茅。可见古代的太庙盖的是白茅,而这些茅草屋的顶也有点仿简易卷棚歇山顶。足可见其用心。



从大学堂经过山水回廊,最后离开景区,徐徐缓缓感受潺潺流水,耳边古乐阵阵,意犹未尽。



06

尼山圣境核心区是如何打造的?


尼山圣境一期核心区又称为“宫像区”。“宫像区”的“宫”指“儒宫”即大学堂,“像”指孔子像。


孔子像立于中央的山腰之上,大学堂位于其右侧的山脚下,由于大学堂建筑体量大,为不使之显得突兀,建筑屋顶最高点的标高低于孔子像基座。至此,大学堂与尼山融为一体,成为 “高山仰止”的文化圣山。


孔子像与大学堂好比灵山大佛与梵宫。彼此独立却又相互成就,缺一不可。 孔子像是尼山圣境的精神制高点,让游客一入景区就有一股敬畏之心,而大学堂则是集孔子思想为大成之地,游客在这里通过不同的场景体验,真正理解孔子文化的精髓所在。


1、孔子像


这座高达72米的孔子像,相当于24层楼房高度。呈现出的是一位“可亲、可敬,师者、长者、尊者”的形象。它背山面湖,面南而立,采用钢结构主体,外部包裹铜质层。基座占地面积就有7800平米,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孔子像。72米的寓意,源于孔子的弟子中有72位贤人。


站在尼山脚下仰望孔子像,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孔子像不仅是“尼山圣境”的最高点,从精神层面讲,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的深远影响,也让其达到了精神层面的制高点。



2、大学堂


大学堂的建筑方案来自钱健和他带领的上海圆直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的设计团队。钱健也是无锡灵山梵宫的建筑设计负责人。 他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大学堂设计的过程以及空间布局和动线设计的由来。


大学堂位于中轴线的东侧, 总高65米,共9层,总建筑面积7万平米,是集博物,典礼,讲堂,会议,演艺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建筑。


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建筑外观


大学堂的建筑外观大气磅礴,建筑风格“拙朴、自然”,呈现新东方古典风格。


不同于建于平地上的建筑,大学堂因依山而建,所以圆直设计团队在建筑布局上考虑到尽量避开地形汇水沟和原有林带,依靠山体之势层层退后形成错落的形态。


建筑共九层,从外观看来形成了三层基座,五层主体建筑之势。建筑面宽175米,进深205米,结合高程做了立体的多进院落,并且结合山体形成Z形展开的主体建筑走势。



建筑形体和立面设计以不对称的体块构成动态的均势,下部裙房层层退台,衬托起上部主体建筑的高大气势。屋顶采用宽阔平缓的坡屋顶,给人以宽广深远的感觉。建筑风格雄阔而谦和,突出儒学的思想内涵。


钱健团队为了使建筑与周边山体和孔子像的风格融合统一,在建筑立面的材料选择上颇费心思。台基使用的是山东嘉祥产的青石,在表面处理上凸显出现代工艺的特征。主体建筑以木色铝板和暗红色砂岩展现出传统木建筑的色调,上部屋顶则以灰色金属和平瓦展示传统屋面的意向。 以青、赤、灰三色为主的大学堂掩在层林尽染的山峦中毫不突兀,又在北方辽阔苍茫、浓郁的秋色下,显出其恢弘的气势。



漫长的求学之路


大学堂是孔子思想的精髓所在,是整个景区开展儒学文化内容的载体,传授的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所以设计中设置“仁义礼智信”五个厅堂,这五个厅堂是建筑的中心和空间的高潮。


孔子是万世师表,鼓励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成为君子,但“到达课堂”没有捷径,需要经历一条漫长的求学之路。 为实现这个具有仪式感的进入感受,大学堂的室内空间中设计了一条独特的路径,这条路径从入口到“仁智礼义信”主厅,串联起一系列主要用房,形成了室内空间序列。


大学堂的建筑平面布局设计采用了曲阜孔庙等传统建筑的空间组织模式,总体布局由三个层面构成:外围的自然庭院、中间由回廊连接的各公共用房以及中央“仁智礼仪信”等各核心厅堂。



我们来具体看这条路径的设计:



大门和庭院


大学堂的南侧入口有三个庭院,中央的庭院对应于主大门,大门只在重要场合才打开。普通时段进入大学堂需穿过西侧的庭院进入。


集贤厅


集贤厅也是入口大厅,是进入大学堂后第一个室内空间。在功能上,起到游客服务中心的作用。厅里放置 尼山六景双面绣,随绣画走到大厅中央,顶部有一个巨形的木雕藻井,人们在此汇聚,抬头便是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由八十一级台阶组成,台阶宽13.5米, 两侧设立长明烛灯,代表孔子高举生命之道,弘扬心性仁学,丽如日月,朗照百代。



游客从大学之道开始正式开启“登堂入室”的求学之旅。“登堂入室”出自《论语》比喻学问由浅入深。游客经过八十一级台阶的攀登后,到达位于第二层的“七十二贤廊”。



七十二贤廊


七十二贤廊,东西长105米,南北宽17.5米,高16米,是大学堂最重要的文化空间之一。数字七十二寓意步入七十二贤廊的参观者如同与七十二贤人一起成为孔子的弟子,向老师求教。


它既是进入“仁义礼智信”前的休息大厅,又是一个故事大厅。通过用三十组雕塑展现孔子与七十二名弟子的生动故事。值得一提是,这些雕像做的非常精美,有群雕、有情景雕,有个人雕。


完全从当代人的审美出发,通过活化手法表达尼山圣境所蕴含和倡导的明礼生活方式。游走其中,两排高大的雕像扑面而来,不由自主使人抬头去阅读他们的故事,并深深沉浸于此。



“仁、义、礼、智、信”五厅


走过七十二贤厅,就来到大学堂核心空间“仁、义、礼、智、信”五厅。其中“仁厅”居中,是最大的主厅。这是一个面积达到三千平米巨形的“课堂”,空间感受设计成为一个儒文化的图书馆:四周高大的书架一直延伸到屋顶,放满了儒家经典的古籍,中央是一列列的书案,可容纳上千人聚于一堂听课、抄经典、举行仪式。



“义、礼、智、信”四个厅围绕在仁厅四周,每一个厅堂用不同的方式讲述孔子的思想。


义厅


礼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