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情的时候,资源有限即可,资源太多反而会成为累赘。
被让资源束缚了你
文/趙玉平
西蜀边境有两个和尚,一个穷和尚,一个富和尚。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大哥,我要到南海去拜观音,你觉得如何?”富和尚把嘴一撇,说:“我已经准备好几年了,都没去成。你一个穷光蛋,靠什么去?”穷和尚却说:“我带件换洗衣服,拎个饭盆,再带瓶矿泉水,就可以去了。”富和尚撇撇嘴,心想:“你可真逗啊,就这样你根本去不了。”结果,一年之后,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富和尚很惭愧。
从四川边境到南海,有几千里的路。为什么富和尚去不了,穷和尚却能去?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现实生活,为什么有条件的人没做成的事情,不具备条件的人反而做成了?我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现象:具备条件的人,在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其执行力就会降低。为什么是这样呢?有三个因素:
第一,一个人一旦有了充分的资源,就想把自己所有的资源都发挥出来。神仙太多了,哪个神仙都不管事。但是如果只认识一个神仙,盯紧了他,可能就办成事了。所以有时找五个人办不成的事,找一个人反而能办成。这叫“力量分散”。
越是想发挥所有的资源,力量就越分散,一旦力量分散了,事就办不成了。比如,手里攥着一百万元,就会想着这一百万元怎么花,这样一来六十万元的方案根本就不考虑,非要做个一百万元的方案!结果可能错失良机。
第二,因为资源比较完备,所以就想做一个更加完美的计划出来。在计划上花了大量的时间,但是却没有行动。这等于说,在图纸上画了十年,却没有去盖房子。结果画出的只是一张图纸、一件艺术作品。
别人的图纸虽然不完美,但是人家的房子已经盖起来了,住进去了。总想做出一个完美的方案后再行动,结果永远在设计中,没有行动。总想做一个特别棒的方案,结果到最后什么都没有。
第三,总想着把事情从一开始就做得滴水不漏。要知道,事情总是变化的,是需要调整的。不要因为眼前的框架方案有漏洞就不敢行动,因为漏洞可以在前进中调整。比如上班前,是否需要在家里把身上所有的衣服都弄得整整齐齐的?其实不用,上班的路上一样可以调整。在路上可以把领带打好,可以穿上大衣,没必要在出发之前把所有事情都做得那么妥帖。
追求完备的人有两个特点:
第一,性格上追求完美;
第二,拥有很多的资源。
其实资源有限就可以了,资源太多反而会成为累赘。做事情的时候,准备到60%就可以动手了;如果准备到80%,就必须动手了。剩下的20%怎么办?可以在前进中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