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为了逃避北京的寒冷,决定利用年底的假期去旅行。打开地图看了一圈,把目光聚集在了南亚大国印度。她这么做绝对是受了我的影响,两次印度归来,我自觉担当起印度旅游大使的角色,逢人便说印度的好,甚至还深沉的引用了作家、诗人赫尔曼-黑塞的一句话:1914年之前我还很爱旅行,我经常去意大利,有一次在印度待了几个月。自从那次之后差不多完全放弃了旅行,有十年没有出过瑞士,没有一个国家能有印度这样的魅力,我几乎丧失了继续旅行的信心。
在准备行程的时候,朋友既激动又忐忑,详细询问了我关于印度的种种信息,最后她又问了我一个问题:那你在印度,如何解决如厕问题?
说起在印度上厕所的经历,我经历了从
“还不错呀!”
到
“妈呀,吓死我了!”
到
“简直太尴尬了!”
再到
“好的,习惯了。”
这四个阶段。
图/shutterstock
“还不错呀。”
作为初到印度的游客,我选择了首先浏览印度的经典城市和景点,比如孟买、斋浦尔、德里、阿格拉……在一些长途汽车、火车站及旅游景点附近,可以找到有专人看管的收费公厕,给看门人递上10到20卢比(人民币1-2元)就可以进去方便了。屋内是单独隔开的小间,全为蹲坑。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印度人民如厕不用手纸,而是用水冲洗,所以一般厕所的地面都会积满了水。
大城市的如厕经历和这个差不多。来源:Public Radio International
第一次完全没有经验,穿着人字拖刚走进去,就险些滑一跟头。等我小心翼翼方便完,又小心翼翼用水装满塑料小桶,倒进坑内,再打开门出来的时候,突然意识到地上的脏水没准儿就是人们冲厕所时溅出来的,想到这儿我感到有点恶心,赶紧憋着气,提起裤腿,踮着脚尖跳了出去,旁边的印度妇女对我怪异的举止纷纷侧目。
其实除了厕所有点异味儿,没有方便的上下水外,条件还算不错,在我旅行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厕所差不多也是同等条件。
图/shutterstock
“妈呀,吓死我了!”
随着我旅行的逐步深入,我也越来越想去看看那些不是很出名的城市和景点,旅行的范围也就从城市逐渐进入到乡、镇之类。
简易版露天厕所。
我还记得我坐着长途汽车到达一个小镇后,下车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厕所。可惜这个镇子实在太小,转了一圈,我只找到具有印度特色的男性露天公厕:随便找一块水泥墙面,上面铺几块白色的瓷砖,下面挖一个长形水槽,水槽上面在象征性的砌几道保证隐私空间的矮墙,就是简易厕所了。男人们只要转过身去就可以方便,完事儿之后整理好裤子便神情自若的离开了。
图/shutterstock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觉膀胱就要爆炸了,只好厚着脸皮求助一家小卖部,店主同意我使用后院私厕后,我赶紧带着感恩的心冲进这个勉强称为“厕所”的地方,只见厕所由几根木条一片破烂的塑料布搭建,木条中间是一个大洞,下面放着一个铁桶,还没容我思考以什么样的姿势可以快速方便,就已经被旱厕高浓度的氨气熏的流下了眼泪,瞬间让我有了回到童年北京胡同公厕的感觉。
也顾不上多想,当我蹲在上面的时候,脑子里全是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情节:男主角杰玛•马利克正在木板搭建而成的简易厕所里方便,突然他喜欢的明星来了,却被恶作剧锁在了厕所里,他只好跳进下面的铁桶……
等我出来后,边“倒气儿”边感慨幸好这几年坚持锻炼,使得肺活量的储蓄空气能力得以显著提升。
“简直太尴尬了!”
随后的日子,仍旧是坐着破旧的大巴继续我的行程。一次,正被宝莱坞音乐和坑洼不平的地面弄得昏昏欲睡的时候,下腹却突然传来一阵绞痛。一定是刚才在车站吃了用报纸包着的Samosa太过油腻,引起肠胃不适。
图/shutterstock
忍了一会儿,发现有点忍不住,赶紧走到驾驶处,请求司机有公厕的话,停车让我方便一下。司机善解人意却说出了实情:荒郊野外可没厕所一说,不过可以在路边停车让我方便。
图/shutterstock
过了10分钟,大巴缓缓停下,我在众目睽睽之下,背着所有值钱物品,手拿一卷还没打开的手纸,狂奔下车,随后消失在一片芦苇荡的后面。
等回来后,车上无论男女老少都笑意盈盈的看着我,那一刻,没人能比我更尴尬了。
图/shutterstock
“好的,习惯了。”
除了白天座大巴之外,晚上为了节约时间和住宿费,我也会选择搭乘卧铺大巴。它有两点好处:一,印度大巴很像土耳其大巴,非常多的公司在运行着同一条线路,可以灵活选择出行时间,非常方便;二,大巴出发的时间异常准时,我甚至还遇到过提前出发的情况,相比起火车动不动就晚点6-14个小时,我更愿意选择大巴。
图/shutterstock
当然,大巴的劣势就是车上基本不提供厕所。不过体贴的印度司机会在夜里提供“唤醒服务”:用铁棍敲击着上下铺的床架,边敲边喊:“pee、pee、pee,time to pee!”声音洪亮节奏押韵。印外乘客们睡眼惺忪的从床上爬起来,鱼贯而出,司机会把我们分成两组,男性去大巴前面解决,女性则去到车尾。完毕后,大巴重又出发。
我竟然发现这种野蛮如厕的方式还真挺……方便的。
“上厕所难”的背后
起初,我一直以为是印度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但如果深入到印度的镇子甚至村庄,才会发现“上厕所难”的背后的原因可以说是错综复杂。
印度路边用两种语言写着“禁止小便”。 图/shutterstock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印度超过70%的农村仍然缺少公共卫生设施。根据2017年的Water Aid报告,印度没有基本卫生设施的人数以7.32亿的巨大“优势”荣冠全球。在孟买的贫民窟中,所有人都是在公共厕所中方便,平均每81个人共用一个厕所,有些地方由于贫困人口激增,甚至有每273个人共用一个厕所的现象。
厕所紧缺,也要花费大量时间等待。图/read01.com
联合国UNICEF的数据也表明,在乡村仍旧有大约5.64亿人露天如厕——在田地里、森林中、池塘边、高速公路旁、还有海滩上解决问题。这一行为会传播疾病,并导致一系列环境污染,公共卫生等问题。
《厕所英雄》夫妻原型。图/Storm.mg
除此之外,缺乏正规厕所也使得印度的女性成为了直接受害者:去年印度最火,也是引起人们高度关注的一部影片《厕所英雄》就是如此,它改编自真人真事,讲述一对情侣新婚当晚,新娘发现夫家竟然没厕所,无法忍受户外方便的她,向丈夫提出了“无厕所就离婚”的要求。
电影《厕所英雄》截图,村里长老们讲述为什么不能在家盖厕所的原因。
随后一间慈善机构出手相助,修建了厕所,两人和好如初,结局皆大欢喜。但是现实中,并不是每个女人都和她一样幸运。
在农村野外如厕的过程中,很多妇女就遭到了来自异性的骚扰和侵犯。据BBC报道,2014年,印度北方邦格德拉村两名年龄在14岁和15岁的少女在野外如厕时遭到多人强奸致死,随后,女孩们的尸体被强奸犯挂在一棵芒果树上;警方也给出了具体数字,
每天接到10起强奸案报案,60%的案件发生在女性外出如厕时
。比哈尔邦一名警官说,
当地400多起强奸案就发生在女性外出如厕时
。
被奸杀的女孩。图/read01.com
有人说,如果受害人家中有独立厕所,这些悲剧就不会发生。
其实家中不修建厕所,也是有原因的。
原因之一,是因为
印度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
。我在印度旅行的时候,就曾经多次看到富裕的家庭要至少需要有两个佣人:一个打扫厕所;一个打扫厕所以外的地方。
打扫厕所这种污秽、肮脏的地方,种姓地位高的人是不会干的
,在城市里尚是如此,在乡村种姓问题就更加难解,即使修建了厕所,每日谁负责打扫和清理,也成了一个问题;另一方面,出于宗教原因,一些家庭根本就不允许这种“不洁”的地方存在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