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台湾电影的地位虽然大不如前,但也时不时会有佳作出现。《那些年》和《我的少女时代》这样的台湾青春片大家也都有幸在电影院里看到了。但今天要讲的这部台湾电影,调性不太青春,也不那么阳光。它曾亮相今年的上海电影节,原计划在内地上映,未果。
《目击者》
海报看起来不怎么高级,但是电影的可看性还是挺高的。
影片的资源刚刚出来不久,目前在豆瓣 8.1分,好于89%的悬疑片,引得热评连用三个“牛逼”来夸赞本片的剧本。
它的剧本到底好在哪呢?让小盾给你捋一捋。
警告:下文会有部分剧透。
男主小齐是一名报社记者,深受上司赏识,还抢拍到政府官员的大猛料,另一边又和暗恋已久的女上司上了床,事业感情双收,下一步便是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的美好生活。
然而小齐迎来的却并不是好运的继续,先是遭遇车祸,上个月刚买的车就宣告报废。又因为报告出现差池,被上司借机穿小鞋,丢了工作,一下跌入人生谷底。
就在这时,他却意外发现自己那辆车有些故事,它居然是一辆“回魂车”!
所谓“回魂车”,就是把事故车辆,替换掉所有零件,伪装成较新的二手车出售。
而小齐的车在九年前发生过车祸,车内一男一女,男性当场死亡,女性在抢救后逃出医院,下落不明,肇事人也是至今没有线索。
望着警察提供的事故照片,小齐惊了,那场车祸,自己曾亲眼目睹过!
不止目睹,身为记者的他还用相机第一时间拍摄了车祸的全过程,相撞,死亡,逃逸……
或许是为了报复,或许是为了正义,或许是为了再次证明自己,小齐决定调查这宗时隔九年的案件。
说实话,《目击者》前半小时的情节也很慢热,看不出什么新鲜元素。
可随着故事发展,电影逐渐展露出了些不一样的东西,悬念越来越多,让我看得一头雾水,随着电影一路猜到底。
车祸幸存者徐爱婷,为什么当年要从医院逃走?
面对小齐的疑问,她躲躲闪闪,不肯说出真相,也劝男主不要继续追究,种种迹象表明,她可能是被肇事者收买了?
那肇事者究竟是谁?
会是报社主任仲文?
他始终看不惯小齐,无论小齐做什么他都是一副在看眼中钉的神情。小齐回想起当年在报社当实习生,将拍到的照片交给仲文。现在照片被删掉,唯一碰过相机的就是仲文。
会是报社主编邱哥?
邱哥作为带小齐入行的恩师,和这宗车祸案,他本来是没啥关系的。
可在对案件进行调查时,男主却意外发现老照片中逃逸车辆的车牌号,指向的车主就是邱哥!也就是说,不管司机是不是他,至少凶手是开着邱哥的车上路的。而从仲文和邱哥的关系看,两人是当时都在车上?
会是报社组长Maggie吗?
尽管在小齐开始追查这起肇事逃逸后,她一直在帮助他,可导演却总是在查案时,有意无意的插入几个Maggie犹豫,闪躲的表情特写镜头,仿佛在暗示她内心并不像表面上乐意。
当然,这也是悬疑片常见的障眼法。PS:许玮宁还是非常好看的~
当肇事逃逸案还一筹莫展的情况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徐爱婷被绑架,想给小齐线索的修车师傅阿吉竟然自杀,整个案子更加扑朔迷离,阿齐这个目击者肩负起调查凶手的责任。
翻查旧案并引发连环反应,这个套路不新鲜,《龙纹身的女孩》也是讲述了一个记者因调查一宗四十年前的案件引发的故事。
但不一样的是,《龙纹身的女孩》和大部分悬疑片,叙事视角始终会固定在侦探角色之上,主角对案情了解到哪里,观众就跟到哪里。
而《目击者》的解谜过程,是非线性的,电影不单以男主的角度叙事,有时又会跳到配角上,以配角的视角叙述事情的另一面。
你以为这样会让剧情变得更清楚吗?多角度叙事就像丢来几块无关的拼图,它们看上去关联,却又怎么都拼不到一起,只让你面前的迷局越来越大。
更要命的是,导演还使出了一招“叙诡”手法。
何谓叙诡,就是看似正常的讲述一段情节,事后过了一段时间才告诉你,刚才我们说的那些啊,是假的,骗你的。
在年初爆红的《看不见的客人》里我们就领教过这一套路,也是一桩车祸,男主前前后后换了好几个说法,每次都把咱忽悠的不行。
而在《目击者》中,这一手法同样被大量运用在小齐和其他角色的调查对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