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钱币圈
钱币圈(qianbiquan)是钱币收藏爱好者自己的公众号。收藏钱币,挖掘文化,美好的生活方式。资讯/行情/知识/故事/发现/活动/商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午前拉升,四大行齐创新高! ·  20 小时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中央重磅定调!超大特大城市,变化巨大 ·  昨天  
经济参考报  ·  打一折的“100%羊绒衫”,实际一根羊绒也没 ... ·  2 天前  
第一财经  ·  阿里,“狂飙”! ·  2 天前  
市场与风险  ·  都想着压降人工成本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钱币圈

我的吉林币收藏轶事(五):钱殇

钱币圈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2-05 18:57

正文


作者自介

宋卫民(吉林集林),吉林人,集吉林币。

涉泉三十载,徒沾两脚泥。所汲无长物,痴心仍未遗。出生至今,尚未发现有比收藏更具趣味的事情。因而,旁无他骛。

工作之余,擎币在手,一切烦杂便烟消云散。虽置身闹世,却如入桃庵,堪为苦旅之中的精神家园。


钱殇


1996年,我在基层的一个派出所工作。一天早上,所长打电话叫我去他办公室一趟。一进门,意外地发现主管刑侦副局长、刑警大队长、中队长,还有几个重案组的哥们儿都在场。大家望着我一言不发,表情似笑非笑,目光狡黠揶揄,让人感觉没憋好屁的那种。

所长首先开了腔:“小宋,别有什么想法。咱们的工作性质你知道,澄清一下对咱们也有好处”。“对,例行一下公事,没别的意思”大队长随声附和。~!@#¥%…&*?什么乱七八糟的?哪儿跟哪儿啊,还两条裤衩儿呢,“所长,啥意思啊”?我被搞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听说你跟那个倒弄古钱的钱商弓矢威关系不错?”副局长‘笑眯眯’地问。靠!我以为昨晚梦游干啥大事儿了呢,兴师动众的,原来是古钱方面的。我搞钱币收藏几乎全局都知道,找我问事就不足为奇了。我直接开门见山:“咋地?这小子是巨额藏品又丢啦,还是又买赃卖赃了,要不挖坟掘墓犯事儿把我给供出来啦”?我调侃着。“死了”!额地神呐!办公室里响霹雳啊!几乎半分钟,我张着嘴没发出声音。
.
副局‘慈祥’的眼神一直在和我对望:“昨晚的事,那啥,小宋,你最后看到他是什么时候”?不问我也明白他的意思,接下来的程序我再清楚不过了,看着旁边刑警哥们儿尴尬地杵着,我一把拽过他手上的碳粉盒、指纹卡,十分标准、迅速地把十指和双掌骨碌了一遍,LLD,尽给嫌疑人取指纹了,没想到今天嫌疑到自己头上了,动作竟然还这么地帅,滑稽呀:“局长,那啥,别耽误时间,快去比对吧。结果出来之前,我不会离开这间屋子。至于昨晚案发时间段,我私生活实在不便向您汇报”。“嘿嘿嘿”、“哈哈哈”、“呵呵呵呵”副局、队长、所长干笑着示意收好指纹卡的刑警离去了。


“小宋,还是那句话,别有啥想法。毕竟你参与了那个圈子,圈子里所有的人都过到啦,你是最后一个,这个形式必须得走的。知道你跟他很熟,主要看看能提供一些线索不”从局长逐渐暗淡的眼神中,我知道,对我的警报解除了。事实也是如此,指纹比对结果可想而知。否则今天也不会用这双手敲字了。

现场
大大小小的杀人现场我出过不少,头被木方打砸得血肉模糊的中年男子、冰雪下一锹一锹抠出来的妙龄少女、菜园内启出高度腐败臭气熏天的古稀老朽、污沟中被咬去乳头残害致死的技校学生……记得一回一杀三口的现场可谓血腥无比。那是一天凌晨,我们四名同志在所值班。突然,令人心脏烂蹦的老式电话铃在静夜中骤然作响。辖区内一居民报案称:有人躺在他家门前致使他无法推开门出来。“tmd,一定又是醉鬼捣乱”。我烦躁地带着一名新民警跨上摩托车风驰而去。一进楼道门,我就闻到一股浓烈的腻腥味,血流唰地涌过全身。我在前边小心翼翼地拾级而上,行至五楼转角处,突然!一具全裸的女尸呈现在眼前!我急忙挥手示意身后的民警止步,告诉他马上通知刑警、向值班局长报告、联系所长,同时本能地拔出警械紧紧握住。尸体蜷卧在缓台的血泊中,臀部顶在一家住户的门上,腹部、胸部多处贯通伤,内脏已顺刀口流出。在那家住户的防盗门上,留有反复拍打形成的重叠血掌印,周围墙上有多处喷溅血。很明显,女子在临死前有过强烈的求救过程。



门里的一名男子透过门镜发现了我们,欠开半条门缝探出脑袋。“你报的案”?“是的”男子惊魂未定。我鄙夷地望了他一眼,谎报军情,这么大的激烈场面你会不知道,不施以援手也就罢了,竟然不在第一时间如实报警。真难想象,他是如何目睹着女子的哀求而无动于衷的。“她是几楼的”?男子恐惧地指了指楼上。我急忙示意同事注意防范,嫌疑人有可能还滞留在第一现场。我俩顺着楼梯最边缘行人踩不到的部位小心而上。一路的滴落血迹染红了水泥台阶。



六楼,一家住户房门洞开。雪白的地砖上布满血污。一名半裸的中年男子僵卧在地,周身布满多处刀口。刀口像厚厚的嘴唇一样向外翻张着,刀刀贯通。足见杀人者的残暴和疯狂。靠近门口处,是一名头向外仰卧的男童躯体,细细的脖颈上一圈深深的刀口,让人感觉头颅随时会滚落下来。周围邻居的防盗门上,依然留下了拍门求救者的血手印和喷溅血,行凶者已人去楼空。


满门抄斩呐,空气中弥漫着化妆品的香气和甜腻的血腥味,以致于今天闻到那种化学制剂的味道,我的胃都会翻江倒海。接下来所能做的,就是保护现场,初期外围调查,等候技术中队的到来。我让同事从顶层开始,挨户敲门摸排情况,并嘱咐出入时靠台阶边缘行走,以免破坏足迹。我留在原地守护现场。望着静静躺在地上的男童,我无限怜惜,他的生命才刚刚开始啊。突然!男孩的眼皮似乎跳动了一下!救人要紧!必须进入现场!哪怕以破坏物证和追究责任为代价!我来不及请示,迅速跨入室内,尽量做到踩踏边缘来到男孩面前,男孩的静脉果然尚有微弱的跳动!我抱起男孩让他的头紧靠在我的臂弯里,叫同事发动车子一路狂奔到医院。经过抢救,男孩奇迹般复活了!医生说:晚来几分钟,没救了。

现场是无可避免地遭到破坏了,从刑警队长阴沉的脸上我估计到问题的严重性。我和同事的足迹被重新拓印一遍,以作为现场区别,这无疑给勘察工作增加道工序,但我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作为“惩戒”,所长令我和同事继续留守,直至勘验完毕抬走尸体。


扯远了,话归正题。作为有可能提供最具价值线索的“专业人士”,我被破例允许进入弓矢威的被杀现场。前面说过,经历过不少现场,还没有过如此强烈的反应。可能是对被害人太熟悉的缘故吧。老弓不足30平米的小屋炕上,他的血已经凝结成厚厚的一层膏状。桌子上放着他刻钢板使用的蜡纸和铁笔,这一切在昨天还是活灵活现的。


从现场翻动情况看,嫌疑人目的很明确,就是奔藏品来的。几大包邮资封片票品被拆开,但并未缺少,各种古钱、铜圆册散乱在地也未拿走,唯独三大本吉林银币不见踪影。针对此种情况,我提出了几点意见:1、熟人作案。圈里公认,弓矢威的门难敲、家难进,非熟人难以入内;2、外行所为。稍有泉识,即可分辨出很多邮票、古钱和铜圆的价值要远远超过银币数十倍甚至数百倍;3、控制域外收藏品市场。从销赃渠道查找线索。我把周边几个城市的场址都提供给了专案组。


弓矢威其人
弓矢威是圈子里面最有个性的一个人,他是一任老县长的公子,却叛离家庭,独自挣扎在小市民的逆境生活中。以倒卖邮品为业,后转向钱币经营,并办起了域内第一家邮刊,成为网络时代前夜最具信息灵通人士。弓矢威的性格是多重性的,胆大也懦弱,豪气也猥琐,即高瞻远瞩,又狭隘市侩。与人很易相处又很难接近。特别是他那狭小陋室,很难有知近藏友到访。事发前,我们曾有过合作,为扩大经营规模,我俩决定他的《收藏天地》和我的《吉林集林》合刊联手,广告打完后,急着编发第一期邮刊,两人需要在一起商榷。让他到我家来他扭捏,我到他家每次又都得查户口似的,问个六门见现方可开门。


虽然对他的过于谨慎所反感,但同时也为他的心灵手巧所折服。那时钱币护具尚未开发,大量的硬币散乱存放十分不便。他受到集邮册的启发,自己动手用塑料和皮革缝制成精美的币册,功能和形式竟然与现在的pccb等同!纳币量更是现在币册的数倍。我记得当时我还花50元钱买了一个。这个币册的发明得到迅速推广,一些外地币商也来订制超大型的币册。弓矢威那时晚上在一家国营日杂商店打更,商店里的各种尺寸、厚度的塑料应有尽有,弓矢威就白天一边出摊一边逢币册,晚上就挨个卷上割塑料,然后裁成相应尺寸备用。白天再缝册、晚上再割。呵呵,他自己对“割社会主义塑料”这件事是从不避讳的。

弓矢威头脑灵活,眼光独到。在吉林币大量外流的年代,他去上海往回买吉林币,美其名为抢救地方文化遗产。末了他再把币卖给那些上海驻扎在吉林的一线接盘手套取外快。我笑他,你这哪里是抢救,分明在增加吉林币的磨损率罢了。弓矢威的眼光堪称独到,96年邮市高潮,他押的别人眼中的垃圾封片,一夜之间让他赚了30万。那一夜,他完成了从原始积累到规模化经营的裂变。而后的几个月里,他一周往返一趟北京,提回成包的钞票,再换成成包的邮品,如此往复,谁也猜不准他究竟赚了多少钱。外界更是传得神乎其神。一些外行也都被当时的邮市热潮吸引过来。弓矢威成了一个瞬间暴富的神话。


尽管如此,他的生活似乎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起码从表象上看不出来所以然。照样是一套衣服四季版,春夏秋冬穿一年。一想起他那套不知从哪淘弄来的铁路制服,就会浮现出他一手插兜哗啦哗啦搓铜币的形象。有一阵子,他收上来一批生坑绿锈的吉林铜板,搁醋浸泡后,天天揣在兜里用手搓,无论是说话唠嗑还是经营生意,就连厕所大号他都手耕不辍,弄得满身铜臭,迎风十里。那会儿,离老远听见那刺耳的金属撞击声,就知道是弓矢威驾到。那些可怜的铜币先是铮明瓦亮,露出新铜的本来颜色,进而再经他手汗沁润、阳光暴晒,竟然重返胞浆,变成了珠圆玉润的传世佳品,受到很多藏家的追捧。也许是性格使然,也许是过惯了穷日子,发达后的弓矢威依然简朴的有些过分。都说是穷家富路,可他北上南下依旧是一个灌满白开水的大号可乐瓶,外加一背包新加工的无水蛋糕,一路硬板啃噬到家,估计他须发早白就是缺盐造成的。哀叹老弓一世积累,最终也带不走一分零钱。


没想到是他
许是吉林币的特征太过明显,许是冥冥之中天不藏奸。三日后,被抢银币在邻市市场出现。专案组迅速采取控制措施,顺藤摸瓜,划定了销赃人属地。
如此性质恶劣的案件,反响必是较大的。该案被省公安厅列为挂牌督办案件,施行限期破案。许多精干警力和高端设备集中到了案发地,当时个人通讯器材本就很少的小城,案发时间段的所有通讯记录被调取出来。一组蜂窝式模拟手机呼入bp机的记录引起了警方的注意。该手机在案发当日下午5点至晚上8点,不断呼叫同一个bp机机主。经过对机主登记身份证件调取,竟然是邮市的一名摊主!民警立即闻风而至

摊主是一个入行才一年多的乡下农民,姓月,家中兄弟二人,排行老大,平日人呼大月。虽然入行时间不长,但大月的为人和善、办事仗义、举止谦逊,赢得了大家的好感,人际关系比较融洽,特别是与弓矢威走的很近。大月的弟弟二月刚刚从东北某部复原,未予安置,寄居在大月租住的小屋赋闲。大月入行虽晚,却正赶上邮市兴隆的好时候,加之勤学好问,又有老弓的指点,生意经营得很有起色,收入足够兄弟二人在这旅居异乡的开销。二月与大月虽是一母所生,但却性格迥异、反差极大,大月长的瘦小干枯颜面黝黑;二月反到高大威猛肤色白皙,估计是几年的军粮和系统的训练产生了作用。


大月被请到刑警大队接受调查。腰间的bb机自然成为首先询问的切入口:“你的bb机是126*号吗?”“是呀”,大月黝黑的脸上难以分辨情绪的变化。“9054&这个手机号码你认识吗?”“想不起来了”。大月回答的很干脆。有门儿!民警一阵窃喜。如果被询问人能够很坦然地说清号码出处,也许这条线索又没什么价值了。恰恰被询问人有意掩盖实事,这其中必有端倪。试想,这样一组连续呼入的号码,短时间内怎么会遗忘呢。“把你的bb机给我们看一下”。民警查阅储存记录,该组号码已被删除!“前天晚上,这个号码多次呼叫你,为什么删了?”民警步步紧逼。“噢,是那个号啊,他打错了”。大月的坐姿开始有点不太自然,身体向前倾出,又迅速回直。“你会连续数小时多次拨错一个号码吗?!”大月语塞了。


与此同时,手机段位属地为吉林地区的开户登记人已经查实,虽已几易其主,但流传有序,最终持有者为二月!一份二月户籍登记图像传真到了销赃地,经辨认,正是被抢银币的出售者。


种种迹象表明,月氏兄弟具有重大嫌疑。询问上升到讯问阶段。另几路民警分赴月家所有社会关系驻地,控制落脚点。然而,二月销声匿迹了。缺口必须在大月身上打开!依据程序,民警让大月履行了传唤手续,审讯正式开始:“月某,我们现在正式通知你,你因涉嫌一宗抢劫杀人案需留置审查,你要如实回答问题”。接着,民警向其阐明了妨碍公务和包庇犯罪的严重后果,以及揭发检举、立功表现的从宽政策。一系列的威严震慑,让寡经世面的大月心惊胆颤。


几番纠结,他说出了事情经过:“电话确实是我弟弟打来的。那天从5点开始,他就一再问我各种年号的吉林银币价格,以及在哪能卖出这些银币。我问他哪来的这些银币,他说你别管了。我问他人在哪,他说在车上。之后就联系不上了。第二天早上,我听说弓矢威出事了,还丢了吉林银币,我就明白咋回事了”。


世间事欲说还休

二月的模拟机始终不在服务区。摸排工作持续进行着。经调查,二月服役期间的部队在黑省哈市。这是二月从农村走出来后,唯一到过的外省市。三年军旅生活让他对驻地十分熟识。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判断,分子在作案后,会选择他所了解的地方落脚隐匿。哈市是重点摸排区域。协查通报迅速发往当地警方。

案发后的第五天,一条呼叫信息传到已被控制的大月bp机上,来电区号显示为黑省哈市!指令迅速反馈到身在哈市的先遣专案组:“准备实施抓捕!请当地警方协助,快速锁定来电具体部位,十分钟后我们开始同嫌疑人通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