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进入龙舟季,各处乡村的龙船陆续出水起龙喔。作为佛山最有资历的龙船,已经585岁的盐步老龙,今日从沉睡了一年的河涌里“起龙”了,准备端午节探“契仔”。
早上9点,南海盐步的龙涌村锣鼓喧天,两只醒狮在烛台前跪拜祈福,看来是有大人物要出场啦。
今来起水 又见仪型
略陈香烛 以寄微诚
歆之受之 祀典告成
见到这一撮标志性的花白长须就知道585岁高龄盐步老龙要“起龙”啦,为了避免太阳暴晒对龙身的伤害,平时它都藏在这条河涌底下休养生息,不过今日都已经农历四月十五了,离端午节还有大半个月时间,是时候起床醒下神了。老一辈都说老龙一日,人间一年,附近的乡亲,甚至是广州那边的“契仔”,都赶过来恭迎老龙“起床”。
它是我们契爷,我们要尊重我们契爷的作风以及传承文化,因为起龙船的文化已经不是今年了,是几百年流传到现在了。这些文化全部都没丢下,一直都延续上一代人,留下来的仪式、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我们一起过来看的,很小就喜欢龙船,去年没空来不到。今年有空就过来看一下,比较热闹,传统文化来的嘛。
见到甘多子子孙孙共聚一堂,老龙都话要表下心意,派封吉祥利是给大家。
这些老龙的钱来的,一烧完炮仗就起龙,派利是,个个都身体健康。
盐步老龙
我们的船来说传统龙是拜华光庙,装了龙头龙尾才能去探亲,未到五月初一之前不能装龙头、龙尾,拜了华光庙之后就游三河,五月初五出去泮塘,初六回来盐步。
起龙前“龙床”里老龙已露尖尖角
六、七名壮汉下到“龙床”里,搬开固定的木桩,清开水浮莲,排清龙船里的污水
老龙准备“游出”龙床,壮汉们奋力从船身把老龙推出到河涌
乡亲们在河里为老龙洗刷
出水的盐步老龙游在龙沙涌中
起龙仪式上“盐步老龙”传承人——邵钜熙开始颂读祝文
相传于明朝宣德七年(1432年),由当时庙前(华光庙)四约(文兴、西宁、绍蟾、凝禧)乡民发起,并与河东、河西乡民共同出资制造。船身为坤甸木,全长36.8米,龙神为“五显华光”大帝,故设5个罗伞,中间龙神之罗伞为白色;鼓后有一面百足旗,全长为四丈八尺(约16.2米),上书“五显祖庙”,顶部插12支雉鸡尾的孖金钱,相传为慈禧太后所赐。
醒狮与村中长辈庆贺老龙起水
盐步老龙与泮塘龙舟源于明朝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的端午节,在珠江河因龙舟竞渡而产生两地乡民深厚的情谊,两地龙舟结契的故事广为流传,双方结契是按龙船建造年龄长短排辈,盐步老龙为“契爷”,泮塘龙船为“契仔”。同时,盐步老龙与广州茶滘、坑口龙船文化也有着深厚的情谊。
据传明朝期间,陶附马把盐步老龙、泮塘凸眼龙、白沙红龙、雅窑东涌、石井古料(鑑)大头龙列为“五经魁”,龙牌均为白底黑字,一直沿用到如今。
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由盐步三河乡赠与泮塘“仁威庙”横匾一块,上书“播液发靈”,现存挂于仁威庙大殿。
盐步老龙礼俗在端午节龙舟活动文化精华不断沉淀形成了特有风俗习惯。非遗项目“盐步老龙礼俗”由大沥镇人民政府进行保护,2012年2月,被认定为广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13年10月,由亚洲龙舟联合会、国家体育总局,广东省龙舟协会推荐为:“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项目,同时把盐步老龙龙舟模型永久性存放于佛山市龙舟博物馆收藏。
起龙前市民纷纷“摸龙头”
起龙前市民纷纷“摸龙头”
一、起龙船:
每年端午节前,选择吉日进行祭龙、起龙、洗龙、采青俗称“进水”等仪式。
二、拜华光:
农历五月初一为盐步老龙到华光庙拜祭华光大帝,仪式上十三下头锣响鼓拜祭华光大帝。
三、游三河:
农历五月初一拜华光大帝后,盐步老龙在盐步大涌、河西、河东涌进行巡游。
四、探“契仔”:
农历五月初五,盐步老龙带着三河乡亲的情谊到泮塘探“契仔”。吉时在泮塘荔湾涌由泮塘父老长辈为“契爷”簪花挂红,并赠送黑纱绸标旗,上书“昔日夺标同鼎甲,当年沧海占群龙”和“昔日夺标同结契,当年珠海冠群龙”。
五、迎“契仔”:
农历五月初六,泮塘龙船及其醒狮艇也带着父老乡亲的情谊回访“契爷”,盐步父老以黑纱绸标旗回赠给泮塘,上书“永结交情知此日,幸同夺锦忆当年”和“不断交情知此日,幸同结契忆当年”。盐步锦龙盛会期间,盐步老龙和泮塘龙船并行游船表演。
六、食龙船饭:
五月初六端午节礼俗活动结束后,参与活动的乡民一起食龙船饭。
老龙出水
端午节还会远吗?
部分来源于珠江时报、佛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