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不断扩张的超市和购物中心,到访频率最高且最具黏性最具城市市井文化和烟火气息的却是被商业地产业轻视的古老业态——菜市场。
海外拥有众多颜值高食材丰富的高逼格菜场,诸如巴塞罗那最古老最地道色彩丰富的食品市场——波盖利亚市场,堪比艺术作品的荷兰鹿特丹拱形大市场,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全球最佳美食市集”的多伦多圣劳伦斯市集,英国伦敦巴罗市场,带有
现代风小清新的日本东京有乐町MUJI vegetable/fruit market、
恵比寿市场和筑地鱼市场,美国纽约联合广场农夫市场和西雅图派克市场,澳洲墨尔本维多利亚女王市集,巴西圣保罗市镇市集。
进驻购物中心的集市则有:日本神田WATERRAS MALL购物中心WATERRAS农夫集市和东京六本木hills集市等等。
如此高颜值又高黏性的菜场主力店令众多购物中心跪求而不得。好在今年以来,菜场升级版的创新型生鲜超市你方唱罢我方登场,阿里盒马鲜生、永辉超级物种、百联RISO、大润发优鲜、世纪联华鲸选未来店、天虹sp@ce、步步高鲜食演义、新华都海物会、掌鱼生鲜等零售行业的新物种正逐渐爆发并大量进驻购物中心。
另一方面,菜场这一传统业态也已在我国老树发新枝,广州花城·金沙汇未来集市,北京三源里菜市场,香港本湾市场,三井餐饮集团旗下台北鱼市上引水产市场各展新姿。
上海更是不甘落后,截止今年3月全市986家菜场中,其中标准化菜市场869家,非标准化菜市场117家。今年计划新建改建的30家菜场更被称为标准化菜场2.0版,市商务委制订《示范性标准化菜市场建设指南》,从规划合理、经营规模、统一结算、电子标签、追溯完备、基地对接、价格稳定、品牌入驻、供应链完善、管理制度等10个方面为示范性标准化菜市场“建章立制”。
据上观新闻报道,市商务委表示与现有的标准化菜市场相比,示范性标准化菜市场最显著的变化是经营模式变了,原先单纯出租场地、收取摊位费的“房东”“二房东”经营模式,转变为菜场管理公司自营或与经营户合作的“五统一”(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结算、统一服务和统一品牌)联营联销模式。
从“甩手掌柜”变成引入具有丰富行业资源和优秀管理团队的专业菜市场管理公司,产供销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加上标准化、信息化、集约化、包装化、冷链化的配送体系,同时,肉类、蔬菜等食用农产品统一使用电子标签,并采用二维码追溯新技术形成完整信息追溯链条,“菜篮子工程”由“供得上”向“供得好”“供得安全放心”升级。
联商网&
搜铺网
考察发现,
上海目前已出现三种细分类型示范性标准化菜市场品牌:社区生鲜超市化菜场(上蔬永辉、康品汇、铭言生鲜、盛政都市农超),文艺范街区化菜场(万有集市),邻里购物中心化菜场(阳普生鲜·乐味坊、美天凯顺、清美品上生活)。
新型菜场、生鲜超市与无人售菜机智慧微菜场、网络电商、农夫集市、餐饮跨界食材馆、新型农贸批发市场共同构成上海立体化的食材销售网络。
备注:此外上海另有数千家各类超市(生鲜超市、大卖场综超、标超)
TIPS:据东方网统计,上海现有2700万消费人口,每天消费农产品约7万吨。目前,上海共有农产品批发市场25家,包括中心批发市场2家(已建1家,规划新建1家),区域性批发市场15家,专业批发市场8家,年交易量1200万吨,交易额约1000亿元。菜市场986家,年销售农产品650万吨,是农产品零售的主渠道。连锁超市卖场2700家、生鲜配送企业40家、智慧微菜场1427家,已成为农产品零售的有益补充。
上海已形成网订店取、定制与体验式销售、宅配套餐与家庭厨房、生鲜微店、自助售菜机、网订柜取等多种方式提供百姓日常所需的生鲜产品,上海目前已建设完成1427家自动售菜机组成的社区智慧微菜场(无人菜场),食行生鲜、厨易时代、强丰等微菜场年销售总额过亿元。三角地、永昌等传统菜场也纷纷进军线上市场,电商巨头更是纷纷推出淘宝生鲜、京东生鲜、一号店生鲜。
同时,批零兼营的食材市场也在不断升级换代,凌海国际水产贸易中心等新型市场效仿日本筑地鱼市场和美国渔人码头,不仅物美价廉,环境设施接轨国际,有效解决水产品市场常见的“脏、乱、差”问题。并集电子商务、展示销售、商品储存、冷链配送、食品安全追溯为一体,成为进口海产品的国内中转平台。其他新型市场如: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御桥农产品批发市场等等。
上海菜场业呈现出哪些新趋势?
上海商委正力推融合超市化管理模式和商场化购物环境新模式的升级版菜场。例如徐汇区新徐汇集团旗下“尚上鲜”菜场和“康品汇”合作推出“尚上鲜·康品汇”生鲜超市,杨浦区商贸集团所属阳普菜市场公司与瑞商联城商业投资管理公司旗下社区商业品牌“乐味坊”合作,推出阳普生鲜·乐味坊智慧型菜市场,保留生鲜农副产品超市经营场地外,还集特色小吃、品牌餐饮于一体,早尚海生煎包、桂源铺港式奶茶、大口福煎饼坊、海上游子老鸭汤等商铺实行全天候供应。
同时,阳普生鲜·乐味坊融合线上线下体验,网订店取、网订直送两种方式可供选择,方便居民。静安区投资一亿元收购物业建设的镇宁菜市场在2013年是全市第一家敞开式菜场、全市第一家手机支付菜场、全市第一家每小时菜价滚动显示……
其他各区新型标准化菜场典型案例诸如:普陀区投资一千多万元改造的永昌集团高陵市场,松江区木灵农贸市场管理有限公司泗泾新家园菜场,徐汇区古美菜市场,宝山区华欣菜市场,虹口区三角地菜市场管理有限公司天通庵路菜市场,黄浦区万有全半淞园菜场,静安区大沽菜场,长宁区西法华菜场,美天集团华山菜市场,巨鹿集团蒙西菜场,万有全集团南外滩菜场,嘉定区裕民集贸市场,阳普鞍山菜市场,徐汇双峰菜场,大华龙珠菜场等,其中大半为三星示范菜市场。
在消费主力军年轻化,消费需求不断提升的当下,传统菜场不断创新将目光转向体验、情感、社交、服务等方面去发展,这已然成为上海菜场业的新趋势。
上海新型菜场跃升为购物中心主力店
新一代菜场一洗脏乱差恶名,变得小资文艺范十足,
上海购物中心也纷纷引入
新型菜场。
上海蔬菜集团与永辉超市强强合作的上蔬永辉生鲜超市已广泛进驻顾村正大乐城、古北1699等社区购物中心;
LCM置汇旭辉广场参考荷兰鹿特丹最美菜场,打造成集生鲜、净菜、生鲜食品加工配送等为一体约3千平方米的“中国最美生鲜集市”;
江镇新都汇引入母公司自营文艺范十足的万有集市;
九华・智享邻里中心引入欧美模式Drive-thru可不停车购物的美天凯顺菜场;
瑞安集团瑞虹天地3期太阳宫更将导入国际氛围的体验式菜市;
K11艺术购物中心打造的Hey新鲜食集叫好又叫座;
此外,东京最新亮相的MUJI果蔬店也已被多个上海项目盯上。
更多商业项目正在引入餐厅+有机蔬果铺的餐饮跨界新型食集,例如餐厅+零售模式的有机食品超市悦衡食集连续进驻湖滨道、太古汇等项目。
GREEN&SAFE将农舍The BARN概念带进东平路和新天地,店内二楼入口处摆满颜色鲜艳的各式蔬果及食品杂货的货架。海鲜市场融生鲜超市现场烹饪儿童玩乐于一体的宝燕商城入驻大宁中心广场3期和第六区长江广场。
农夫市集自然也不会被上海商业地产界遗忘, 例如浦东大拇指广场的方寸地农夫集市,大学路创智天地有侬好农夫市集。
TIPS:三角地菜场、八仙桥菜场、陕北菜场这些年上海拆除的大型老菜场当年也是上海商业重要成员。
上海四大购物中心引入菜场案例
瀚立商业在旗下的江镇新都汇广场内开出自建的“万有集市”,“万有集市”是一个以“生鲜菜场”为核心的生活服务集市平台,占地3千平方米,内场升级版菜场拥有蔬果、肉类、海鲜水产品等摊位,外场则由美容美发、洗衣护理、创意家居小馆等组成。
与传统菜场和超市不同,万有集市是一个由品牌及特色民生餐饮、生活零售、服务配套等为组合的集合体,在功能上有更丰富的延展。未来还将配置花店,开设插花培训、烘焙教室,举办社区集市活动等。万有集市不仅引入了精品超市、无土栽培有机蔬菜、海鲜工坊等各种类型规格的商铺,还对内部空间进行统一规划和软装设计,设有主题展示体验区等,力求打造“最美菜场”,创新用户体验。
而新开业的万有集市陆家嘴店,从里到外用原木板搭建的空间,更为时尚整洁,所有商户统一菜价,统一收银台支付,菜场外围设了一圈牛肉面大饼油条小吃店、咖啡馆、面包店等网红餐饮。更大的亮点在于菜场二楼陆家嘴街道邻里中心——复合功能的“社区客厅”,设有8个不同功能的共享空间,成为周边百姓健身、学舞蹈、喝咖啡、理发美容、上烘焙课,甚至听讲座、开Party的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