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猫财经
作者:猫哥
我国人民最爱存钱,储蓄率一直高居全球之首。
中国老百姓到底存了多少钱呢?
猫哥从央行公开数据中查询到,
2016
年年初,中国居民住户存款余额为
55
万亿,到
2016
年末住户存款余额上升为
60.65
万亿元,同比增长
9.9%
,这一数字到
2017
年
5
月,
又上升到
62.6
万亿。
这里的“住户存款”,
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信用方式吸收的居民储蓄存款及通过其他方式吸收的由住户部门(由住户和为其服务的非营利机构组成的部门)支配的存款。
也就是老百姓手里的存款。
那么,超过
60
万亿的居民住户存款都是在谁手里呢?
01
北上广最有钱
由于农村地区存款的数据难以统计,所以先按城市分类,看看哪些城市的市民存款最多?
有媒体做了统计,但由于部分重点城市如天津、沈阳、济南、大连等城市的住户存款数据对外公开部分搜集不能齐全,在此没有一并纳入统计。
在已公开的
29
个重点城市里,有
17
个城市的住户存款超过了
5000
亿,
6
个城市的住户存款超过了
1
万亿大关:
● 住户存款超过
1
万亿城市:
● 住户存款
5000—10000
亿城市:
跟经济总量一样,北京、上海的住户存款余额位居全国第一第二位,双双突破
2
万亿大关,分别为
2.8
万亿和
2.5
万亿。
住户存款超
1
万亿的城市,除北京上海,广东有两座城市入榜:省会广州、深圳。四川省会成都市,以及临近的直辖市重庆这两座“欢喜冤家”也上榜。
住户存款
5000
到
1
万亿的城市里,浙江有
3
座城市入榜:省会杭州、宁波、温州;江苏有
2
座城市入榜:省会南京、苏州;广东
1
座:佛山;山东
1
座:青岛;河北
1
座:省会石家庄;陕西
1
座:省会西安;河南
1
座:省会郑州;湖北
1
座:省会武汉。
这一数据与
2016
年中国城市
GDP
排名有高度相符的地方,
2016
年中国
GDP
超过万亿的城市,按先后排名,分别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重庆、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南京和青岛。
两个数据对比,不难发现,除了因多年改革开放而富裕的东部沿海制造业强市:深圳、苏州、佛山、宁波、青岛、温州外,其他都是清一色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
北京、上海就不用说了,政治、文化、经济、科技中心,经济最活跃,服务业最为发达,富人最多,高薪行业云集:金融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上海和北京是这些高收入行业最为集中的地区。有钱人多、高薪人士多,存款总量自然就多。
在这份榜单中,不难发现,省会城市全面“崛起”。
其实,任何稍微了解中国政治经济的人士都知道,在我国,城市的行政级别越高,越能获得更多的金融、政策资源和支持,在“
GDP
大战”中获得先机。尤其是在其省内,基本上省会城市都是全省的政治经济中心,是全省的“门面”,政府为此投入巨大。投入巨大,经济相对就发展迅速,就有人赚到钱,存款总额就更高。
02
东富西贫,北上人均存款10万
但仅看总量是不够的,我们还得看人均。计算方法是以城市的住户存款余额,除以常住人口,得出人均存款。
北京上海不仅是住户存款总量大,而且人均存款也排在前两位。去年北京人均存款约
12.9
万,上海
10.4
万。
从人均存款来看,目前只有北上广三个城市人均存款超过了
10
万。杭州、佛山紧随其后。
一谈到人均,排名就发生变化了。“万亿”俱乐部的成都、重庆直线下降。
这跟人口有关,重庆、成都两个城市的全域总人口较多,比如重庆有
3000
多万人口,成都也有
1591
万人。尤其是重庆,虽然是直辖市,但城市化率、经济结构与北京、上海、天津还是相当差距,又地处西南,主城区人口不到
1000
万,绝大多数分布在下面的区县,一平均就暴露了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
从人均存款来看,沿海地区要比中西部地区高,尤其是中心城市。
武汉、成都、苏州的
GDP
要高于杭州,但在住户存款方面,杭州的住户存款达到了
7914
亿元,超过了成都、苏州和武汉,位居第七,人均存款更是位居第四。这也不难理解,杭州不但是浙江省的省会,也是长三角的科技中心之一,是阿里巴巴总部所在地,电商、新金融发达。诸多有利因素,不但
GDP
增速已经超过苏州
2
个百分点,在存款方面这一重要的富裕的指标也超过了苏州,
GDP
总量超过只是迟早的事情。
除了杭州,佛山也超过了
9
万,深圳、太原和西安超过了
8
万。
太原、西安的人均住户存款这么高,着实让猫哥惊讶,看来不管省的经济情况如何,省会就是牛。
哪怕是榜尾端的省会,合肥、重庆、哈尔滨、石家庄位居后五位,其中合肥、重庆和哈尔滨人均存款都在
5
万以下,合肥只有
4.2
万,重庆
4.4
万,哈尔滨是
4.9
万。这一数字都要高于所在省其他城市的水平。
正如北京、上海云集了全国顶尖的富豪,省会一般也集中了本省的富人和高薪工作机会。如果不是经商,在省会外城市的收入大概率是要低于省会城市。
当然,常住人口是包括本地户籍以及外地户籍常住当地的人口,
由于珠三角城市外来常住人口占比更大,并且很多是制造业工人,所以一平均就相对较低,通常情况下,当地户籍人口的整体收入更高。
即便如此,广州在
2012
年时候,城乡居民存款为
11310.69
亿元,常住人口为
1275
万,人均
8.87
万;到了
2016
年末,
14430.11
亿元,常住人口为
1404.35
,人均
10.3
万。
对比一下,
4
年间,存款余额上升了
27.58%
,人均上升了
16.1%
。
这一速度也相当可观。
03
你到及格线了吗?
在北上广,人均存款的“及格线”是
10
万。
于是很多人就哭诉“被平均”了,自己并没有
10
万块存款。
其实,实际情况也真是如此。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
2016
》,从储蓄的分布来看,家庭储蓄分布极为不均。
55%
的家庭没有或几乎没有储蓄,而处于收入分布
90%
以上分位数的家庭储蓄率为
60.6%
,其储蓄金额占当年总储蓄的
74.9%
。
存款主要是高净值家庭的,
高净值家庭主要居住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和江苏。根据报告,前
1%
的高净值家庭人均收入
75.6
万元,储蓄率高达
67.5%
。而普通家庭人均收入
6.2
万元,总消费
4.6
万元,储蓄率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