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汽车商业评论
推动中国汽车向前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汽车金融大全APP  ·  2024 ... ·  2 天前  
电动汽车观察家  ·  蔚来三季报咋回事:多卖了6423辆车,收入还 ... ·  4 天前  
电动汽车观察家  ·  蔚来三季报咋回事:多卖了6423辆车,收入还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汽车商业评论

定义陈斌波 | 汽车商业评论

汽车商业评论  · 公众号  · 汽车  · 2017-09-17 18:40

正文

仅仅给他贴上一个优秀汽车营销人的标签已经远远不够,或者是太不了解他了。


《汽车商业评论》记者 葛帮宁 贾可

2017年5月6日下午,在清华大学李兆基科技大楼“一汽东风整合创新与战略执行高研班”学习的陈斌波“逃”了一次课。13时40分左右,他赶到北京诺金酒店,参加《汽车商业评论》主办的第九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


可容纳500人的会场几无虚席。在刚刚过去的一天半时间里,6场主题演讲和11场互动研讨交替进行。这些现场声音通过各种新媒体迅速扩散,蓝皮书和“升极”关键词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他在第一排靠中间位置坐下,很快就被一圈人围住。20分钟后,他将在这里做“如何面对新营销时代”主题演讲,接着又将与北京梅赛得斯-奔驰销售服务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李宏鹏、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荆青春、商业趋势观察家肖明超探讨“后合资时代如何做营销”。


对汽车营销人而言,这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鲜的永恒话题。“我经常讲一句话,营销人是跳高运动员。”在互动环节,他以其30年职业生涯总结道,不管什么时候,做营销都是最难,最有挑战性的工作。


此后,他瘦高的身影又陆续出现在几次论坛上,内容其实都与汽车营销有关。


7月,他在东北汽车产业高峰论坛上,提醒在当地做营销更应该关注女性影响力和购买力。


8月,他在第十四届中国汽车营销首脑风暴-海拉尔峰会上,回忆2014年东风本田的寒冬时深有感触地说,帮助经销商做好进销存管理是每个营销人应该做到的工作。


某种程度上,营销人已成为刻在陈斌波身上的典型烙印。但鲜有人去思考,在执掌东风本田的第8年,当这家特立独行的企业以及他个人声望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时,我们该如何定义现在的陈斌波?


这个问题也可以反过来问,在从一个单纯的汽车营销人转型为合资企业中方一把手的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外部资源和内部能力来共同作用?


这是不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2017年9月8日,东风本田在北京举行媒体沟通会,其核心信息归纳起来有两点:其一,就消费者反馈的CR-V刹车问题,已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召回计划,决定自9月12日起,召回今年2月14日~9月4日期间生产的30509辆2018款 CR-V,其中自7月9日上市以来因刹车助力系统发生故障的车辆为17辆。东风本田将免费为召回对象范围内车辆的电子制动助力器控制软件升级,时间约需10分钟,以消除安全隐患。


其二,陈斌波再次调整年度销售目标至70万辆以上。仅两个月前, 东风本田才将年初制定的全年65万辆销量目标提升到68万辆。至此,东风本田全年目标已反超广汽本田的69万辆。


进入8月,行业观察者就已把聚光灯同时打在本田在中国的两家合资企业身上——诸如“东风本田销量反超广汽本田”此类的标题时不时见诸报端。


其实从5月开始,这种现象便已发生,而9月公布的 8月终端销量数字更是拉开了差距——东风本田69783辆,同比增长36.8%;广汽本田58888辆,同比增长5.8%。


这两家企业从9月开始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增长的趋势却有不小差别——今年前8个月,东风本田终端累计销量达442975辆,较去年同期增长27%;广汽本田为443666辆,同比增长10.3%。


不管是68万辆,还是70万辆目标,看起来都给兄弟对手留足了面子。实际上,前面这个数字东风本田在年初做计划时就已被确定。“去年底我们库存只有500多辆,几乎没车。这样肯定不行,所以当时就决定,不管怎样,先把68万辆生产计划做出来。”陈斌波告诉《汽车商业评论》。


这无疑是一场东风本田自己跟自己的较量。


以东风本田现有一二工厂标准产能48万辆/年计算,2016年完成60万辆销量已是130%超负荷运转,今年再增加10万辆产能当如何解决?毕竟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体系工程:它的生产链条能否再挖潜能?它的关键部件能否如期供应?它的物流运输能否从容应对?它的管理体制能否与其适应?


早在两年前,陈斌波就开始着手解决产能问题。当时的情况是,自2014年顶住重重压力带领东风本田度过市场寒冬,2015年初步完成产品结构调整之后,生产制造便成为悬在东风本田头顶上那柄达摩克利斯之剑。


他说:“我在制造上花的时间比任何时候都多。这是最紧急最紧要的问题,要优先解决。”


现在,他习惯每星期都把制造部相关人士请到办公室“喝咖啡聊天”,既有争论,也有互相妥协,但更多是和他们一起寻找制约生产制造的症结,再对症下药。另一方面,能如此深入地接触制造体系,这本身就让陈斌波充满挑战欲望。


他们几乎对所有车企工厂的运转体制都做过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对东风本田而言,三班倒(四班三运转)体制并不划算,原因是“每天工作时数最多21小时,算上中间轮换时间,人会增加很多,但效率不会太高”。


为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他们甚至在不同工厂采取不同生产体制来做对比。在一工厂,将之前的两班方式调整为5+1模式。所谓“5+1”模式,是当前被汽车制造商广泛采用且最好的体制,相当于5个人中增加1人,既能扩大产能,减产时也好减人员。


在二工厂,实行的是三班两运转体制。即一个班上4天,每班10小时,一周40小时。以此轮换,周六日可以上班,但少了一整个班。

 

 陈斌波没有正面回答“成为一个全面管理型人才需要具备哪些外在条件和内在因素”这样的问题。他相信今日业绩之取得,是种种作用力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他也相信,每个人所走的路,一定会留下痕迹。


很难说是某个具体因素造就了今日之陈斌波。回过头来看,他人生的每段经历似乎都在为迎接这个时刻而做准备。而在此之前,就像传记作家茨威格记录的那样,都必须忍受孤独,经过长时间的等待,一旦时机成熟,他又必须善于抓住机遇。


他的第一段经验积累是在神龙汽车公司。1989年他进入轿车项目筹备办公室,3年后神龙汽车公司成立,进入让人艳羡的合资企业。尽管这是一段轻慢时光,工作时间并不长,但神龙汽车公司给了他一个新平台,有机会尝试以前没做过的事情。“以后不管做什么,基础都来自这时候”。


2000年陈斌波南下深圳,就任东风置业公司投资部部长。此后10年,从风神汽车到东风日产,他在这里赢得了新起点。


尤其是肩挑东风日产营销重担期间,他就已经在做两边延伸的事情——往上是商企,往下是制造。“对制造一点都不了解,也不去理解这个车型,怎么卖车?”他认为,这几者相辅相成,没有哪个环节能够单独存在。


从2010年调任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开始,他就开启了自己的第三段经验积累。期间8年,他的触觉开始遍及研发、生产制造、采购、营销、售后以及人事等企业的方方面面。


在市场风云变幻中,他体味过重建体系的艰难,饱尝过营销体系调整和薪酬制度变革带来的阻力与压力。当外界纷纷替他捏一把汗时,他却以绝不服输的韧劲跨过低谷。


面对东风本田如日中天的发展态势,他表现得却相当冷静。发展并非无止境,企业迟早都会走向正常发展路径。“市场好时更应该完善企业管理,改善无止境,要做精细化管理,而且也需要时间去做”。


公司做到一定程度后,是靠制度和流程来保障,不是靠哪一个人,“做到一定管理层级后,就是协调解决问题。”他说。


2017年7月13日上午9时30分,北国长春,雨后的城市充盈着生机与活力。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希尔顿酒店一楼咖啡厅,晨跑之后,着休闲T恤、蓝色长裤的陈斌波在此接受《汽车商业评论》独家访谈。


这是我们对他又一个具有节点意义的访谈,以下为访谈节录。


陈斌波相信,今日业绩之取得,是种种作用力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他也相信,每个人所走的路,一定会留下痕迹。图为2017年7月13日长春访谈现场。


“回归到本田最早方式”


《汽车商业评论》:7月9日,新CR-V在成都上市,就在价格公布后不久,东风日产在朋友圈推送了一张图片,上面写道“奇逢对手,惺惺相C,全新奇骏祝贺CR-V成功上市”。丰田RAV4荣放、吉利博越以及三菱欧蓝德等也都有所表示。这说明什么?


陈斌波:CR-V毕竟在SUV领域影响力太大,这种情况下别人做点擦边的事情,一很正常,二也有意思,很好玩。

 

这款车导入过程中,中方参与了多少?


从概念阶段就参与,都是一起做。包括其他车型开发,我们现在基本跟本田同步,内部叫A00-1(商品概念评价会),就是从商品最初企划开始,参与到每个过程。往往是我们评价完后,才到本田内部去评价。

 

新CR-V跟国外相比有何不同?


动力总成不一样,我们是搭载1.5L涡轮增压发动机。CR-V首发在美国,在提供1.5L涡轮增压发动机车型的同时,也有搭载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车型。还有内饰,我们内饰配置要高很多。

 

相对老款而言,CR-V最低配下降了一万多元。


对,定价必须充分考虑市场的情况变化,我们不希望定完价后马上优惠,或者搞促销活动,这是伤害品牌的行为,我们希望有一段时间的稳定期。

 

您曾经讲过,CR-V是东风本田的定海神针,是根基,绝对不能动摇。但是最近两年,可能因为产品周期原因,CR-V虽然销量还在,但也出现下滑趋势。而像竞品奇骏已推出七座车型。从新CR-V定价策略和预期月销2万辆来看,有人说东风本田想用价格来换市场,是不是这样?


其实……有些终端价格已经比我们低。比照官方的价格去定价没用,要看市场实际价格。比如对手终端价格优惠一两万元,我们还参照指导价定价,那怎么行!


我们就实实在在地去定价,这种策略实际上从新思域就已经开始。价格本身是营销很重要的中心环节,产品好,但是价格却高得一塌糊涂,那也一样不行。所以,定价要合理,我们没有用低价去换取市场。

 

但有些企业要走量,没办法。


这个组合下来,(新CR-V)月销两万辆应该能做到。老CR-V即使已到产品末期,终端优惠也没那么大,但销量也没有比对手少。


当然,老CR-V占比肯定下降,因为市场太大。2016年销售18万辆,还少吗?今年就只有几个月时间,中间还要换型,(前5个月)那也卖了7万多辆,5月开始停产。

 

但有人会说,是不是价格定高些,终端幅度做优惠,消费者可能更喜欢?


这也是一种营销策略,不能说谁好谁不好,谁对谁不对,只是选择不一样而已。对东风本田而言,不需要那么(复杂),一步到位,让客户享受到真真正正的实惠更好。而且,这种定价方式是回归到本田最早方式,从侧面证明它的成功,对品牌有好处。

 

本田最早是什么方式?


回顾下雅阁的定价,外面还在加价,它的定价就一步到位。

 

这种定价方式相对来说较少。


现在少一些,以前很多。消费者根本不看你这些,他看的是市场实际销售价格。

 

对新CR-V的定价,日方持什么态度?


我们沟通得很好。这个价格很早就定下来了。就新CR-V而言,我们是分歧最小的一款车型。日方也很清楚CR-V对东风本田的重要性,甚至对本田的重要性。因此,在这上面我们没有任何冲突。

 

其他方面有分歧吗?


CR-V上基本没有。但其他或多或少会有些,比如装备的价值及定价,还有成本,我觉得其实这不是分歧,而是大家需要共同选择一个平衡点。


定车型时,销售部会说,定价越低越好,配置越多越好,(销售部)都这样。最后需要平衡,(因为)卖一款车,没收益那肯定也不行,所以是平衡的结果。这涉及不到中日双方的冲突,只是把平衡做好,目标达成。

 

记得上次采访您曾说,接下来要补企划短板,从CR-V看,这个短板补起来了吗?


通过这一两年发展,我们在这方面能力提升了很多。过去合资公司报告内容都是日方报告,现在全部是中方报告,这至少说明我们的参与程度跟过去不一样,到现在已开始主导。


东风本田繁忙的生产线。


“制度往往是被领导破坏的”


《汽车商业评论》:这个过程其实也是您从一个纯营销人转型到一个综合管理者的过程。


陈斌波:其实是这个过程必须涉及到的。产品生产出来,营销售卖,如果营销不前伸,不理解产品,不去发挥作用,怎么能把它卖好?


我一直讲,做营销一定是两边延伸。别以为营销人就只做中间环节,往上延伸是商企,往下延伸是制造。如果对制造一点都不了解,怎么去做?说简单点,车好销时,我们的生产能力就这么大,如果不清楚哪个车收益更好,不知道应该怎么发展会更好,怎么做什么营销?这是第一。


第二,你要知道生产方式什么样,怎么安排更合理,然后才能把车卖好。如果不往商企延伸,不往上做,不去理解这个车型,不真正把市场声音反馈上去,这不是失职吗?车能卖得好吗?这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哪个环节是能够单独存在的。

 

这是您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还是所有营销负责人都应该这样?


所有做营销的人都要这样做。他们绝对不会说,这个杯子造好了,造出来就是这样,你拿去卖。如果他们对造杯子的过程一点都不关注,那肯定做不好。原来我在东风日产做营销,我也是两边延伸。我那时去管商企,去确定车型,比现在去得还多。

 

我们换个角度,8年前,您效力东风日产时,外界给您贴的标签是营销。走到现在,您已经全面掌管一个合资公司近8年。这个转型过程中,您本人经历了怎样的成长过程?


肯定不能像过去那样,只管(营销)那一块事情。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每个管理幅度有原则,千万别以为你比谁都聪明。所以,该交给谁去做的事情就交给谁去做。为什么要有组织?如果啥事都你去弄,那就搞不成了。你在中间发挥协调作用不就完了嘛,领导不就是这样吗?

 

我们更想了解的是,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每个人都要经历哪些过程,或者转型背后的东西?


没有那么多要经历的,只是过去不管的事情现在开始管了。但必须要信任下属,让他们去做。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你的经历会决定管哪里多一点。比如涉及到设备,我肯定说,你们认为可以就行,因为你们更专业。再比如厂房,最后确定颜色,那你告诉我,我选一个就行。

 

很多人讲管理就是纲举目张,就是抓牛鼻子,是这样吗?


每个阶层都有主要工作内容,或者主要问题要解决。到一定管理层级后,就是协调解决问题。一个公司做得好,是因为它形成了例行管理,靠制度和流程来保障。


但也有例外,因为外界都在变化。所谓边界条件,设得并不那么清晰,输入条件发生变化后,一定会产生例外管理。作为管理者,其实就是管例外要素,在例外事情上做决定,这是基本管理学逻辑。

 

也就是说,先把流程定好,未来要解决的其实是流程不能解决的问题?


对。因为一个公司的管理制度、管理逻辑、管理流程,其实就是一个管理体系,包括授权,包括职能,包括划分等。它规定每个人该干什么,决定干什么,这是基本管理制度。


我们大量的管理都是日常管理,但它会有变化。比如层级管理,到什么程度后必须要到上面来,这是流程本身就具有的,要你做出决定。


还有突然发生的变化。按照道路设计,突然出来另外的事情,从另外一条道路过来,怎么办?在原来流程里,就没办法对突发因素做出决定,当输入条件发生了变化,就要去决策。

 

我们再具体些,比如神龙公司那段经历教会了您什么,到东风日产后学到了什么,后来掌管东风本田,您又在哪些方面做了提升,从而成就了现在的陈斌波?


(笑)这个总结太大,这一总结几十年就过去了。那时候在神龙公司毕竟年轻,工作时间不长,就是20多岁、30岁的一段时光。无非就是有个平台,有很多机会去做一些没做过的事情。我为什么非常感谢那个时候?因为适应面很宽。

 

什么都接触到了?


对。不管做什么,基础都来自那时候。慢慢地,会形成一些想法,一些做法。然后这个基础会在另外一个平台上去应用。我刚到东风日产时,并不是做营销,而是做别的事情……


听说您当时很有个性,新来的同事做好一个方案,本想让您把把关,结果被您拒绝了。


这是工作习惯和工作方法的问题。要把自己的意见反映上来,或者要系统思考问题。如果这个人这样说,那个人那样说,最后就搞不成了。我再给你讲后面的故事,当时我是项目组负责人,后来我退出了项目组,因为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发挥专业人做专业事的能力。


我认为一个体系,最好不要今天想这样做,明天又想那样做。但我们很容易犯这种错误,经常会出现人为因素改变制度,以至于制度出现偏差。回到问题本身,你认识到错了,再改回来嘛。

 

会不会有些错误走得太远,回不来了怎么办?


任何事情,都没有比破坏制度的严肃性和公平性更坏。一个公司制度都没有,那就完蛋了。


鲜有人去思考,在执掌东风本田的第8年,我们该如何定义现在的陈斌波?图为陈斌波在第十代思域发布会上。


“最好的生产体制是5+1”


《汽车商业评论》:这段时间您的精力主要用在什么上面?


陈斌波:制造。我每星期会把制造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叫到办公室来,就像你们编辑部的故事一样,把咖啡一上,我那里也可以抽烟,集中解决生产问题。


我在制造上花的时间比任何时候都多,这也没办法,生产体制变化后怎么样;这里面有什么问题?这是最紧急加最紧要的问题,要以此为中心,优先解决,其他事情稍缓。

 

说到生产,即使满打满算,东风本田一二工厂加起来才48万辆,三工厂要2019年才投产。2016年您完成60万辆,今年再增加8万辆怎么解决?


组织生产、加人、提高每天产出……

 

现在工厂是三班倒吗?


我们对所有体制都做过研讨,三班倒体制不划算。三班倒就是四班三运转,四个班,每天三个班运转,工作时数并不都按照每班8小时算,每天工作时数最多只能21小时,中间轮换要时间。


这样人会增加很多,但效率不会太高。我们实行三班两运转,一个班上4天,每班10小时,一周40小时,轮换着上,周六日也可以上班,但少了一整个班。企业要考虑多种组合,工人加班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加班多了,累;加班少了,钱少。

 

行业是不是都用三班两运转?


也有5+1方式,就是一个小组5个岗位,再配一个人,叫多轮工,5个岗位都能干,这样每天就有一个人可以休息,多轮工会随时填这个空。


虽然这相当于5个人中增加了一个人,但加班时数会拉长。每个人每周可以保证两天休息,但每个人的工作时间可以满足《劳动法》要求。我们做过了解,这种体制使用得较多。

 

具体哪种体制更好?有比较吗?


这跟工厂体制、工厂干多少车型都有关联……就像我们武汉工厂,最开始是11+11体制,就是一个班11个人,干11小时,好在当时只做一款产品,就像摩登时代一样,他一直就干这个事情。但如果做好几款产品,中间还要换车型,操作方式有变化,那就不行。所以,一个厂单独做一款产品,是生产效率最高的一种生产方式。


其实在生产组织上,汽车制造商有很多种方法,最终做下来,最好的体制是5+1。我认为这会成为一个标准机制,既能扩大产能,也能在减产时更少地减员。

 

还是不太明白,5+1究竟好在哪里?

5+1是多了1个人,就是多了20%的人。但如果多一个班,等于多了1/3的人。5+1的最大特点,它跟三班两运转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不可能把星期天用上,因为要保证休息时间,但三班两运转可以把星期六、星期天全用上。

 

那您为什么不用5+1体制?


因为5+1现在满足不了我们的产能需求,三班两运转可以把星期天用起来,而5+1的加班时数会比三班两运转高,毕竟人多后,休息时间也多了,很简单的道理。

 

5+1工作多长时间?


基本上会安排9.5小时/10小时的样子,主要根据生产计划安排。一样可以做到10+10,只要加班就可以,当然是在不违背国家相关法规的前提下。


《劳动法》有规定,每个月加班时间不能超过36小时,一年不能超过420小时。所以,不是简单说怎么弄就怎么弄。此外,人都有极限,要合理安排时间。再加上我们现在很多员工都是90后、00后,要考虑劳动强度。


无论是5+1,还是三班两运转,企业都是根据自己情况做调整吗?行业有没有标准?


这些体制汽车厂商都用过。企业肯定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做调整,比如一个公司有好几个工厂,不是说把这个工厂的车型挪到那个工厂去生产,不可能。要安装焊装、夹具、冲压、模具这些,否则另一条生产线干不了。


我们也对两种体制做过对比。二工厂三班两运转,一工厂从这个月开始5+1,之前是两班方式。加班一样能做,但时间太长也不行。另外,一些关键岗位的人半个月都在上班。调休不了,也没办法替代。去年发现这个问题后,就想办法改变。

 

什么岗位需要这样?


比如重要设备保全岗位,每天都要去,而且经常是半夜三更。还有加修返修等做整理这块。这都没办法,不是说你去外面招一个人就行,关键是招不到人。怎么办?只有拜托大家辛苦一点。

 

今年做到68万辆,关键零部件能供应上吗?


去年是受到一些影响。但今年,我们放高温假时,他们都在生产,以保证供应。要扩大产能,要投资,各方面都得跟上,这是一个系统问题。零件来不了,我们也干不出来,几百家供应商必须跟着我们的节奏走。


年初做计划时,我就会告诉他们产量是多少,而且会同时告诉他们,产能有可能还会增加。所以,他们必须按照我们产能的120%或者150%去准备,他们有不同对应方法。

 

相对来说,要完成68万辆,比较困难的环节在哪里?


年初我们做的计划就是68万辆。我们没有库存,必须要补些库存,去年底我们库存只有500多辆,几乎没车了。每年12月是最好的卖车季节,但我们无车可卖,这样肯定不行。所以当时我就决定,不管怎样,先把68万辆生产计划做出来。

 

您跟竺(延风)董事长立的军令状就是68万辆?


销售计划是65万辆,但要做好68万辆生产准备。生产计划直接按照68万辆来下,否则现在才去弄,肯定来不及。


2016 年6月23日早上8 时10 分左右,跑步上班的陈斌波在东风本田办公室接受访谈。


“发展不是无止境”


《汽车商业评论》:有人说,企业从10万辆到50万辆是道坎,从50万辆到70万辆是道坎,再到100万辆又是道坎,是这样吗?   


陈斌波:是的。到70万辆后,挑战就大了。很简单,你就看生产规模,一个工厂生产多少,到两个工厂时,别看只增加一个工厂,关乎到工厂之间的匹配,比如产能如何利用分配,如何做到最低成本,以及经销商店数怎么增加等,这些都跟管理幅度相关联,问题也就开始出现。

 

简单算法就是,30万辆内一个工厂,四五个车型就OK。30万辆以上两个工厂,至少七八个车型。70万辆以上三个工厂,要有十款以上产品。

 

您刚才说抓制造更多。就合资企业而言,与研发能力相比,中方在制造方面的能力应该更强?

 

当然。制造基本以中方为主。说实话,现在中国制造水平真不错,合资合作后,提升最大的就是制造水平。工艺水平、供应能力,这些都没问题,我们比别人干得好。

 

研发能力呢?    


只能慢慢做,没有其他办法。那些know-how别人不会给你,任何合资企业都一样……自己不去琢磨,不去积累,不去开发几个车型,难道光指望别人给你吗?

 

另一个问题是,我们都知道,一个企业不可能永远维持高速增长,否则可能就像当年执掌顺驰的孙宏斌,他以速度击垮竞争对手,然后,自己也被速度击垮。您对东风本田这几年的高速增长持什么心态?


高速发展只是一个时期问题,它是一个时间段。对一个企业来说,能有两三年高速发展期,就很幸运,很不错了,但它一定会走向正常发展路径。汽车市场不可能永远这样,一个行业也不可能永远这样。


所以,更多时候要在一个平台上去打造。怎么说呢?发展不是无止境。我总说,现在是个“黑天鹅”事件频出的时代,我们要时刻保持对市场的敬畏心理。在好的时候,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好的时候也不要轻易放弃。

 

那么,当市场发展得顺风顺水时,除要补短板外,您还在做哪些布局和思考?


按照正常做法去做。市场好时完善企业基础管理,改善无止境,要做精细化。越是好的时候,越要做精细化管理,而且也有时间去做。市场不好的时候,没有机会去做,因为都在救火。救火时,还想着精细化,想着把基础做扎实,那简直不可能。

 

如何做精细化管理,能再具体些吗?


比如销售,要把客户分析得更清楚,客户来源是哪里?客户构成如何?这时候你有时间去做,可以调动系统去关注。原来都是特约店跟客户接触,如果特约店不挣钱,压力一大堆,我们还要叫它把数据搞准确,把客户搞清楚,还要不挑客户等等,它怎么可能会做好?


其他方面类似。比如商企思路会更宽,这个车哪里好,下一步怎么搞?消费潮流怎么变化?时尚变化趋势是什么?

 

您很少提宏伟目标,但一旦目标确定,就很少更改计划。东风本田曾经发表过十年事业中期规划,到2023年达成百万辆销量。按照目前速度看,这个目标是不是有可能提前?


继续按照计划走。现在第三工厂进展正常,开始盖厂房了。北美是本田全球最大市场,最多的一年卖160万辆。中国两家合资企业(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加起来140万辆,跟本田北美相当接近。

 

预测一下今年汽车市场,您认为能增长到5%吗?


肯定增长不到5%。首先得看七八月份,去年七八月份跟今年不一样,去年比较高。今年6月终端销售情况比预计要好,我估计与终端促销有关。如果这个前提成立,七八月份终端促销力度不会太大,会延续,延续的结果就是比去年差。


七八月份有可能出现同比负增长状况。6月份上去,结果又滑下来,滑下来再上去。即使购置税减半再减半政策全部取消,我认为影响力都不及去年大。

 

而且经济形势也不好。


在通胀等基本政策上,国家表述的是金融环境偏紧,至少是中性,没有像去年那样放。这是第一。第二,外汇管得非常严,特别是汇率控制。这样经济形势凭什么好?


现在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到下半年,尤其是9月到12月。但我们首先要判断七八月份如何,如果七八月份终端出现同比负增长,我认为今年会比较惨。

 

所以,对中国车市的判断充满了不确定性,比以前的不确定因素多得多。


看你怎么判断,按照什么基准来判断。我们不可能寄希望于宏观经济形势,这种情况下,汽车走势多多少少会受到波及和影响,所以增长幅度不会像去年那么乐观。去年我就说过,2016年是不会再来的一年。


“结果不是今天注定”


《汽车商业评论》:走到今天,您对东风本田的定位有没有改变?对于您曾经效力过的两家企业,您认为东风日产的灵魂是什么?东风本田的灵魂又是什么?


陈斌波:我们有个远景目标, 2023年达成100万辆是我们的梦想,但是梦想太远。我经常开玩笑说,那时候我肯定不在这个位置上了,2023年我59岁,快要退休了,我不能在这个位置上干到退休。

 

这个目标有没有可能提前实现?


不能简单地以一时一事来判断大计划,并做修改,我们还按照正常步伐走。你一分析就知道,其实从2013年到现在,我们实际是按照2013年提计划时的节奏在走,并且达成了当时希望达到的目标。2013年、2014年,我们步伐慢;2015年、2016年,我们走得快,是把前两年补上。当时提出的目标就是,2017年达成70万辆。


我为什么说看周期,而不要看一个企业的一两年。2013年我们正在进行产品调整,虽然也有几款产品,但支柱车型就一款CR-V,一款思域。到2014年末,XR-V上来后,我们开始摆脱困境。这不是说哪个人多有能力,是产品调整没完成,没办法。产品力是第一位,营销力只是锦上添花。没有产品力,营销力再厉害,也做不出彩来。


说实在的,那时候挺难。但需要调整周期,调整完不就好了吗?产品调整当然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如果不成功,那也会死。

 

您还没有回答我,您如何从神龙公司起步,成长为一个全面管理型人才……


其实每个人所走的路,一定会留下痕迹。我们经常说,在不同时间,不同时段,每个人都会有一些让你改变和记住的事情,无论是管理幅度,还是管理跨度,都会有不同。


回归到根本,无论是管一个大范围,还是管一个小范围,实质都一样:事情该怎么安排;活该怎么干;如何建团队建体系等。


只不过,过去我管营销,管销售部、售后部、网络发展部等几个部门,现在我管全面,主要是市场营销、制造、采购这几块。分管的板块还照样分,只不过板块变大了。过去我直接管到下面,在市场营销部甚至管到督导这一级,现在管科长或者部长。就这种概念。

 

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简单管理……


我认为,真正做事情难的,比如我们公司,最难做的是科长。他们要提案,要付诸实施。我们一个总装车间,就一个科长管,他管一两千人,要事无巨细,还要面对他的领导。相反,越到上面,就管战略,或者管发展,不管具体事务。

 

您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管理者。在东风本田产能如此吃紧的背景下,您选择到清华大学读书,这是为什么?


我自己需要学习。那段时间觉得比较轻松,到4月份时三班两运转已启动,5+1还未开始,等6月或者7月再启动。三工厂建设按计划一直在推进,至于营销,3月UR-V已上市,接下来就是试驾。这些方案,我们提前2个月就制定完毕。只要按部就班运作即可。我到北京学习十天,那是北京最好的十天。

 

除跑步外,您还一直坚持阅读和学习。所谓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我很想知道,到您这个阶段,如何选择学习?去年和今年在清华大学的学习,分别给您带来哪些思考?


在清华大学学习就是创新,听听别人不同的理论,看看别人不同的实践。为什么要去学?去年是第一次,感觉讲得不错,如新能源、电动车和智能网联。都代表未来发展趋势,为什么不去了解呢?


能吸收不同知识,再加上可以跟不同的人一起交流,我觉得挺好。所以,我认真上课,还做笔记。既然去了,那就安安心心上课。中途有一次,要参加你们蓝皮书论坛,没办法,我逃了次课……


E  N  D

未  经  许  可     不  得  转  载

投稿:[email protected]

版权:13910987589

商务:13911182295



点击阅读原文,登录汽车商业评论微店购买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