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厮总让我想起比亚兹莱、劳特雷克之流:多病,风流,天才,早夭。
青木繁幼时也得过肺结核,生活放浪,有一个留名的女友福田,抛妻弃子,29岁即撒手人寰。无须实际内容,简介就已经荡气回肠,都珍爱流星的惊鸿一瞥,谁在意恒星的无动于衷。
青木繁最著名的作品《海之幸》,收藏在远离日本的波士顿美术馆。这幅作品是1904年青木繁与好友坂本繁二郎(青木繁的小学同学,也是那一时期日本西洋画的代表艺术家之一,1981年日本著名推理小说家松本清张甚至出版过一部叫做《青木繁和坂本繁二郎》的作品)以及他当时的女友福田共游房州布良(千叶县)时创作完成的,简单粗暴大横大竖又波涛起伏的线条,和激越澎湃不醉不归又平静深邃的色彩,在饕餮晚期浪漫主义的同时,也透露出早期现代主义的痕迹。猎鲨是一曲英雄主义的挽歌,是日本民族性的彰显,青木繁蔑视细节,剔肉见骨,却以恢弘的气势和醒目表现,保存了日本绘画的装饰风格,这真是难能可贵。画面中唯一望向观众的女人,据传是青木繁当时的恋人和女神——福田,正是这个角色,让整幅画面“令人惊叹”。令我惊讶的是,青木繁作品中频繁出现的倒三角人脸——这在他同年的另一幅重要作品《天平时代》中显得尤为突出,而此时比毕加索画出《亚威农少女》的1907年还早了3年。
1979年到1983年,日本发行了16集共32枚“近代美术”邮票,每集介绍1位日本画画家和1位西洋画(油画)画家(还包括了荻原守卫和高村光云两位雕塑家),不知道有意还是无意,第1集的西洋画画家就是青木繁。这张极限明信片上的图案是青木繁最常被人提及的代表作之一的《海神之宫》(1907年),它虽然取材于日本古代传说,讲的是山幸彦和海神之女丰玉姬的爱情故事,但从图式、色彩、人物造型、衣物描写和整体氛围看,一定是受到了拉斐尔前派的影响,特别是受到但丁·罗塞蒂和伯恩·琼斯的影响,或许也受到象征主义大师莫罗的影响。山幸彦、丰玉姬(红衣)和丰玉姬的婢女(白衣)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正三角构图,但这个画面却虚无缥缈得一塌糊涂。有心的朋友可以去读一下山幸彦和丰玉姬周边的故事,意外,纠结,阴谋,背叛,咒语,总之难缠,大结局是他们的孙子成为了日本第一个天皇——神武天皇。
青木繁是明治年间日本西洋画画家中,少数未曾留过洋却才华横溢者。他先入小山正太郎的私塾“不同舍”,之后考入东京美术学校(东京艺术大学的前身)西洋画科,
师从黑田清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