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年夏季,楼下的小园林成为人们饭后消食的好去处。三三两两的人们站在廊架下纳凉,抬起头眯着眼透过廊架看着夏日的太阳,经过植物的过滤,太阳的光也不显得那么毒辣。人们惬意地或站或坐在廊架下,享受这些遮光的藤蔓所带来的点点凉意。小孩向上攀爬着这株植物的主干,累了直接坐在它的上面。这株给人们带来清凉、好似遮阳伞的植物,正是紫藤。
紫藤是豆科紫藤属的一种落叶大藤本,自古就是庭园棚架的绿化植物,又名藤萝、朱藤,春季紫花烂漫,别有情趣,在湖畔、假山、池边、屋旁、窗前均可种植,独具风格。紫藤寿命极长,民间极喜种植,茎蔓蜿蜒屈曲,开花繁多,串串花絮悬挂于绿叶藤蔓之间,自古以来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常以此咏诗作画。李白诗云:“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引歌鸟,香风留美人。”《花经》里记载:“紫藤缘木而上,条蔓纤结,与树连理,瞻彼屈曲蜿蜒之伏,有若蛟龙出没于波涛间。”将紫藤攀缘缠绕的特性表达得淋漓尽致。人们或用紫藤缠绕木架,作为花廊,或做成姿态优美的盆景,置于书架或书柜顶上,繁花满树,老桩横斜,别有韵致。
紫藤以其特殊的植物姿态,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廊架绿化植物。夏日的园林,是植物的天堂,光有廊架而无植物,太阳显得太热烈,而紫藤正好填补了廊架的空隙。那一串串紫青色的、细细碎碎的花瓣,就这样紧紧依偎着,密密麻麻地开着。一簇一簇尽情地绽放着的紫藤下,正是人们夏日消夏纳凉的好去处。
紫藤的主干盘曲有力,与紫藤整个柔软的姿态形成了反差,丰富了园林空间的线条艺术,使廊架下纳凉的人们又有了一重可以欣赏的美景。紫藤的叶后于花抽出,有力的枝条点缀上点点紫花刚柔并济。在每年的四五月,紫藤是园林内绝佳的观赏植物,开花后的紫藤异常妖艳美丽,站在廊下,抬头望见头顶框架上低垂的花蕾,圆圆润润,或大或小,或深或浅,像中国水墨画中或轻或重的顿笔,如烟似雾,似梦似幻。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星星点点洒进来,在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紫藤随着风儿摇摇晃晃,仿若一张编织的梦网。
我第一次见紫藤是在中学课本上。宗璞先生在散文《紫藤萝瀑布》中写道:“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这是怎样美丽的花儿,如此繁盛,如此壮观,又如此优雅迷人。紫藤由此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了良好的印象。而我第一次真正认识紫藤,是在苏州亲戚的小院里。围合式的江南小院,小巧玲珑。院里屋旁种着一棵紫藤,紫色浓郁,紫藤架下是竹制小凳小桌,桌上一壶热茶,桌旁是一缸碗莲,正静悄悄地绽着叶。紫色的小花从藤上垂下,一簇簇,一串串,一丛丛,就像悬挂着的一只只风铃,在风中发出清脆的声响,从此我便爱上了这璀璨的花儿。秋天,我还见过那形如豆荚的果儿悬挂于枝间,摇摇晃晃,绿绿葱葱,一点儿也不输于花的美艳,而紫藤也由于其皮实的特性在国内广泛种植。但是也要注意紫藤不耐移栽,对其他植物有绞杀的作用,与廊架相配成为园林的遮阳伞是它最好的用处。
紫藤花香气甜而雅,人们可采紫藤花蒸食,清香味美。紫藤糕、紫藤粥、凉拌葛花,这些鲜美的特色小吃,因为紫藤花瓣而变得文雅起来。藤萝饼是老北京春季有名的花食,摘下紫藤花后用糖腌制为陷,现摘现做现卖,保持了花的色泽和清香。后来,这种小糕点在北京也很难再找到了,但是紫藤花的清香一直留在老北京人的记忆里。
在花架下坐了半晌,我仔细瞧了瞧紫藤那苍劲的枝干,它们似乎凝聚着生命的活力,拧成一股劲的奋发向上攀援,那细小的分支也不示弱,你攀着我,我依着你,随枝干缠绕向上。它们似乎在告诉人们:它很执著,它很顽强,它此生唯一的追求就是不断地向上爬,直到枝叶老去,生命枯竭。花如此,人亦如此。
本文首刊于2018年8月5日出版的《中国林业》杂志。
本文为《中国林业》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留言申请并获取授权。
获取授权转载时,请注明文章来源、图文作者姓名,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修改编辑,违者必究。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关林业新动态,敬请关注《中国林业》杂志。
订阅电话:010-84238678/8462/9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