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章内容来源转载自《汽车圈子》
最近看到很多媒体报道了全新宝马
5
系
Li
即将上市的消息以及试驾体验稿,看得我心痒,于是托关系借了一辆来试驾,结果完全刷新了我对中大型豪华轿车底盘和动力系统调教的认知。
记得去年试驾新款奔驰
E
级的时候,我还在安慰自己:像这种超过
5
米长度的大车,你真的不能追求太多,悬架软绵绵的就好,乘坐舒服就行,操控性差不多就可以了。操控和舒适、动力和节油这种难以平衡的矛盾不是轻易能解决的。
但试驾过全新
BMW 5
系
Li
后,我不得不对这种妥协进行反思,或者说这才是豪华
商务轿
车驾驶应有的体验。
可以说,
新一代
5系
Li
在
运动
与
舒适之间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绝佳平衡点
。我
得自行面壁思过,轻易被
E
家
之言给忽悠了。
数据
有
说服力,但
绝不是
全部
如果单从数据上看,新宝马
5
系的
B48
发动机功率比同排量的
E
级
2.0T
发动机只是高一些(两个功率版本都高一些),两者似乎应该不相上下。
但新
5
系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体重。
E
级在国产后大量采用钢材替换了铝合金材料,而新
5
系则在上一代基础上继续增加了铝合金以及轻量化材料的应用,所以整车
最多减重
130
公斤。此消彼长后,如今两者在车重上就有了较大差别,而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油耗和加速性能的
巨大
差距。新款
528Li
的
0-100km/h
加速仅需
7.4
秒,百公里油耗却只有
6.4
升。相比之下,奔驰
E
级
E200L
的油耗要高
0.4
升,同时
0-100km /h
加速还要慢
1.4
秒。
同样
是
豪华
商务轿车,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但凡懂点车的就明白,汽车从来不是光靠数字说话的,不然乐视早成世界第一了。
有人说奔驰
“
铝换钢
”
是减配,是没诚意,
但小编
觉得是目光不够长远的问题。奔驰用钢不用铝,归根结底是因为北京奔驰工厂
不
具备
铝制
车身的生产能力,所以投产的新
E
级也无奈换上了钢板。其实北奔沿用的北汽克莱斯勒合资时代的老工厂已经
明显
跟不上
新
时代新车型新工艺
的
要求了,但为何不借着新一代
E
级的到来做一次升级呢?
我
估计,
追求
利润最大化
很
有可能是原因之一吧
,
良心造车,说说容易,身体力行
何其难
。
与此
形成鲜明
对照
的是宝马,投资
76
亿
,建设了一座包含四大生产工艺的全新工厂,并且
广泛
应用了业界最前沿的工业
4
.0
技术
,
这
座全新工厂正是为全新一代
BMW 5
系
Li
而生
。新
5
系车身
采用
了多达
30
多种的材料,
并
使用了
18
种与德国工厂完全一致的连接技术。前者不得已而为之,后者水到渠成,区别不言而喻。
书本上对于工业
3.0
和工业
4.0
差别描述的再全面,也不如自己在试驾中稍微给点油门,让
5
系过个弯道、过几个减速坎,感受到其中一二来得真切。
回想当初试驾奔驰
E
级,在加速出弯时车身会大幅侧倾,我当时都担忧它按照
“
瘦身
”
所设计的悬架能不能应付得来
“
钢铁之躯
”
所增加的体重
……
而在类似的弯道情况下,新
5
系的表现则淡定许多
——
但车头指向非常精准、积极,这才是行政座驾应有的稳重表现。
这份不失精准操控的稳重感,主要源自悬架的精密调教,以及全新升级的后悬架结构。
全新
BMW 5
系
Li
不仅采用了全新的五连杆后悬架,还在其基础上加装了空气弹簧和
EDC
电子动态减震,这样使得新
5
系的悬架软硬可调。新五连杆结构的后悬架托架是全铝合金结构,面积更大。新的连杆每一根梁都有独立的跳动方向,使得整车的驾驶操控性更加的精准。在全新的整体结构帮助下,驾驶者尤其会感到车尾更富有弹性,在提升驾驶乐趣的同时也能更有效地过滤路面的颠簸、抑制车身的侧倾和弹跳。
变速器的升级也为驾控体验加分不少
另一个添
“
稳
”
的因素,是
变速器
。
宝马并没有像奔驰一样假装赶时髦,采用不明觉厉的
“
9
速变速箱”,而是选择
搭载
改进型
8
速变速器
。
新的变速箱具有更宽泛的齿比范围(
5.00-0.64
),传动效率更佳,换挡比以往还要更迅速并且更平顺。
新款变速器的核心升级在于液力变矩器。新的液力变矩器拥有离心摆式减振器,它可以在保证变速器刚性连接的前提下,大大缓解换挡间的震动。
再用人话解释一遍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