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科学
宗教与科学的相爱相杀
文 | 聂建松
上回书说到了一些有趣的历史“巧合”,可是历史又非是纯粹的巧合。
在此之前需要给读者解释下:为什么要从那么久远的历史开始说起?这是因为很多人不仅不了解共济会的传说,而且对这些传说有很多误解——要么是认为这些传说是真实的;要么认为这些传说是编的。
然而,这些传说实际上处于一个“半真半假”的灰色地带,可能源自一条十分松散且偶然的线索,但是如果不把这条线索指出来,你就无法理解那种真伪难辨的味道。
废话少说,书归正传。
▍一、“第二圣殿被毁”以及“天宫和战车”
罗马帝国时期,在两栋著名的古代建筑——“耶路撒冷的第二圣殿”和“罗马的大竞技场”之间,可能存在了某种悲情的联系。
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约略死于公元33年左右,我们在前文中提过,此时犹太人生活在罗马人的统治之下——正是在本丢·彼拉多(Pontius Pilate)治下,耶稣被钉上了十字架。
然而,犹太人与罗马人的关系一直不好。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即尼禄(Nero)。虽然历史上他因迫害基督徒出名,然而他也讨厌犹太人,或者说,恰好基督徒和犹太人信仰相近,他对这二者是一视同仁。
公元66年,犹太全境开展了一场反罗马的战争,几经曲折,最后耶路撒冷还是在罗马军队的围攻中陷落了。第二圣殿再度被毁,大批犹太人也成为了奴隶。
就在耶路撒冷圣殿陷落之后,罗马的大竞技场(Colosseum)开始建造起来。这过程之中的劳动力大部分可能就是犹太奴隶。不过,这也意味着另外一件事:犹太人的建筑大队连同他们的宗教,也被带到了罗马的核心——他们不得不开始与罗马的工匠们一起合作,加入工会(Collegia)。
颇为巧合的是,这批人日后也会参与到基督教教堂的建设之中。
让我们把目光再转向另外一个团体。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我们在前文中提到的“艾塞尼派”(Essenes)——大群隐修士组成的工程大队。他们很有可能就是《死海古卷》的拥有者,而在这些古卷中,有一卷作品被称为“《以诺书》(Book of Enoch)”。
▲ 资料图:整理死海古卷
这卷作品乃是托名《圣经·旧约》中的一个人物,即挪亚(Noah)的祖父以诺所作。在《以诺书》中,据说他见到了各种异像,其中就包括大洪水(the Deluge)的来临。很可能早期基督徒是阅读过这部作品的,但是最终基督教会还是拒绝接纳这部作品为正典(Canon)。
十分有意思的是,很有可能就在耶路撒冷圣殿被毁之后,这部作品又出了一个后续——据说这是由一位名叫以实马力(Ishmael)的大祭司(或者是一位叫以实马力的拉比【Rabbi Ishmael】)给人们留下了这部作品——即《以诺三书》(Third Book of Enoch)。
在这部作品当中,以实马力得到了一位叫做梅特塔隆(Metatron,其前身正是以诺)的天使的帮助,进入到了天上的宫殿(Hekhalot)之中。
“当我(以实马力)升到高处来观看战车(Merkabah)的异像,我便进入了六个大堂,一个在一个之中。当我来到第七间大堂的门前,我站住并祈祷……”——《以诺三书》
至于这里提到的“战车异像”(The Vision of Chariot),则可以在《圣经·旧约》的《以西结书》开篇找到:
“当三十年四月初五日,我(以西结)在迦巴鲁河边被掳的人中,天就开了,得见上帝的异象。正是约雅斤王被掳去第五年四月初五日,在迦勒底人之地、迦巴鲁河边,耶和华的话临到布西的儿子祭司以西结,耶和华的‘手’降在他身上。”
在这个异像之中,各种奇形怪状的“天使”组成了一架“战车”,而上帝正好居其中央。
对这两个异像的再度强调,很可能反映了犹太人对“重建圣殿”的一种渴望,而这种渴望则“内在化”成为了某种神秘的梦境——在圣殿被毁之后的二世纪早期,犹太人确实一度试图重建圣殿,然而随着罗马人的再度进攻,这个愿望破灭了。当然,在如今的人看起来,这些内容确实不可思议,甚至有些野史闲谈认为,这说的是“外星人降临”,诸如此类。
但是,这些奇妙的宗教象征也并非总是停留在天马行空的幻想之中——实际上很多人尝试着把它们付诸实践,即把这些象征修建在了宗教建筑物之中——在犹太人的会所(Synagogue),在基督教的教堂(Church),甚至在日后的清真寺(Mosque)中都有所体现。
▲ 资料图:位于波兰的犹太人会所(Synagogue)
那么又是谁传播了这些神秘图案和结构?其实正是这些建筑物的建造者——犹太的工匠们,以及受到他们影响的非犹太工匠们。实际上也正因如此,在很多古代宗教建筑当中,人们才会发现相似的图案。因此,类似电影《国家宝藏》的那种基于建筑物上的阴谋论是站不住脚的。
当然,故事仍未完结。
▍二、犹太人的建筑大队与基督教教堂
二至四世纪之间,基督教一直挣扎在罗马帝国的迫害之下,没有办法进行地上公开活动,自然也谈不上拥有任何大型公开宗教建筑。另外,读过前文的读者,一定会了解耶稣和保罗都谈过“灵性圣殿”的观念——人的身体才是上帝的居所,而非是一座具体的圣殿。因此,基督徒对于耶路撒冷圣殿被毁的事件,并不如犹太人那么痛彻心扉。相反,他们大概会认为,这或许象征了上帝并不是那么喜爱实体建筑?
到了公元313年,“米兰敕令”(Edictum Mediolanense)的发布,使得基督徒们终于可以毫无顾忌地走到公开场合之中,公开地进行宗教活动。他们此时发现自己也需要一个宗教建筑,以便举行礼仪和集会,大型的教堂建筑便由此应运而生。
那么,建筑工人从何而来呢?说实话,除了懂建筑的基督徒之外,再没有比懂建筑的犹太人更为合适这项工作的了。
尽管在宗教上,基督徒和犹太人有所差别,但是在建筑实践领域当中,双方可以交流的地方还是很多。这是因为犹太建筑工人普遍有建筑“犹太会所”的经验,而犹太会所起到的宗教作用十分类似基督教的教堂,因此教堂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照搬会所的建筑经验。
▲ 所罗门的圣殿,即第一圣殿模型图
另外,基督教也极大地接纳了犹太教的经典——当然基督徒称之为《旧约》(细致而论,双方还是有所不同)。因此,双方在一些宗教象征上是相通的,譬如“所罗门的圣殿”——著名的主教“该撒利亚的优西比乌”(Eusebius of Caesarea)就赞美这些教堂建筑者为新一代的比撒列(Bezaleel,前一篇文章中所提到的犹太工匠大师)。
当然,我们甚至更不能忘了,那些曾经被抓来修造竞技场的犹太工匠……
犹太工匠的技艺如此高超,以至于在公元362年的时候,波斯王甚至会阻拦那些逃到波斯境内的犹太人返乡去修造圣殿。
总而言之,从五世纪以后,随着基督教成了罗马帝国的国教,教堂建筑自然也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意思的是,犹太人的手艺连同他们的宗教象征,也一起参与到了基督教帝国的建设之中。
他们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基督教历史上最著名的教皇之一“大格列高利”(Gergory the Great)都开始担心基督徒是否会改宗犹太教了。
▍三、希伯来语与神圣的密码
无论何时,建筑工程需要数学的帮助,而神圣的工程更需要神圣的数学。
上一篇文章中,提到过这样一个史实,在埃及亚历山大城中,因为需要与其它宗教团体的建筑工匠的合作,犹太工匠们已经受到了希腊宗教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希腊人的那种“神是数学家、几何学家和建筑师”的思想更是深深地影响了他们。
不过,亚历山大城的犹太人在这方面可能走得更远,他们甚至认为他们的语言也具有一种神圣的“数学规律”(不过也可能是受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他们给每个希伯来语字母附上一个数值(从Aleph开始按照1-9,10-90,100-900的顺序,将数字与字母一一对应),进行一番计算,然后在《圣经》之中寻找这些“数字”上的线索。
譬如,我们之前提到的天使梅特塔隆的名字,写成希伯来语的形式是MTTRVN,其字母相加的数值是314——M=40,T=9,R=200,V=6,N=50;这个数字正好等于希伯来语中的主人(ShDY)一词的数字——Sh=300,D=4,Y=10,而这个词往往用来指代“上帝”。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解释:梅特塔隆代表了上帝——他是“上帝的显现”。
有意思的是,基督教的《启示录》反而率先显露出一些这方面的痕迹。很多人都知道所谓恶魔数字666,这个数字很可能就源自于对罗马皇帝尼禄名字的“字母加法”。
▲ 尼禄像
“我又看见另有一个兽从地中上来,有两角如同羊羔,说话好像大蛇(Dragon)……它的数目是六百六十六。”——《启示录》
这种形式的“圣经密码”有个专门的名字,叫做Gematria。 到如今,在犹太人的生活中,Gematria实际上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犹太人的幸运数字18,恰好就是由“活着”(HaY)这个词而来的——H=8,Y=10。
这种“密码学”与五世纪出现的一本犹太人著作《创世之书》(Sefer Yetizarh)密切相关。这部作品开篇提到:上帝用三十二种神秘的路径“镌刻”(engrave)出了这个世界。那么,这三十二条路径是什么呢?乃是22个希伯来语字母和10个Sefiroth.
Sefiroth这个词,基本无法翻译,但是其词源乃是中东地区的一个“土地度量单位”。因此,这本看似神神叨叨的作品,很可能出自当年逃亡至波斯的犹太人之手,而且很可能是一个懂得“建筑和丈量”的人。这也就是说,《创世之书》的出现和流行,实际上代表着一群犹太工科生获得了话语权!
在后世的共济会中,这种思想也一直存在。至于这种思想是如何流入到后世共济会当中的?只能说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题图:西墙,又名哭墙,第二圣殿护墙的仅存遗址。
·END·
大家 ∣ 思想流经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