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MKT咨询圈
中国管理咨询行业第一自媒体。专业分享、沙龙/峰会、工作猎聘、咨询培训、投融资尽在这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比亚迪汽车  ·  比亚迪海狮07EV在匈牙利上市 ·  昨天  
彬彬有理  ·  身体出现这几个症状,要提早重视 ·  21 小时前  
小米汽车  ·  开工第一天,小米SU7 ... ·  昨天  
比亚迪汽车  ·  立春 | 万象始昭新,汉韵启锦程 ·  3 天前  
小米汽车  ·  正月初八,开工大吉!#小米SU7Ultra#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MKT咨询圈

部级高官:东北到底怎么了?

CMKT咨询圈  · 公众号  ·  · 2017-09-10 21:58

正文

来源: 思想潮

作者:张国宝,196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陕西汽车齿轮厂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机械工业部汽车局技术处科长,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国家计划委员会机械电子局机械处、综合处处长,国家机电轻纺投资公司担任处长、国家计划委员会投资司副司长、国家计划委员会副秘书长。 曾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等职。


导言

近年东北三省的GDP增速在全国各省中垫底,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很多人都发出一个疑问,东北到底怎么了?

2017年9月4日,由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主办、《财经》杂志战略支持的“2017东北科技金融与产业振兴高峰论坛”举行,曾担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张国宝先生在会上做了精彩发言,就东北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



01

很荣幸应邀参加今天的研讨会。近年东北三省的GDP增速在全国各省中垫底,引起了全国的关注。东北三省的干部群众当然更加焦虑。因为我曾经担任国务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所以我对东北的经济状况也就更加关心和着急。

2003年10月国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03〉11号)。从统计数据看,2003年至2012年间是东北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最大的时期,也是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时期。

2003年东北三省GDP总计12722亿元,到2012年达到50477亿元,是振兴初期的3.97倍,年均增长率12.5%。尤其是在2006至2008年期间,东北三省经济增速达到高点。吉林省连续两年保持16%以上的高增长,经济增速位居全国第二位,辽宁居第八位。在这一段时期,东北地区经济总量在全国四大板块中的比重保持在一个重要位置,个别年份东北经济的增速曾一度位于四大板块之首。

东北经济下行拐点始于2011年(12.6%),当年增速比上年的2010年(13.7%)下降了1.1%,2012年又比2011年下降2.4%,到2015年辽吉黑三省分别降为3.20%,6.5%和5.7%。最为困难的是2016年,经济增长分别为-2%,6.29%和6.17%,辽宁负增长。吉、黑两省增速分别居全国第25位和29位。所以,外界出现了东北经济断崖式下滑的呼声,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各地区经济结构、经济基础、自然禀赋不同,如果都以GDP增速排座次,互相攀比,那主体功能区的思路就难以贯彻。

那么东北经济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会出现断崖式的下滑?各种经济学家也给东北经济开出了各种方子,争论也很大。比较典型的是最近林毅夫团队为吉林经济提出的建议,在网上引发了很多争议(点击查阅)。人们很容易指出,东北改革不够深入;计划经济的影响较深;人的观念,官本位意识较强;有了事不是去找市场,而是去找政府;凡事都需托人情;营商环境差;外向型经济不发达;投资不出山海关等等。

记得在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初期,中组部和国务院振兴东北办联合在哈尔滨召开过一次厅局长以上干部会,宣讲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我在会上讲到,振兴东北要学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故事,从移风易俗开始,能不能今天中午吃饭不要转桌子敬酒?结果中饭开始,大家都很不自在,一个女同志首先打破僵局,说我是女的可以例外,给张主任敬杯酒,结果一会儿会场大乱,又开始了转桌子敬酒,可见移风易俗之难。改变社会的习俗、氛围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的地区差异很大,自然禀赋不同,人们的行为、作风也受此影响很大。

电视里曾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当年在东北插队,后来留在东北工作的上海知青,回上海探望母亲。母亲很高兴叫姐姐去菜市买些好菜,给姐姐100元钱,姐姐买菜回来,给母亲一笔一笔算账,最后是106.50元,母亲又拿出6.50元给了姐姐。这位弟弟常年在东北,已经东北化了,见此十分不满,觉得太小气了,但是在上海可能属正常。外国人吃饭AA制,东北人吃饭抢着付钱,结果老板只好随便抓一个付钱,还是个没带钱的。东北人豪爽,讲义气,地大物博,不在意这三瓜两枣的,南方人就不同,用在经商上东北人就不精明了。

这样的例子、段子很多,靠一时半会儿难以改变。

02

以上这些问题都不从程度存在,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思想观念来改变。但是这些问题在我前面讲到的2004至2012年也是存在的,为什么那时的增速会比现在高?

就事论事讲,东北经济增速出现下滑还是东北经济结构的特点造成的。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和自然禀赋,东北经济结构中,重化工业比重大。在第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八年中,国内外经济大环境正逢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装备需求量大,这对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东北经济结构是利好。例如第一重机厂那段时间,钢铁设备、核电设备订单充裕,如鱼得水。哈电也是一样。那时国际原油价格每桶一百多美元,大庆油田日子好过,对黑龙江税收贡献也大。东北的钢铁厂、煤矿情况也是一样。但是当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下滑,从过去的9~10%下降到6~7%,东北的重化工业受到的影响首当其冲,而经济结构的转换又非一朝一夕之功。

前不久全国政协陈元副主席在伊春召开金融40人论坛,陆昊省长到伊春与大家座谈,介绍了一组数据:2016年与2012年相比,黑龙江的能源产值减少了1587亿元,原因和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大庆原油产量减少有关。原油价格从每桶一百多美元下降到每桶四十多美元,腰斩了一半多。大庆油田一年产值2800多亿元,打个喷嚏对黑龙江的经济总量、税收影响就很大。加上煤炭也同样价格下跌,电力市场疲软,在黑龙江经济中举足轻重的能源板块下滑如此厉害,既便其他产业的产值增加了2000多亿元,也就刚刚能弥补能源下滑的部分,经济增速当然就没有了。

农业对黑龙江经济也举足轻重。水稻产量520亿斤,对全国粮食安全贡献巨大,但是如果水稻价格一斤差一元钱,影响就是520亿元。我刚去过佳木斯,听富锦县象屿金谷农业综合企业讲,一斤水稻价格下降了五分钱,那就是26亿元。这只是一个例子。

还有受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影响,核电发展明显减速,承担核电设备制造的一重、哈电,原来是优势,现在成了受影响最大的企业之一了。

还有2010年从保护东北黑土地生态环境出发,我们制定了大小兴安岭停止砍伐,经济转型的决定,木头财政没了,靠吃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仅伊春一市,财政收入降到14亿元,而财政支出要127亿元。对全国、对东北、对黑龙江全局,长远看,战略上是好事,但对于经济增速肯定是个负面数据。

这些因素的叠加会对黑龙江经济增速产生重大影响。别的地方影响有没有?也有,但对黑龙江经济结构而言,影响更大。伊春的经济转型,大庆的经济转型,黑龙江乃至东北的经济转型,要给东北,给黑龙江一个时间,多帮助他们转型。只说些批评的话,丧气讽刺的话,甚至是风凉话,只会自丧志气,也不完全符合实际。

03

我历来不主张以GDP增速排座次、论英雄。中国国土辽阔,各地区对国家承担的责任是不尽相同的。以对外开放程度而言,广东毗鄰港澳,上海面向太平洋,连结长江经济带,东北毗邻北朝鲜,最近联合国制裁北朝鲜,不能从朝鲜进口煤炭、铁矿石了,你说东北的对外开放一定要和东南沿海相比,我看没可比性,而东北更多承担着保卫国家安全的责任。所以对东北GDP增速下滑要做主客观的实事求是分析,不要丧失信心。

我看黑龙江对国家的贡献就很大,一、二、三产业结构也有比其他省市优越的地方。例如黑龙江第一产业占比高达17.5%,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大省之一。但农产品价格不高,你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我路过富锦县参观了一个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公司,象屿金谷公司,是福建象屿公司来投资的。公司仓储了422万吨粮食,主要是大米、玉米号称可供全国13亿人口吃10天。每天有100节散装粮食车皮和50节运输粮食加工产品的集装箱车皮运往营口港,再海运去江浙、福建沿海。像这样的粮食公司黑龙江还有七、八个,这不是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吗!

伊春停止伐木了,但是天天蓝天白云,有机食物,我和老伴的血压也稳定了,免受北京雾霾之苦,幸福指数并不能和GDP增速画等号。习近平主席视察伊春时说,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讲的太好了!

江浙、福建、广东在改革开放后发展速度很快。我曾经和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聊过。他说,苏州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生产要素,包括土地、人口(外来务工人员)、环境代价,再单靠要素投入发展经济已经很困难了。过去江浙是鱼米之乡,粮食自给有余,现在粮食早已不能自给了,要吃东北的大米、东北的猪肉,他们的经济增速的确让人羡慕,但黑龙江的大江、大森林、大粮仓和蓝天白云更值得他们羡慕。我们的经济发展不一定要仿效他们的模式,也许过若干年他们会更羡慕我们。所以我要说,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自己的优势,要有信心和勇气。

黑龙江还有另一个优势,国人现在为中国有航母、导弹驱逐舰很感自豪,但是航母和导弹驱逐舰的心脏正是我们黑龙江企业生产的。核电、直升飞机黑龙江企业也具优势。由于军工产品的价格政策是保本微利,否则军费就要增加,这部分的GDP和同值的鞋子、袜子的GDP是不能相提并论的。黑龙江有个703所,不仅为舰船动力,也为我国天然气长输管道提供了关键装备,燃压机组的动力。我在任时,记得哈尔滨轴承厂生产航空轴承,是战斗机、飞机必不可少的关键部件。以上这些都是共和国的脊梁,要继续保持这个优势。

04

最近林毅夫团队为吉林经济发展开了个药方,引起不小争议。我没有认真研读林毅夫团队的报告,林毅夫也是我尊重的经济专家,我现在还没有资格去参加讨论。但是我可以提供我知道的一些情况供讨论时参考。

黑龙江也好,东北也好,过去也不是没有轻纺、家电工业。例如哈尔滨亚麻厂是苏联援建的156项之一,海伦糖厂是中国最大的甜菜糖厂,佳木斯造纸厂是亚洲最大的造纸厂,但现在都垮了,为什么?营口在改革开放之初领风气之先,当时友谊牌洗衣机是第一大品牌,还有沈努西冰箱,现在与南方的家电厂相比,早已名落孙山了。为什么?是东北这块土地不适合轻纺、家电工业发展吗?产业的兴衰、发展是靠企业家精神,靠市场氛围,靠自然秉赋来选择的,这方面东北和南方比有差距。发展什么产业,坐在办公室是很难想准确的。

东北的粮食加工业也是很发达的,今后也仍有发展的优势。台湾的一个旺旺食品,一点点粮食膨化后能卖那么多钱,我们脑筋动得还不够。东北有那么多葵花籽,可是却鲜有瓜子的品牌,连傻子瓜子都不是东北的。吉林我们曾经扶持过皓月牛肉,大成玉米深加工,但有的经营得不好。所以东北不是没有轻纺工业,而是如何让轻纺工业能在东北黑土地上成长。我们要营造好的营商环境,否则都是空谈。我的确看到有外资、港资来东北办粮食深加工企业,结果的确有流着泪走的。例如我认识一个叫刘修才的海归,但他在其他地方,在外国办企业办得却很好,这就值得我们深思了。

东北也有许多高科技的优势产业,起步时全国领先,但总做不强,做不大。例如沈阳的新松机器人,许多年前就是依托中科院应用数学研究所发展起来的,在全国绝对领先,但这么多年了,我想如果他是在深圳会是个什么状况?东北的东软在软件和医疗器械上也走在全国前列的,但总觉得没有华为、中兴发展得好,发展的大。哈尔滨工业大学技术力量很强,创新孵化能力也有,但和深圳、上海比就有差距。现在新能源汽车的领头企业比亚迪的老总王传福就是哈工大电化学专业毕业的,这个专业其他院校很少,但全国储能产业好像哈工大的声音还不强。

05

今天是金融的会,不久前在伊春的40人金融论坛上,我做了个即席发言,我介绍在第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时,东北金融是失血型的,因为银行是嫌贫爱富的,这可以理解。东北的坏账多,信用不好,所以银行存款在东北是净流出的。越需要钱的地方越没钱,形成了越富的越容易搞到钱,穷的越来越没钱。所以陈元同志的开发银行搞了个开发性金融,支持东北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我很赞成他的意见。所以我说,嫌贫爱富后面还应加上一句话,就是金融也应支持把穷人变成富人,你才能收到钱。现在金融业也在发生大的变革,网上金融、微信支付,大有向传统金融挤压之势,以前的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如果不改变,压力会越来越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