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世纪末板凳的拓扑结构
曾有人恃着自己有才能,耽误了前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华人生活网  ·  伊州地毯清洁工4.99美元淘的盘子,竟是中国 ... ·  2 天前  
华人生活网  ·  伊州地毯清洁工4.99美元淘的盘子,竟是中国 ... ·  2 天前  
每日经济新闻  ·  民营经济第一城:深圳还是杭州?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世纪末板凳的拓扑结构

挪威的森林与传话游戏

世纪末板凳的拓扑结构  · 公众号  ·  · 2018-05-12 19:56

正文


突然想起,村上春树是受到20年前The Beatles的《Norwegian Wood》而写的《挪威的森林》,而10年后伍佰读完这本小说又写了一首《挪威的森林》。这好像是前几年流行的传话游戏,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初的意义慢慢消散,最后成为顶着同一个名字的个人意志的堆砌物。难得的是,这个时间跨度为30年的游戏在情感上保留了较多的原始信息,有人讲,以村上为中心, The Beatles 写了绿子的故事,而 伍佰 写的是直子。

关于wood,村上后来表示有种意见是“挪威产的家具”,但他取了“森林”之意,毕竟“Norwegian Wood的正确释义,归根结底就是‘Norwegian Wood’。”当然还有种说法,是为了规避审查而把“Knowing she would”谐音成了“Norwegian Wood”,若是如此,这个俏皮的说法就和森林一点关系也没有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便成了一厢情愿。

我不明白自己究竟是怎么想到挪威的森林这个词的 ”,约翰·列侬在访谈中说。而对村上来说,非《挪威的森林》不可的原因,“ 如果要我详述理由,我也道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当时怎么也想不出别的音乐 ”。似乎是约定一般,伍佰后来在访谈中做出了同样的回答,“ 玉山的森林?阳明山的森林?还是内湖的森林?……我还是喜欢用「挪威的森林」,没有为什么…… ”三位传话选手的回答似乎证实了昆德拉的话,无意义才是生存的本质。时间的波动载着 歌声与文字 汹涌而来,惊起一片聚合的鸟群,消失在各自的天空中。

寒假里看的伊坂幸太郎的《Fish story》则是把这样的传话游戏发挥到了极致。该书又译《一首朋克救地球》,正如其名,讲的是在“性手枪”出道前一年,一支太过超前以致要解散的朋克乐队在录的最后一首歌里加了一分钟的空白,这段静音部分的影响在未来几十年中陆续传递,最后间接促成了天才少女修复了类似千年虫的bug,拯救了地球,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处于节点的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身在其中,但结果确实是一首朋克救了地球,不是很奇妙吗?就像看着花火的时候,以前的朋友说不定也在别处看着,也在想着同样的事吧。

《Fish story》也是 那支朋克乐队最后的歌曲的名字,来源于一本虚构的小说,fish story本意是吹牛,但当年一个要养家糊口而冒充翻译的人译成了鱼的故事,阴差阳错之下造就了“如果我的孤独是鱼”这样的歌词。大概是这个失败的译者拯救了地球吧,这样的一厢情愿不也是动人的吗? 在写完涉及到大气遥相关、因果相关的毕业论文之后,我意识到,鲁迅讲的“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并不是一句无聊的话——当然他也说过“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后来王江山在后面补了一句,“诚知世事皆可原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