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樊登读书
和你一起读书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跟宇宙结婚  ·  “跟宇宙结婚”音频节目总目录 ·  16 小时前  
跟宇宙结婚  ·  日常絮叨:上饿了么搜【跟宇宙结婚】领红包哟 ·  16 小时前  
跟宇宙结婚  ·  节目更新:跟宇宙结婚悄悄话 vol.245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樊登读书

越活越好的逻辑顺序,千万别搞反了

樊登读书  · 公众号  ·  · 2024-08-17 17:58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自我认知偏差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自我修炼和提升外在形象来改善生活状态。文章通过举例说明了内外兼修的重要性,并强调了保持积极心态和不断学习成长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自我认知偏差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文章指出,自我认知偏差可能导致人们陷入焦虑、迷茫和停滞不前的生活状态,影响个人发展。例如,文章中提到的黄亦玫和苏苏的例子,说明了整洁大方的外表和学识修养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2: 内外兼修的重要性

文章强调了内外兼修的重要性,通过李雪琴和博主娜娜的故事,说明了注重外表的同时也要注重内在修养的提升,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关键观点3: 保持积极心态和不断学习成长的重要性

文章指出,保持积极心态和不断学习成长是克服内耗的关键。通过举例军人谭志勇的故事,说明了坚持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正文

*贴片包含广告


作者 | 萤烨
来源 | 读者(ID:duzheweixin)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清晨起床,为了赶时间随便从沙发上抓起皱巴巴的衣服穿上,顺便对着镜子扒拉一下油腻腻的头发,每天邋里邋遢,常常陷入焦虑;


学习一门技能,刚开始时热情澎湃、信誓旦旦,结果过了一周,自动放弃;


抱着一纸文凭便觉得拥有了全世界,停止学习,长期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悬浮”状态;


……


很多时候,外显的邋遢形象,或内隐的错误观念,都是自我认知偏差的投射。


当一个人疏于自戒自省,懒于塑造自我,不仅会让生活质量大打折扣,而且会折损自身能量。


而当一个人在生活这个修炼场上潜心修炼,做自己的花匠,他的日子才会在悉心经营中热气腾腾起来。


恰如这句话所说:“人应当像‘人’字一样,永远向上而又双脚踏地。”


所以,人生越活越好的逻辑顺序,千万别搞反了。




电视剧《玫瑰的故事》中,有这样一个细节。


女主角黄亦玫在参加一次面试,不巧衣领被墨水弄脏。在洗手间整理时,进来了一位戴着丝巾的姐姐。


黄亦玫灵机一动,向她借丝巾。

姐姐没说话,当即解下丝巾借给了她。

黄亦玫接过丝巾,表达谢意后系在了脖子上,遮住了衣领上的污渍,成功补救个人形象。


正式面试时,黄亦玫发现,刚才借丝巾给她的“姐姐”,正是面试官苏苏。


苏苏借机考验她,出题:


“从艺术和审美的角度阐述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条丝巾?”


黄亦玫见多识广,说出这条丝巾是北欧的小众品牌,图案设计参考了马列维奇的设计风格……


最后,黄亦玫点题道:


“消费者的审美很重要,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决定了这个社会的气质。”


出挑的外在,叠加内在的学识涵养,让她赢得面试官青睐,顺利入职。


平日里认真打理自己,内修外养,在关键场合,攒足的底气就能发挥妙用。


而邋遢、草率会让能量场向负极倾斜,与美好的际遇擦肩而过。

“在形象上下的功夫,会给你的学识、资历和教养点上传神的一笔。”


干净、整洁、大方的外形,不仅能增强彼此的信任感,更是社交场合不可或缺的硬核条件。


而邋遢的外在形象,则会给人留下生活失序的负面印象。


不求名牌加身,把自己打理得干净整洁,这是对热气腾腾的生活给出的一份诚意,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




“爆梗女王”李雪琴,在参加某综艺节目时,曾坦言自己经常陷入内耗。


她会过度判断,放大一些事情的重要性。


比如,她会回想起两年前别人说“谢谢你”,而她没说“不客气”,觉得自己当时不礼貌。


特别是在真人秀节目《五十公里桃花坞》中的一段经历,一直让她耿耿于怀。


当时,李雪琴和其他几位嘉宾共同组成“650电台”团队,策划各种形式的活动,为保证效果,团队成员常常熬夜一遍遍磨合想法,梳理流程。


采访嘉宾,策划晚会、选秀、台庆……想方设法为参加节目的“坞民”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带去新鲜感。


长期高强度的创排过程,团队成员的压力可想而知。


于是,在一期节目中,“650电台”宣布解散。


宣布这一决定的当下,李雪琴只是象征性地附和,没有表露更多,但其实她内心非常丧颓,这种情绪延续了很久。


“自己每天非常没有安全感,650的解散让我觉得失去了支点。”


这样的情节在李雪琴的身上反复上演,消耗掉她大量的精力和心力。


在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中,也有这样的一个人。

博主娜娜在网上人气很高,日常喜欢做公益。


过生日那天,她将直播收益捐给了一个家庭困难的孩子。


没想到,迎接她的不是颂扬称赞,而是铺天盖地的网暴。


为了走出阴影,她来到云苗村,在有风小院的咖啡屋做起了义工。


大麦是一名网文作家,常因灵感枯竭卡文而焦虑、做噩梦,网友差评让她失眠痛哭,一度丧失继续写作的勇气。


她也来到了云苗村调整状态,重新找寻写作灵感。


娜娜和大麦结识没多久就成了闺密,她们心疼彼此的遭遇,互相治愈着对方。


最终,爱唱歌的娜娜又回来了,不再害怕镜头,在大麦生日当天唱了一首《再回首》。


大麦也找到了写作灵感,作品有了喜人的进步。


《我的外婆,从不内耗》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世间,太多过眼云烟,唯有平静与力量永不被掠夺,永与你随行。”


能治愈内耗的,从来都是我们自己和生活本身。


把时间分给睡眠,把脑力分给书籍,把体力分给运动,把心力分给平淡生活和大自然中的花鸟鱼虫、山川湖泊。


松弛一些,让身心透透气,焦虑不安自会烟消云散。



在畅销书《你不普通》中,看过这样一个案例。


作者有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同学,大学毕业后,这位同学一门心思想凭借学历找一份高薪的理想工作。


她认为自己的条件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结果被现实打脸。


需要沉下心从基层做起的工作她看不上,一下班就絮絮叨叨,抱怨工作的繁琐,一份工作没做多长时间就选择辞职。


她也没有机会链接到更好的资源,海投简历到Top大厂,最后都被无情筛掉。


时间就这样偷偷溜走,她除了焦虑和愤懑,什么也没有积累下来。


原地等待,停止学习成长,“无力感”便会成为生活的关键词。


生活从未停止教学,所以跑起来是唯一的选择。


在“人民日报”看过军人谭志勇的故事。


大学开学第一天,谭志勇偶然间看到了校园里张贴的红榜——

两名大四的学长被招飞成为空军飞行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